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19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支撑装置。它包括水平设置、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顶板,两对称设置于顶板两端附近处、呈A字形的支架,连接两支架的横梁,以及多套数量与顶板上通孔数量对应的支承机构;所述顶板的通孔上各设置一套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穿设于通孔上的丝杆,固定设置于丝杆上端、截面呈凹字形的托板,以及旋拧于丝杆上、位于通孔上端且可相对顶板转动的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铁路、公路、市政等现场临时支撑施工。

An adjustable sup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场混凝土或钢支撑安装及拆除过程中,在施工现场大多使用搭设脚手架作为支撑。尤其在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拆除过程中,为了能够安全、顺利、快速、方便的拆除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往往是在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的下面,根据支撑距离地面或板的距离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的上方铺设模板,把切割下来的混凝土支撑或拆除的钢支撑,临时放在架设的脚手架上面,即保证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机械吊装的安全性,故在含有支撑的工程中,在支撑下面架设脚手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于特殊原因没有及时施做临时支撑的位置,在支撑的位置下面架设脚手架,通过脚手架立模、绑钢筋进行混凝土支撑浇筑也较为常见。通过在支撑下面设置脚手架,保证了混凝土支撑及钢支撑在拆除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程度和周边已完成建筑物及人员的安全。但随着工程对现场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现场文明施工要求不断的提高。通过对现场采用的在支撑下搭设脚手架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此种工艺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在要拆除的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下搭设脚手架,搭设脚手架的高度控制度较差,整体可调整性较差、现场移动性较差、施工效率慢、人员投入较多、工期相对较长、现场材料浪费严重、安全性相对较差、搭设完成后验收程序较繁琐、现场文明施工较差,无法快速形成施工支架,进而保证施工进度。为了减少及解决上述问题的出现,同时提高现场施工进度或施工效率,减少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需提供一种加工简单,现场可操作性高,施工便捷,加工效率高,现场施工速度快,调节移动方便且能提高施工效率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施工、重复利用率高、现场灵活性高、现场施工高效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顶板,两对称设置于顶板两端附近处、呈A字形的支架,连接两支架的横梁,以及多套数量与顶板上通孔数量对应的支承机构;所述顶板的通孔上各设置一套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穿设于通孔上的丝杆,固定设置于丝杆上端、截面呈凹字形的托板,以及旋拧于丝杆上、位于通孔上端且可相对顶板转动的调节螺母。优选的是,其还包括两根使用时放置于托板上端的两根钢管。优选的是,所述调节螺母采用带手柄的螺母。优选的是,所述托板与丝杆采用焊接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与顶板采用焊接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横梁与支架采用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使用的材料都是普通的常规材料,材料获得较方便,同时加工采用的材料可以从现场剩余的材料中获得,能够很好的减少材料的浪费,现场加工简单,加工效率高,现场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本技术可以集中加工,通过机械把加工好的支撑装置整体移动到施工现场,现场只需要两个人就能把支撑装置很好的移动到支撑下,现场施工快速,无需进行脚手架绑扎,同时由于支撑装置是加工的整体,在施工的过程中灵活性较高,无需进行监理进一步验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的工期,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相较搭设脚手架的安全性有较大的提高。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调节螺母,根据现场需要调节顶托的高度,调节方便,又由于整体可移动性高,故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可操作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保证了施工进度。4、本技术的支撑装置是一个个独立的整体,现场无需绑扎,无需进行地基硬化或整平,现场实用性强,能够快速移动迅速、快速撤离,现场施工方便,同时由于是一个个整体,现场文明施工得到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周边施工人员和以施工完成的建筑物。5、本技术的支撑装置在现场各种施工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不用对基础进行硬化,安装方便,人员投入较少,施工进度快,安全性高,既节省支撑拆除及浇筑的施工工期,又减少了经济投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图1-2所示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顶板1,两对称设置于顶板1两端附近处、呈A字形的支架2,连接两支架2的横梁3,以及多套数量与顶板1上通孔数量对应的支承机构;所述顶板1的通孔上各设置一套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穿设于通孔上的丝杆4,固定设置于丝杆4上端、截面呈凹字形的托板5,以及旋拧于丝杆4上、位于通孔上端且可相对顶板1转动的调节螺母6。为了便于对部分施工构件的支撑,其还包括两根使用时放置于托板5上端的两根钢管7,可确保对施工构件的连续支撑,避免施工构件变形;使用时通过调节螺母可以调节丝杆,通过丝杆的上下调节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整个托板的高度。为了便于托板高度的快速调节,所述调节螺母6可采用带手柄的螺母。所述托板5与丝杆4优选采用焊接连接。所述支架2与顶板1优选采用焊接连接。所述横梁3与支架2优选采用焊接连接。显然,上述各构件的固定连接方式也可采用螺栓或者铆钉等现有的连接件或连接方式连接。该支撑装置的加工方式为:采用[10槽钢制作顶板,采用[8槽钢制作支架及横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尺寸确定,当尺寸确定后,进行顶板和支架及横梁的焊接施工,各个焊接点采用双面焊,焊接要求必须满足焊接施工规范要求,横梁也可采用尺寸为40x40mm的方管制作,然后在顶板的面上根据选择的丝杆的大小打设通孔,通孔的大小不应过大。在顶板的通孔上端处面处设置一个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丝杆是相适配的,丝杆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托板的上下移动。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高度调节好托板的高度,并在托板的上面放置两根Φ48的钢管,当切割下来的混凝土支撑或拆除的钢支撑即可放置在支撑装置的钢管上。该支撑装置可提高现场混凝土或钢支撑拆除效率,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及工况下的支撑拆除和支撑安装(浇筑)施工,支撑装置不仅安装便利,当施工完成后撤除也很便利,同时支撑装置重复利用率高,采用此支撑装置够保证现场文明施工的施工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顶板(1),两对称设置于顶板(1)两端附近处、呈A字形的支架(2),连接两支架(2)的横梁(3),以及多套数量与顶板(1)上通孔数量对应的支承机构;所述顶板(1)的通孔上各设置一套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穿设于通孔上的丝杆(4),固定设置于丝杆(4)上端、截面呈凹字形的托板(5),以及旋拧于丝杆(4)上、位于通孔上端且可相对顶板(1)转动的调节螺母(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顶板(1),两对称设置于顶板(1)两端附近处、呈A字形的支架(2),连接两支架(2)的横梁(3),以及多套数量与顶板(1)上通孔数量对应的支承机构;所述顶板(1)的通孔上各设置一套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穿设于通孔上的丝杆(4),固定设置于丝杆(4)上端、截面呈凹字形的托板(5),以及旋拧于丝杆(4)上、位于通孔上端且可相对顶板(1)转动的调节螺母(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康康徐彦卿周跃飞李雷梁子潇廖志兴王虎刘洪帅张强强董心豪张大鹏李章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