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24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降器,包括下降器本体、转板和控制杆,所述下降器本体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限位孔和若干绳孔,所述下降器本体一端开设有U形槽,所述转板通过铰接销轴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U形槽内,所述转板上设有挂扣环和第二限位孔,所述控制杆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板上,通过所述控制杆带动转板相对于下降器本体的枢转使得所述下降器本体上的第一限位孔和所述转板上的第二限位孔能够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当绳索穿设在重叠区域中时,施加在挂扣环上的拉力的作用线位于铰接销轴的一侧,所述控制杆位于铰接销轴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高,兼具离手掣停和防慌乱两种功能,安全可靠且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降器
本技术属于民用逃生以及消防用坠落防护与逃生自救
,尤其涉及一种下降器。
技术介绍
下降器(descender),即用于运动(拓展训练、登山、极限、户外等)、救援中保护操作人员(有时需要保护被困人员)的保护器,也叫“下降保护器”。它与“上升器”(ascender)相对,是通过增大对绳索(或钢缆、轨道)的摩擦力来加强缓冲效果,从而达到“慢速下降”的目的。现用的下降器一般为葫芦钩或8字环,操作这种下降器要严格按照操法,且没有离手掣停与防慌乱等功能,在下降过程中,只能通过拉紧安全绳进行缓降或停止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且不能出现任何操作失误,器材缺乏本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离手掣停和防慌乱两种功能,安全可靠且使用便捷的下降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降器,包括下降器本体、转板和控制杆,所述下降器本体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限位孔和若干绳孔,所述下降器本体一端开设有U形槽,所述转板通过铰接销轴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U形槽内,所述转板上设有挂扣环和第二限位孔,所述控制杆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板上,通过所述控制杆带动转板相对于下降器本体的枢转使得所述下降器本体上的第一限位孔和所述转板上的第二限位孔能够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当绳索穿设在重叠区域中时,施加在挂扣环上的拉力的作用线位于铰接销轴的一侧,所述控制杆位于铰接销轴的另一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圆心到铰接销轴的距离等于第二限位孔的圆心到铰接销轴的距离。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绳孔有两个。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降器本体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所述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位于绳孔的两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杆的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下降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扣。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杆靠近下降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降器本体、转板和控制杆为高强度铝合金或不锈钢或45号钢或碳纤维材质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安全性高,兼具离手掣停和防慌乱两种功能,安全可靠且使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下降器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完全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下降器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部分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降器本体;2、转板;3、控制杆;4、第一限位孔;5、绳孔;6、U形槽;7、挂扣环;8、第二限位孔;9、铰接销轴;10、第一凸边;11、第二凸边;12、第一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14、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下降器,包括下降器本体1、转板2和控制杆3,所述下降器本体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限位孔4和若干绳孔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孔5有两个,所述下降器本体1一端开设有U形槽6,所述转板2通过铰接销轴9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U形槽6内,所述转板2上设有挂扣环7和第二限位孔8,所述挂扣环7与安全吊带或腰带可以通过安全钩连接,所述控制杆3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板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杆3通过铆钉与转板2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杆3带动转板2相对于下降器本体1的枢转使得所述下降器本体1上的第一限位孔4和所述转板2上的第二限位孔8能够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当绳索穿设在重叠区域中时,施加在挂扣环7上的拉力的作用线位于铰接销轴9的一侧(图中为左侧),所述控制杆3位于铰接销轴9的另一侧(图中为右侧),因此施加在挂扣环7上的拉力使得控制杆3向靠近下降器本体1的方向旋转,使得重叠区域的面积减小并增加绳索和下降器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第一限位孔4的圆心到铰接销轴9的距离等于第二限位孔8的圆心到铰接销轴9的距离。