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拉床床体及其拉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49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拉床床体及其拉床,属于机床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框状的床身,床身的前端设有工作台,工作台设拉刀孔,床身的后端面开有活塞中心孔,床身内部设有两圆柱状的导向轨,导向轨的两端固定于工作台和床身的后端面上,两导向轨平行设置,导向轨的下部设有多组导向支撑,导向支撑固定于床身,导向支撑上部为开放状态的支撑面并与导向轨的下侧面间接触。

Horizontal broaching machine body and broac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拉床床体及其拉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拉床床体及其拉床,属于机床领域。
技术介绍
拉床是用拉刀作为刀具加工各种成型内外表面的机床。加工时工件不动刀具做直线切削。卧式液压拉床由于机身长,其深长孔较难加工,目前的制作方法一般采用调头加工或使用专机加工。调头加工误差大其同心度很难保证;使用专机加工,其专机制作成本很高且周期长。现有的卧式液压拉床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现有的卧式液压拉床在拉削时由于行程长,会出现振动问题,尤其是拉削长度越长问题越突出,这不仅使加工精度降低,还大大影响生产效率。2.拉床在加工中需频繁上下刀,但现有拉刀与工件托板座的定位是通过人工插卡的方式,手动操作麻烦,工作量大,且易使手染上油污。3.较长的行程导致使用的导轨存在磨损及受压变形问题,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拉床床体及其拉床,解决导向结构行程长、床体难以加工以及导轨磨损、受压变形问题,实现拉刀安装定位及退刀时的自动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拉床床体,包括矩形框状的床身(1),床身(1)的前端设有工作台(3),工作台(3)设拉刀孔,并与床身(1)的后端液压油缸的定心孔同心,床身(1)内部设有两圆柱状的导向轨(8),导向轨(8)的两端固定于工作台(3)和床身(1)的后端面上,两导向轨(8)平行于拉刀与液压油缸的同心孔,其特征是,导向轨(8)的下部设有多组导向支撑(9),导向支撑(9)固定于床身(1),导向支撑(9)上部为开放状态的支撑面支承导向轨(8),导向轨(8)上设工作托板(4),工作托板下面设与导向轨(8)的上侧面接触的滑动面,滑动面为朝下的开放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拉床床体,包括矩形框状的床身(1),床身(1)的前端设有工作台(3),工作台(3)设拉刀孔,并与床身(1)的后端液压油缸的定心孔同心,床身(1)内部设有两圆柱状的导向轨(8),导向轨(8)的两端固定于工作台(3)和床身(1)的后端面上,两导向轨(8)平行于拉刀与液压油缸的同心孔,其特征是,导向轨(8)的下部设有多组导向支撑(9),导向支撑(9)固定于床身(1),导向支撑(9)上部为开放状态的支撑面支承导向轨(8),导向轨(8)上设工作托板(4),工作托板下面设与导向轨(8)的上侧面接触的滑动面,滑动面为朝下的开放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拉床床体,其特征是,工作托板的前端面设有双棘爪锁,双棘爪锁包括锁体、销轴、压簧和棘爪,锁体的一端与液压油缸活塞杆同轴直连,棘爪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于锁体下面,压簧设置在棘爪尾端内侧,自由状态下,压簧的一端通过锁体将棘爪尾端顶起,通过销轴旋转使双棘爪合拢夹持住拉刀柄,将活塞杆与拉刀柄对接在一起,双棘爪的外部设有滚轮,随着液压油缸杆的向前推进,棘爪的尾端被滚轮压下、压簧被压缩,双棘爪头张开,使得双棘爪锁与拉刀脱开,为退刀动作作了准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拉床床体,其特征是,滚轮(505)通过转轴设置在滚轮架(506)上,滚轮架(506)固定于拉床内靠近工作台(3)的定位板(507)上,两滚轮(505)处于相对内侧的周面部分距离小于两摆动锁销(502)处于锁止状态时的后部最大间距,其滚轮(505)处于两固定板(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东杜继富刘嘉成刘端瑞俞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沃达重工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