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11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所述底座和支撑板相靠近的一侧四周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铰接有转动杆,所述底座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组升降板,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与升降板铰接,两组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的活塞杆一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增大支撑装置的适用范围,方便对支撑装置进行移动或者固定,能够满足平衡仪的平衡要求,有利于提高支撑装置的使用效果,实用性强。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进行辅助支撑以防止塌陷的设备,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均得到广泛的应用,起到短暂的支撑作用,以帮助使用者在安装部件的时候提供帮助,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对于建筑构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一件好的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能很好的加快建筑构建的速度,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使用很多的支撑装置。但是现有的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多为简单的钢管焊接成的框架以及支撑杆组成,这种支撑装置需要现用现制作,不能适应不同的施工场地循环使用,而且焊接组装十分麻烦。另外由于建筑工地上大多地面不是很平坦,现有的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基本上平衡性都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因此需要我们设计出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所述底座和支撑板相靠近的一侧四周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铰接有转动杆,所述底座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组升降板,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与升降板铰接,两组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的活塞杆一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箱的正下方设置有挡板,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均与挡板铰接。优选的,所述调节箱均为空腔结构,所述调节箱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两组限位杆,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孔,所述限位杆与滑孔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与调节箱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箱的外部并固定有手柄,所述双向螺纹杆上的一部分螺纹与其中一组移动块相匹配,所述双向螺纹杆上的另一部分螺纹与另一组移动块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平衡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缸控制两组升降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能够使得转动杆控制支撑板的高度,有利于增大支撑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转动手柄控制挡板与地面的距离,方便对支撑装置进行移动或者固定,同时能够满足平衡仪的平衡要求,有利于提高支撑装置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增大支撑装置的适用范围,方便对支撑装置进行移动或者固定,能够满足平衡仪的平衡要求,有利于提高支撑装置的使用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的结构正视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板、3固定块、4转动杆、5升降板、6双向气缸、7调节箱、8限位杆、9双向螺纹杆、10手柄、11移动块、12调节杆、13挡板、14万向轮、15把手、16平衡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板2,支撑板2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底座1和支撑板2相靠近的一侧四周均固定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一侧均铰接有转动杆4,底座1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两组升降板5,转动杆4的一端均与升降板5铰接,两组升降板5之间设置有双向气缸6,双向气缸6的活塞杆一端与升降板5固定连接,底座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调节箱7,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9,双向螺纹杆9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动块11,移动块11的两侧均铰接有调节杆12,调节箱7的正下方设置有挡板13,调节杆12的底端均与挡板13铰接。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增大支撑装置的适用范围,方便对支撑装置进行移动或者固定,能够满足平衡仪的平衡要求,有利于提高支撑装置的使用效果,实用性强。本实施例中,调节箱7均为空腔结构,调节箱7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两组限位杆8,移动块1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孔,限位杆8与滑孔内壁滑动连接,双向螺纹杆9的一端与调节箱7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9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箱7的外部并固定有手柄10,双向螺纹杆9上的一部分螺纹与其中一组移动块11相匹配,双向螺纹杆9上的另一部分螺纹与另一组移动块11相匹配,底座1的底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14,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把手15,把手15上套设有防滑垫,支撑板2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平衡仪16。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启动双向气缸6带动两组升降板5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使得转动杆4带动支撑板2升降,进而达到调节支撑板2的高度的目的,能够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另外,通过转动手柄10带动双向螺纹杆9转动,在限位杆8的限制作用下,使得两组移动块11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进而使得调节杆12带动挡板13升降,当挡板13与地面不接触时,通过推动把手15,在万向轮14的配合作用下,可将装置移动到适宜的位置,当挡板13与地面接触时,可限制装置移动,同时通过调节各个挡板13的高度,能够满足平衡仪16的平衡要求,有利于提高支撑装置的使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所述底座(1)和支撑板(2)相靠近的一侧四周均固定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一侧均铰接有转动杆(4),所述底座(1)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两组升降板(5),所述转动杆(4)的一端均与升降板(5)铰接,两组所述升降板(5)之间设置有双向气缸(6),所述双向气缸(6)的活塞杆一端与升降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调节箱(7),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9),所述双向螺纹杆(9)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的两侧均铰接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箱(7)的正下方设置有挡板(13),所述调节杆(12)的底端均与挡板(13)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所述底座(1)和支撑板(2)相靠近的一侧四周均固定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一侧均铰接有转动杆(4),所述底座(1)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两组升降板(5),所述转动杆(4)的一端均与升降板(5)铰接,两组所述升降板(5)之间设置有双向气缸(6),所述双向气缸(6)的活塞杆一端与升降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调节箱(7),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9),所述双向螺纹杆(9)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的两侧均铰接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箱(7)的正下方设置有挡板(13),所述调节杆(12)的底端均与挡板(13)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丙利马建平李艳舒新才夏雯刘穗李莎李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