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76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包括上盖、中心支座和下盖,中心支座顶端固定设置于上盖且底端固定设置于下盖,中心支座外套置固定有中心支座筛网,中心支座筛网其中一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筛孔,中心支座内部中空,中心支座侧面均匀设置有三列进气孔。气体沿着导向方向流动过程中,避免直接冲出,气体在回流的过程中,瞬间的压力大幅度减弱,安全气囊的充气过程快速且稳定。

A supporting gas conducting structure for gas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
本技术属于气体发生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
技术介绍
安全气囊采用气体发生器进行充气,气体发生器根据气体发生方式来分可分为:烟火式和气体式以及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区别在于烟火式的气体全部来自于产气药的燃烧生成,气体式的气体全部来自于内腔中预存的高压气体解压后冲入安全气囊,混合式的内腔中既有高压气体也有产气药,将产气药点燃燃烧后,生产的气体与高压气体混合冲入安全气囊。无论是短时间内燃烧生成的大量气体还是压缩气体解压,其瞬间释放出来的压力巨大,压力若随着气体冲入到安全气囊中,巨大的冲击力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在气体冲入到安全气囊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减压,现多采用缓冲的方式来完成减压,导流结构复杂,增加气体发生器的负荷,结构复杂,减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使得气体形成环形流动、减压效果佳、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包括上盖、中心支座和下盖,所述中心支座顶端固定设置于上盖且底端固定设置于下盖,所述中心支座外套置固定有中心支座筛网,所述中心支座筛网其中一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筛孔,所述中心支座内部中空,所述中心支座侧面均匀设置有三列进气孔。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中,所述筛孔设置与进气孔错开。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中,所述上盖和下盖中心向内凹陷。>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中,所述上盖中心具有出气孔。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中,所述中心支座顶部设置连通于出气孔。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中,所述中心支座筛网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平衡孔。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中,所述中心支座筛网上方套置有能量组件盖,所述能量组件盖顶部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平衡孔相对的第二平衡孔。本技术将气体发生器内的气流进行导向流动,气体沿着导向方向流动过程中,避免直接冲出,气体在回流的过程中,瞬间的压力大幅度减弱,安全气囊的充气过程快速且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上盖1,中心支座2,下盖3,中心支座筛网4,筛孔5,进气孔6,出气孔7,第一平衡孔8,能量组件盖9,第二平衡孔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包括上盖1、中心支座2和下盖3,中心支座2顶端固定设置于上盖1且底端固定设置于下盖3,中心支座2外套置固定有中心支座筛网4,中心支座筛网4其中一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筛孔5,中心支座2内部中空,中心支座2侧面均匀设置有三列进气孔6。在上盖1和下盖3组成的气体发生器内腔中,中心支座2支撑在上盖1和下盖3之间,中心支座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外突出具有较厚的结构,中心支座2的侧壁结构较厚,采用摩擦焊将上盖1、中心支座2和下盖3进行焊接,组合后的结构精密,避免漏气,中心支座筛网4用于将产气药等组件与中心支座2隔开,气体从筛孔5流入,避免堵塞进气孔6,仅一侧设置有筛孔5,筛去气体携带的大颗粒固体物的同时,起到导向作用,气体进入到中心支座筛网4内部后,会在中心支座筛网4和中心支座2之间进行流动,并沿着进气孔6向中心支座2内流入,进气孔6的方向和中心支座2内的气体通道方向呈垂直状,气体被导向流动的同时,减压效果明显。进一步优选地,筛孔5设置与进气孔6错开。中心支座2和中心支座筛网4位置固定,筛孔5正对的是两列进气孔6之间的外侧壁,气体从筛孔5流入后,会在中心支座筛网4和中心支座2之间流动,阻断气体直线冲击的路径,降低气体的冲出压力。优选地,上盖1和下盖3中心向内凹陷。上盖1和下盖3的中心凹陷使得上盖1和下盖3内具有环形结构,气体沿着环形结构流动的,减少对气体发生器侧壁的直接冲击。进一步优选地,上盖1中心具有出气孔7。气体发生器中的气体通过出气孔7向安全气囊充气。进一步优选地,中心支座2顶部设置连通于出气孔7。中心支座2内的气体沿着出气孔7冲出,上方接有的安全气囊进行充气。优选地,中心支座筛网4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平衡孔8。气体在中心支座筛网4和中心支座2之间流动,当气压不平衡时,气体从第一平衡孔8向上流动,避免气体倒流。进一步优选地,中心支座筛网4上方套置有能量组件盖9,能量组件盖9顶部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平衡孔8相对的第二平衡孔10。中心支座筛网4上方设置有能量组件盖9用于将产气药等组件压紧,避免碰撞损坏,能量组件盖9套置固定在中心支座2上,第一平衡孔8和第二平衡孔10对齐,使得能量组件盖9上下的气流与中心支座筛网4上下的气流能够顺畅流动,保持气体发生器内各个部位的气压平衡。本技术采用中心支座2结构将中心支座筛网4及能量组件盖9固定组装在气体发生器内腔中,形成多个气体流动路径,有效缓解气体的瞬间压力,稳定快速流动的气体能将安全气囊及时有效的充起,起到缓冲作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中心支座和下盖,所述中心支座顶端固定设置于上盖且底端固定设置于下盖,所述中心支座外套置固定有中心支座筛网,所述中心支座筛网其中一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筛孔,所述中心支座内部中空,所述中心支座侧面均匀设置有三列进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中心支座和下盖,所述中心支座顶端固定设置于上盖且底端固定设置于下盖,所述中心支座外套置固定有中心支座筛网,所述中心支座筛网其中一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筛孔,所述中心支座内部中空,所述中心支座侧面均匀设置有三列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设置与进气孔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发生器的支撑导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下盖中心向内凹陷。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波卢卫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保税区艾尔希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