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34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载料框、格栅网、上套环、右刮板、右弧形刮板、下套环、左弧形刮板以及左刮板,所载料框焊接在上套环外周面上,所述格栅网安装在载料框内下侧面上,所述上套环焊接在添加剂注入口下侧的搅拌轴外侧面上,所述右刮板安装在右弧形刮板上侧面上,所述右弧形刮板焊接在下套环外周面右侧,所述下套环焊接在搅拌轴外侧面下部,所述左弧形刮板焊接在下套环外周面左部,所述左刮板焊接在左弧形刮板上侧面上,该设计实现了添加剂粉料的均匀输送功能,便于后期与浆料的均匀混合,另外能够将中型反应罐内底部以及侧壁粘附的浆料刮除。

A production device of water retaining agent for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属于保水剂生产

技术介绍
保水剂使用的是高吸水性树脂,它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能反复释水、吸水。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保水剂反应釜无法对添加剂粉料均匀输送至反应釜内,不便于浆料与添加剂均匀混合,同时反应釜内底部以及侧壁极易粘附浆料,无法刮除,造成浆料的浪费,所以急需要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来解决上述持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混凝土保水剂反应釜无法对添加剂粉料均匀输送至反应釜内,同时反应釜内底部以及侧壁极易粘附浆料,造成浆料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便于添加剂粉料的均匀输送,提高了混料的均匀性,同时刮除中型反应罐内壁上粘附的浆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进料管、中型反应罐、搅拌电机、搅拌轴、添加剂注入口以及排料管,所述进料管安装在中型反应罐外环形侧面左上部,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中型搅拌罐上侧面上,所述搅拌轴设置在中型反应罐内中部,且搅拌轴上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均匀输料机构,所述添加剂注入口设置在中型反应罐外环形侧面右上部,所述排料管安装在中型反应罐下部,所述均匀输料机构包括载料框、格栅网、上套环、右刮板、右弧形刮板、下套环、左弧形刮板以及左刮板,所载料框焊接在上套环外周面上,所述格栅网安装在载料框内下侧面上,所述上套环焊接在添加剂注入口下侧的搅拌轴外侧面上,所述右刮板安装在右弧形刮板上侧面上,所述右弧形刮板焊接在下套环外周面右侧,所述下套环焊接在搅拌轴外侧面下部,所述左弧形刮板焊接在下套环外周面左部,所述左刮板焊接在左弧形刮板上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上端通过减速器与搅拌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电机通过连接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外环形侧面上安装三组以上搅拌叶片,三组以上所述搅拌叶片等距排布在搅拌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流量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左弧形刮板下弧形表面与中型反应罐内底部相贴合,所述右弧形刮板下弧形表面与中型反应罐内底部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右刮板以及左刮板均与中型反应罐内侧壁相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设计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载料框转动,载料框带动格栅转动,格栅网带动添加剂粉料转动,并通过格栅网将添加剂粉料输送至中型反应罐内,实现了添加剂粉料的均匀输送功能,便于后期与浆料均匀混合,同时搅拌轴转动同时带动右弧形刮板、右刮板、左弧形刮板以及左刮板转动,并将中型反应罐内底部以及侧壁粘附的浆料刮除,本技术便于添加剂粉料的均匀输送,提高了混料的均匀性,同时刮除中型反应罐内壁上粘附的浆料。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中载料框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1-进料管、2-中型反应罐、3-搅拌电机、4-搅拌轴、5-添加剂注入口、6-载料框、7-格栅网、8-上套环、9-右刮板、10-右弧形刮板、11-排料管、12-下套环、13-左弧形刮板、14-左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进料管1、中型反应罐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添加剂注入口5以及排料管11,进料管1安装在中型反应罐2外环形侧面左上部,搅拌电机3安装在中型搅拌罐上侧面上,搅拌轴4设置在中型反应罐2内中部,且搅拌轴4上端与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接,搅拌轴4上安装均匀输料机构,添加剂注入口5设置在中型反应罐2外环形侧面右上部,排料管11安装在中型反应罐2下部。