因此当穿设绳索时,控制杆3绕着铰接销轴9旋转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可以完全重叠,可以部分重叠。绳索先从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的重叠区域穿过,再依次穿过其他的绳孔5,使用者通过安全吊带或腰带挂在挂扣环7上,挂扣环7受到的拉力对铰接销轴9的力矩使得控制杆3逆时针(图1中箭头方向)旋转,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的重叠区域变小,使得绳索与下降器的摩擦力显著增加,从而实现“离手掣停”功能。使得逃生自救者发生操作失误松手或者需要悬停时只需要松手即可,传统的8字环和葫芦钩需要使用者拉紧绳索打结才能完成空中悬停。当使用者需要下降时,左手拉住控制杆3向外侧扳动,通过调节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的重合度即可控制速度,当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完全重合时(如图1所示),速度达到最快,这时使用者出于本能会继续扳动控制杆3向外侧扳动(如图2所示),使得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的重叠区域变小,从而夹紧绳索实现“防慌乱”功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所述下降器本体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凸边10和第二凸边11,所述第一凸边10和第二凸边11位于绳孔5的两侧。绳索置于绳孔5中时,可以防止绳索被障碍物钩挂以及与手套产生摩擦。所述控制杆3的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2,所述下降器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13,所述控制杆3和下降器本体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的配合进行固定。所述控制杆3靠近下降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14,所述凸起14为方形凸起。相邻两个凸起14之间可形成弧形槽,弧形槽的形状与人的手指相配合,这样使用者握住控制杆3时,手指可位于弧形槽内,从而可达到防滑效果,同时,控制杆3较宽,可以提高抓握力,大幅提高该下降器使用者的安全性。所述下降器本体1、转板2和控制杆3为高强度铝合金或不锈钢或45号钢或碳纤维材质制成。下面是本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绳索先从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的重叠区域穿过,再依次穿过其他的绳孔5,使用者通过安全吊带或腰带挂在挂扣环7上,然后使用者拉动控制杆3,通过控制杆3的拉动幅度来调节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的重合度即可控制速度,从而完成下降,当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完全重合时,速度达到最快,这时使用者出于本能会继续扳动控制杆3向外侧扳动,使得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的重叠区域变小,从而夹紧绳索实现“防慌乱”功能。在下降过程中,需要停下来时,只需松开控制杆3,锚点的绳索与挂扣环7的拉力互相拉紧,使得控制杆3逆时针(图1中箭头方向)旋转,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8的重叠区域变小,使得绳索与下降器的摩擦力显著增加,从而实现“离手掣停”功能,使用者就在空中完成悬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降器本体(1)、转板(2)和控制杆(3),所述下降器本体(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限位孔(4)和若干绳孔(5),所述下降器本体(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凸边(10)和第二凸边(11),所述第一凸边(10)和第二凸边(11)位于绳孔(5)的两侧,所述下降器本体(1)一端开设有U形槽(6),所述转板(2)通过铰接销轴(9)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U形槽(6)内,所述转板(2)上设有挂扣环(7)和第二限位孔(8),所述控制杆(3)通过铆钉与转板(2)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杆(3)带动转板(2)相对于下降器本体(1)的枢转使得所述下降器本体(1)上的第一限位孔(4)和所述转板(2)上的第二限位孔(8)能够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当绳索穿设在重叠区域中时,施加在挂扣环(7)上的拉力的作用线位于铰接销轴(9)的一侧,所述控制杆(3)位于铰接销轴(9)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降器本体(1)、转板(2)和控制杆(3),所述下降器本体(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限位孔(4)和若干绳孔(5),所述下降器本体(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凸边(10)和第二凸边(11),所述第一凸边(10)和第二凸边(11)位于绳孔(5)的两侧,所述下降器本体(1)一端开设有U形槽(6),所述转板(2)通过铰接销轴(9)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U形槽(6)内,所述转板(2)上设有挂扣环(7)和第二限位孔(8),所述控制杆(3)通过铆钉与转板(2)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杆(3)带动转板(2)相对于下降器本体(1)的枢转使得所述下降器本体(1)上的第一限位孔(4)和所述转板(2)上的第二限位孔(8)能够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当绳索穿设在重叠区域中时,施加在挂扣环(7)上的拉力的作用线位于铰接销轴(9)的一侧,所述控制杆(3)位于铰接销轴(9)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降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梅彭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坤宝安全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