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55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所述磨头承重梁具有横设于磨石机上承载磨头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具有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承重梁内的隔板;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围成一空腔,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空腔内并将空腔横向分隔成多个分腔室,每一分腔室的上板体、下板体分别上下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供磨头穿设的上通孔、下通孔;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的结构强度更强,可避免承重梁变形弯曲,磨头排列更稳定整齐,提高磨石加工效果和效率。

Bearing beam of grinding head of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材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加工建筑材料的机械也被广泛的利用,比如加工打磨石板的磨石机;现有磨石机分为单头磨石机和多头磨石机,其中单头磨石机具有单一磨头机构,结构简单但是工作效率低;多头磨石机具有多个磨头机构,工作效率比较高,但是磨石机上要设置多个磨头机构时,需要在磨石机上设置一架设有多个磨头机构的横梁,横梁长度较长,承载多个磨头机构时横梁会出现变形,特别是横梁中部受磨头机构重力作用会向下弯曲,位于横梁中部的磨头机构相对位于横梁两端的磨头机构下沉,影响磨头机构设置整齐进而影响磨石平整性,降低磨石加工效果。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磨石机的承重梁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该承重梁的结构强度更强,可避免承重梁变形弯曲,磨头排列更稳定整齐,提高磨石加工效果和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所述磨头承重梁具有横设于磨石机上承载磨头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具有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承重梁内的隔板;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围成一空腔,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空腔内并将空腔横向分隔成多个分腔室,每一分腔室的上板体、下板体分别上下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供磨头穿设的上通孔、下通孔。所述隔板具有位于下板体上方的上隔板和位于下板体下方的下隔板。所述下板体和所述隔板是一体成型的。所述上隔板向上延伸的高度大于所述下隔板向下延伸的高度。所述前板体、后板体分别具有向下延伸的前延伸部、后延伸部,所述下隔板的延伸长度与前延伸部、后延伸部的延伸长度相同。相邻两分腔室不连通。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和隔板是一体成型的。每一分腔室的上板体、下板体设置两组上通孔、下通孔。所述前板体、后板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架设于磨石机上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双层的倒U型滑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磨头承重梁内设置有隔板,加强了承重梁的强度,承重效果更好;而且将承重梁横向分隔成多个分腔室,每一分腔室的上板体、下板体分别上下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供磨头穿设的上通孔、下通孔,每一磨头可穿过对应一组上通孔、下通孔承载于承重梁上,每一分腔室至少组装一磨头,可将每一磨头的受力均匀分散在对应的分腔室内,避免承重梁中部集中受力而变形向下弯曲,保持所有磨头整齐稳定排列,提高磨石加工效果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磨头承重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磨头承重梁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磨头承重梁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磨头承重梁两端倒U型滑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磨头承重梁应用于磨石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磨头承重梁应用于磨石机的结构示意图二。符号说明磨石机10磨头20承重梁1上板体11下板体12前板体13后板体14隔板15分腔室16上通孔111下通孔121上隔板151下隔板152前延伸部131后延伸部141缺口132、142倒U型滑盖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所述磨头承重梁具有横设于磨石机10上承载磨头20的承重梁1,所述承重梁1具有上板体11、下板体12、前板体13、后板体14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承重梁1内的隔板15;所述上板体11、下板体12、前板体13、后板体14围成一空腔,所述隔板15间隔设置于空腔内并将空腔横向分隔成多个分腔室16,每一分腔室16的上板体11、下板体13分别上下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供磨头20穿设的上通孔111、下通孔121。本技术磨头承重梁内设置有隔板15,加强了承重梁1的强度,承重效果更好;而且将承重梁1横向分隔成多个分腔室16,每一分腔室16的上板体11、下板体12分别上下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供磨头20穿设的上通孔111、下通孔121,每一磨头20可穿过对应一组上通孔111、下通孔121承载于承重梁1上,每一分腔室16至少组装一磨头20,可将每一磨头20的受力均匀分散在对应的分腔室16内,避免承重梁1中部集中受力而变形向下弯曲,保持所有磨头20整齐稳定排列,提高磨石加工效果和效率。本技术的所述隔板15具有位于下板体12上方的上隔板151和位于下板体12下方的下隔板152;所述上隔板151位于下板体12上方,分别与上板体11、下板体12、前板体13、后板体14连接加固承重梁1的结构;所述下隔板152可进一步加强承重梁1的结构强度,提高承重梁1的承重能力。本技术的所述下板体12和所述隔板15是一体成型的,所述承重梁1的结构强度更好。本技术的所述上隔板151向上延伸的高度大于所述下隔板152向下延伸的高度;所述上隔板151和上板体11、下板体12、前板体13、后板体14起主要支撑结构。本技术的所述前板体13、后板体14分别具有向下延伸的前延伸部131、后延伸部141,所述下隔板152的延伸长度与前延伸部131、后延伸部141的延伸长度相同;所述下隔板152、前延伸部131、后延伸部141三者连接固定结构可进一步加强承重梁1的结构强度,提高承重梁1的承重能力。本技术的所述前延伸部131、后延伸部141的两端分别具有倾斜缺口。本技术的相邻两分腔室16不连通,相邻两分腔室16独立承载磨头,承重能力更好。本技术的所述上板体11、下板体12、前板体13、后板体14和隔板15是一体成型的,承重梁1的结构更牢固、承重效果好。本技术的每一分腔室16的上板体11、下板体12设置两组上通孔111、下通孔121,每一分腔室16可组装两组磨头,结构更牢固。本技术的所述前板体13、后板体14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架设于磨石机10上的缺口132、142;方便承重梁1架设在磨石机上;由于承重梁1连接设置有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驱使磨头20在磨石机10上前后滑动,因此,所述缺口132、142处设置有双层的倒U型滑盖17,并在倒U型滑盖17下方设置滑动机构,可方便带动整个承重梁1上的磨头运动,且结构更牢固。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承重梁具有横设于磨石机上承载磨头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具有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承重梁内的隔板;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围成一空腔,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空腔内并将空腔横向分隔成多个分腔室,每一分腔室的上板体、下板体分别上下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供磨头穿设的上通孔、下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承重梁具有横设于磨石机上承载磨头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具有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承重梁内的隔板;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围成一空腔,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空腔内并将空腔横向分隔成多个分腔室,每一分腔室的上板体、下板体分别上下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供磨头穿设的上通孔、下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位于下板体上方的上隔板和位于下板体下方的下隔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体和所述隔板是一体成型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磨石机的磨头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向上延伸的高度大于所述下隔板向下延伸的高度。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敏洪培英华新陆吴江文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海恩德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