均匀输料机构包括载料框6、格栅网7、上套环8、右刮板9、右弧形刮板10、下套环12、左弧形刮板13以及左刮板14,所载料框6焊接在上套环8外周面上,格栅网7安装在载料框6内下侧面上,上套环8焊接在添加剂注入口5下侧的搅拌轴4外侧面上,具体地,接通搅拌电机3电路,搅拌电机3带动搅拌轴4转动,搅拌轴4通过上套环8带动载料框6转动,将添加剂粉料通过添加剂注入至载料框6内的格栅网7,进而添加剂粉料随着格栅网7转动,添加剂粉料通过格栅网7上的网口,均匀输送至中型反应罐2内,便于后期添加剂粉料与浆料进行混合,右刮板9安装在右弧形刮板10上侧面上,右弧形刮板10焊接在下套环12外周面右侧,下套环12焊接在搅拌轴4外侧面下部,左弧形刮板13焊接在下套环12外周面左部,左刮板14焊接在左弧形刮板13上侧面上,具体地,搅拌轴4转动带动下套环12转动,下套环12转动带动右弧形刮板10以及左弧形刮板13转动,右弧形夹板转动带动右刮板9转动,左弧形夹板带动左刮板14转动,进而将中型反应罐2内底部以及侧壁上粘附的浆料进行刮除,避免了浆料浪费的情况发生。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搅拌轴4上端通过减速器与搅拌电机3相连接,搅拌电机3通过连接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具体地,便于搅拌轴4的减速转动。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搅拌轴4外环形侧面上安装三组以上搅拌叶片,三组以上搅拌叶片等距排布在搅拌轴4上,具体地,搅拌轴4转动带动三组以上搅拌叶片转动,三组以上搅拌叶片转动对浆料进行混合,提高了浆料的混合效率。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排料管11上安装流量控制阀,具体地,便于控制排料管11内浆料的流量。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左弧形刮板13下弧形表面与中型反应罐2内底部相贴合,右弧形刮板10下弧形表面与中型反应罐2内底部相贴合,具体地,便于中型反应罐2内底部粘附浆料的刮除。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右刮板9以及左刮板14均与中型反应罐2内侧壁相贴合,具体地,便于中型反应罐2内侧壁上粘附浆料的刮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进料管、中型反应罐、搅拌电机、搅拌轴、添加剂注入口以及排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安装在中型反应罐外环形侧面左上部,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中型搅拌罐上侧面上,所述搅拌轴设置在中型反应罐内中部,且搅拌轴上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均匀输料机构,所述添加剂注入口设置在中型反应罐外环形侧面右上部,所述排料管安装在中型反应罐下部;/n所述均匀输料机构包括载料框、格栅网、上套环、右刮板、右弧形刮板、下套环、左弧形刮板以及左刮板,所载料框焊接在上套环外周面上,所述格栅网安装在载料框内下侧面上,所述上套环焊接在添加剂注入口下侧的搅拌轴外侧面上,所述右刮板安装在右弧形刮板上侧面上,所述右弧形刮板焊接在下套环外周面右侧,所述下套环焊接在搅拌轴外侧面下部,所述左弧形刮板焊接在下套环外周面左部,所述左刮板焊接在左弧形刮板上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用保水剂的生产装置,包括进料管、中型反应罐、搅拌电机、搅拌轴、添加剂注入口以及排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安装在中型反应罐外环形侧面左上部,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中型搅拌罐上侧面上,所述搅拌轴设置在中型反应罐内中部,且搅拌轴上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均匀输料机构,所述添加剂注入口设置在中型反应罐外环形侧面右上部,所述排料管安装在中型反应罐下部;
所述均匀输料机构包括载料框、格栅网、上套环、右刮板、右弧形刮板、下套环、左弧形刮板以及左刮板,所载料框焊接在上套环外周面上,所述格栅网安装在载料框内下侧面上,所述上套环焊接在添加剂注入口下侧的搅拌轴外侧面上,所述右刮板安装在右弧形刮板上侧面上,所述右弧形刮板焊接在下套环外周面右侧,所述下套环焊接在搅拌轴外侧面下部,所述左弧形刮板焊接在下套环外周面左部,所述左刮板焊接在左弧形刮板上侧面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海赵会刘永恒鹿振涛高淑星曹继康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市易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