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05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包括多孔棉芯纤维、抗起球腈纶纤维和丝光羊绒纤维,所述多孔棉芯纤维表面浸涂有纳米银涂层,两根多孔棉纤维采用S捻捻合形成线芯,线芯的外侧面由抗起球腈纶纤维和丝光羊绒纤维采用Z捻捻合混卷形成线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针织纱具有抑菌作用,穿着舒适,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利于市场推广。

A kind of antibacterial blended knitting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
本技术涉及纱线的
,特别是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的

技术介绍
针织纱,用于手编织物或生产针织品的纱线。按原料分为棉针织纱、毛针织纱、混纺纱。按纺纱系统分为粗梳针织纱和精梳针织纱。通常所用原料较好,纱线光洁,捻度小,手感柔软。纺织品在人体穿着过程中,会沾上污物,这些污物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成为各种细菌微生物繁殖的营养源。生活中各种细菌的危害很大,会容易使人产生各种疾病而影响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一些流行性的病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或者常规细菌繁殖导致一些臭味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能够使针织纱具有抑菌作用,穿着舒适,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利于市场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包括多孔棉芯纤维、抗起球腈纶纤维和丝光羊绒纤维,所述多孔棉芯纤维表面浸涂有纳米银涂层,两根多孔棉纤维采用S捻捻合形成线芯,线芯的外侧面由抗起球腈纶纤维和丝光羊绒纤维采用Z捻捻合混卷形成线皮。作为优选,所述多孔棉芯纤维重量占总量的30%,所述抗起球腈纶纤维重量占总量的30%,所述丝光羊绒纤维重量占总量的40%。作为优选,所述抗起球腈纶纤维的横截面呈梅花形。作为优选,所述抗起球腈纶纤维内填充有抑菌剂。作为优选,所述丝光羊绒纤维的直径为25-30μ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多孔棉芯纤维、抗起球腈纶纤维和丝光羊绒纤维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能够使针织纱具有抑菌作用,穿着舒适,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利于市场推广。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多孔棉芯纤维、2-抗起球腈纶纤维、3-丝光羊绒纤维。【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包括多孔棉芯纤维1、抗起球腈纶纤维2和丝光羊绒纤维3,所述多孔棉芯纤维1表面浸涂有纳米银涂层,两根多孔棉纤维采用S捻捻合形成线芯,线芯的外侧面由抗起球腈纶纤维2和丝光羊绒纤维3采用Z捻捻合混卷形成线皮,所述多孔棉芯纤维1重量占总量的30%,所述抗起球腈纶纤维2重量占总量的30%,所述丝光羊绒纤维3重量占总量的40%,所述抗起球腈纶纤维2的横截面呈梅花形,所述抗起球腈纶纤维2内填充有抑菌剂,所述丝光羊绒纤维3的直径为25-30μm。本技术通过将多孔棉芯纤维1、抗起球腈纶纤维2和丝光羊绒纤维3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能够使针织纱具有抑菌作用,穿着舒适,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利于市场推广。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棉芯纤维(1)、抗起球腈纶纤维(2)和丝光羊绒纤维(3),所述多孔棉芯纤维(1)表面浸涂有纳米银涂层,两根多孔棉纤维采用S捻捻合形成线芯,线芯的外侧面由抗起球腈纶纤维(2)和丝光羊绒纤维(3)采用Z捻捻合混卷形成线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混纺针织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棉芯纤维(1)、抗起球腈纶纤维(2)和丝光羊绒纤维(3),所述多孔棉芯纤维(1)表面浸涂有纳米银涂层,两根多孔棉纤维采用S捻捻合形成线芯,线芯的外侧面由抗起球腈纶纤维(2)和丝光羊绒纤维(3)采用Z捻捻合混卷形成线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良钱丽娟钱建良吴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桐基羊绒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