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箱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76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箱垫。汽车尾箱垫,所述汽车尾箱垫包括有尾箱垫本体、围护板、标示板和加固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汽车尾箱垫,通过在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等距阵列的设有加固长条,加强了该汽车尾箱垫的防滑性能,同时也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尾箱垫本体不易开裂,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通过在围护板上设置有加固口和围护缺口,加强了围护板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围护板上倒钩部的设置,加强了汽车尾箱垫与汽车后备箱中侧壁的贴合度,从而使该汽车尾箱垫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

Car boot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尾箱垫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箱垫。
技术介绍
汽车尾箱垫又名汽车后备箱垫,车尾箱是用于存放物品的地方,其作用不容忽视。车尾箱垫是集吸水、吸尘、去污、隔音、保护后箱地毯五大主要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环保汽车内饰零部件。汽车后备箱就是车子的杂物间储藏室,汽车后备箱垫可以有效的保护汽车后备箱,防止赃物或者液体进入后备箱侵蚀后备箱表面,还可以防止后备箱内物品滑动。然而现有的汽车尾箱垫由于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防滑效果不佳且容易开裂,使用寿命不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汽车尾箱垫,所述汽车尾箱垫包括有尾箱垫本体、围护板、标示板和加固长条;所述围护板沿所述尾箱垫本体载物面的边缘设置,以使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形成一载物区间;所述围护板部分朝向所述尾箱垫本体凹陷形成一围护缺口;所述加固长条等距并排的设于所述载物区间上;所述标示板设于所述载物区间上。需要说明的是,围护缺口的设置,加强了围护板的整体结构,加强了围护板与汽车尾箱的贴合度;更为具体的,标示板设于载物区间的中心,且与尾箱垫本体一体成型,使标示板与尾箱垫本体连接更加牢靠,便于工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标示板上设有用于标示凸起,可以理解的是,标识凸起可以是商标标识,警告标识等可以帮助用户分类管理和提示用户注意事项的其他标识。标识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案。优选地,在本次实施例中,标识为商标标识,标识板块为该商标的相应文字的标志,以帮助用户区别管理该汽车尾箱垫和推广汽车尾箱垫品牌的目的。更为具体的,所述围护板的高度为0-75mm,在节省制造材料的基础上能够对汽车尾箱进行充分保护。所述尾箱垫本体和围护板一体成型结构,制造方便、整体性好,立体感强。更为具体的,所述围护板的内侧与尾箱垫本体之间的夹角为92°-165°,在这一范围内时,围护板具有一微小的合适的向外侧的力,使得围护板与汽车尾箱的侧壁之间具有微小的抵接压力,使得围护板与汽车尾箱的侧壁之间无缝连接,灰尘或污水不易从围护板与汽车尾箱之间的结合部缝隙中落入尾箱中,防污效果好。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加固长条包括有第一加固长条和第二加固长条;所述第一加固长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加固长条的宽度;所述第一加固长条和所述第二加固长条均匀间隔的设置在载物区间上。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固长条和第二加固长条在载物区间上呈竖向且均匀间隔设置,同时,在所述标示板的周围做出适当的避让调整,以此便于所述标示板的安装设置。由于第一加固长条和第二加固长条的设置,在加强结构稳固使得尾箱垫本体不易开裂的同时,提高了该汽车尾箱垫的防滑效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物品不易发生滑动。此外,汽车尾箱垫采用TPV材料制成,使用过程中不会吸纳污水或碎屑,清洗方便,使用寿命长。更为具体的,所述尾箱垫本体包括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首尾顺次相连组成了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边缘。所述第一侧部靠近所述第四侧部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靠近所述第四侧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三侧部靠近所述第四侧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三凸出部。通过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的设置,加强了尾箱垫本体与汽车尾箱侧壁的抵接力度,使尾箱垫本体能够更好的贴合在汽车尾箱上。同时,由于围护板适配于尾箱垫本体的边缘设置,故此加强了围护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中,围护缺口设于第一侧部和第三侧部上。更为具体的,所述围护板靠近所述尾箱垫本体中心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加固口。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加固口设有两个,且设于第二侧部上的围护板的内侧;需要交代的是,该加固口整体为围护板局部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口状部,凹陷但不贯通整个围护板;更为具体,该加固口的整体形状为一三棱柱,在围护板上时其底部为一四边体,两边为一三角形;更为具体的,所述围护板远离所述尾箱垫本体中心的一侧上设有外围护板;所述外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加固条,所述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0至6mm。更为具体的,外围护板紧贴于外护板的外侧,并与围护板一体加工成型,且外围护板的高度低于围护板的高度;由于外围护板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强了围护板结构的稳固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0至6mm,进一步的加强了围护板结构的稳定性,当然,作为选择了,为了便于工业成型以及保持美感,该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3mm。优选的,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倒钩部;所述倒钩部包括有一与围护板上端连接并向外倾斜的连接部和一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勾部;所述勾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朝下延伸1至10mm,优选9mm,且其端部向外延伸出0至3mm,优选2.5mm。优选的,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倒钩部;所述倒钩部包括有一与围护板上端连接并向外倾斜的连接部和一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1至10mm,优选9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汽车尾箱垫,通过在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等距阵列的设有加固长条,加强了该汽车尾箱垫的防滑性能,同时也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尾箱垫本体不易开裂,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通过在围护板上设置有加固口和围护缺口,加强了围护板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围护板上倒钩部的设置,加强了汽车尾箱垫与汽车后备箱中侧壁的贴合度,从而使该汽车尾箱垫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中尾箱垫本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的加固长条组成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中倒弯钩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中倒弯钩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倒钩部中的连接部和勾部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7中倒钩部中的连接部和扣合部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技术具体是这样实现的,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汽车尾箱垫,所述汽车尾箱垫包括有尾箱垫本体1、围护板2、标示板5和加固长条3;所述围护板2沿所述尾箱垫本体1载物面的边缘设置,以使所述尾箱垫本体1的载物面上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尾箱垫包括有尾箱垫本体、围护板、标示板和加固长条;所述围护板沿所述尾箱垫本体载物面的边缘设置,以使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形成一载物区间;所述围护板部分朝向所述尾箱垫本体凹陷形成一围护缺口;所述加固长条等距并排的设于所述载物区间上;所述标示板设于所述载物区间上;/n其中,所述加固长条包括有第一加固长条和第二加固长条;所述第一加固长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加固长条的宽度;所述第一加固长条和所述第二加固长条均匀间隔的设置在载物区间上;/n所述围护板靠近所述尾箱垫本体中心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加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尾箱垫包括有尾箱垫本体、围护板、标示板和加固长条;所述围护板沿所述尾箱垫本体载物面的边缘设置,以使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形成一载物区间;所述围护板部分朝向所述尾箱垫本体凹陷形成一围护缺口;所述加固长条等距并排的设于所述载物区间上;所述标示板设于所述载物区间上;
其中,所述加固长条包括有第一加固长条和第二加固长条;所述第一加固长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加固长条的宽度;所述第一加固长条和所述第二加固长条均匀间隔的设置在载物区间上;
所述围护板靠近所述尾箱垫本体中心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加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箱垫本体包括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首尾顺次相连组成了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靠近所述第四侧部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顺越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