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18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包含矫正关节和两束带支架,矫正关节包含固定板组、两转动轮、连动轴、操作件、连动组件及推抵件,两转动轮能同轴转动地装设于固定板组,连动轴结合于两转动轮且与两转动轮非同轴地设置,操作件固结于两转动轮,连动组件包括有相对的二端,连动组件的其中一端结合于连动轴且能受连动轴驱动而相对固定板组往复活动,推抵件固结于连动组件的另一端,两束带支架分别结合于固定板组的相对两端;为改善现有的矫正辅具矫正力道不集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以邻近患者的膝关节的矫正关节直接地对膝关节施予矫正的力量,而能使力量集中,提升矫正的效果。

Degenerative knee adjustment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矫正辅具,尤指一种能提供直接的矫正力量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
技术介绍
人体的膝关节会因年龄增长、体重过重或是使用过度等原因而有退化的现象,导致膝盖疼痛不适、行走不便及膝关节变形等症状。为了协助膝关节退化的患者能够正常行走和生活,疗程进行时会使用辅具,例如矫正带、支架或护膝等,来提供支持力给患者的膝关节。现有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退化的辅具包含:束带支架和设置在束带支架上的数条束带,其是以数条束带绑制在单腿,并以数条束带的力量来改善单腿的膝关节退化的症状;然而,此种膝关节退化矫正辅具容易因为束带的绑制不平均,会导致支持的力道不集中,而使治疗的功效降低。综上所述,现有的膝关节退化矫正辅具无法提供患者良好的改善及支撑效果,因此在辅具设计上,尚有改善和进步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的膝关节退化矫正辅具会有因束带的绑制不平均而使支撑力道不集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其矫正关节邻近于患者的膝关节,并以连动组件驱动推抵件来直接地对膝关节施予支撑的力量,而能使力量集中而提升支撑的效果。一种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其包含:一矫正关节,其包含一固定板组、两转动轮、一连动轴、一操作件、一连动组件及一推抵件,该固定板组包含一长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该两转动轮能同轴转动地装设在该固定板组,该连动轴结合于该两转动轮且与该两转动轮非同轴地设置,该操作件固结于该两转动轮,该连动组件包括有相对的二端,该连动组件的其中一端结合于该连动轴,且该连动组件能受该连动轴驱动而相对该固定板组往复活动,该推抵件固结于该连动组件的另一端;以及两束带支架,该两束带支架分别结合于该固定板组的相对两端。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所述的连动组件包含一连动块及一连动孔,该连动孔为一长孔且套设于该连动轴,该连动块借由该连动孔而能活动地与该连动轴相结合。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所述的连动组件包含一结合销,该结合销穿设于该连动块且与该推抵件结合。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所述的推抵件包含与人体接触的一软垫,该软垫能以该结合销调整与该连动块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所述的各转动轮包含一结合部,该结合部位于该转动轮的轴心,且该结合部与该连动轴受该转动轮分隔,该操作件包含相对的两端,该操作件的两端分别与两该转动轮的两结合部相卡合。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所述的膝关节调整支架包含一盖板,该盖板结合于该矫正关节,其包含一上表面,该上表面设有一开锁图示和一闭锁图示显示该连动组件的位置。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各束带支架能相对该矫正关节旋转地结合于该矫正关节。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所述的各束带支架包含一枢接端和一自由端,该枢接端和该自由端之间有一段差。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在使用时,是以连动组件驱动推抵件推挤患者的膝关节而提供支撑膝盖的力量,因为矫正关节紧临膝关节,而能直接地对膝关节施予支撑的力量,使支撑的力量集中,能改善现有的辅具会因矫正带绑制不平均而影响支撑效果的问题,提升本技术改善膝关节退化症状的功效。2.本技术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能独立地绑制在患者的两腿,不需要以绑制两腿来集中支撑力道,能在对膝关节提供支撑力的同时兼顾患者行走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操作件朝向闭锁图示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操作件朝向闭锁图示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操作件朝向开锁图示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操作件朝向开锁图示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9为应用本技术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为应用本技术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如图1到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包含:一矫正关节10、两束带支架20及一盖板30。如图3及图4所示,该矫正关节10包含一固定板组11、两转动轮12、一连动组件13、一连动轴14、一操作件15及一推抵件16。如图4所示,该固定板组11包含一长度方向、一第一固定板111、一第二固定板112、一第三固定板113及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该第一固定板111包含方形的一通孔1111及两铆接孔1112,该通孔1111位于该第一固定板111的中心,该两铆接孔1112沿该固定板组1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受该通孔1111分隔。该第二固定板112包含方形的一通孔1121、两铆接孔1122及两轮体容置部1123,该第二固定板112的通孔及1121两铆接孔1122的大小和位置皆与该第一固定板111的通孔1111及两铆接孔1112的大小和位置相对应,该两轮体容置部1123是以该固定板组11的长度方向为对称轴凹设于该通孔1121的两侧。该第三固定板113设于该第二固定板112,该第三固定板113包含方形的一通孔1131、两铆接孔1132及两轮轴扣合部1133,该第三固定板113的通孔1131及两铆接孔1132的大小和位置皆与该第一固定板111的通孔1111及两铆接孔1112的大小和位置相对应,该两轮轴扣合部1133是以该固定板组11的长度方向为对称轴设于该通孔1131的两侧,各两轮轴扣合部1133成U形并凸起于该第三固定板113的表面。该第一固定板111的通孔1111、该第二固定板112的通孔1121及该第三固定板113的通孔1131共同形成一通道。如图3及图4所示,该两转动轮12是以该固定板组11的长度方向为对称轴而对称设置,该两转动轮12同轴地设于该第二固定板112的通孔1121的两侧,且该两转动轮12受该第二固定板112和第三固定板113共同夹制而能同轴转动地装设于该固定板组11。各转动轮12包含一轮体121、一轮轴122、一结合部123及一偏心孔124,该转动轮12的轮轴122凸设于其轮体121的轴心,该结合部123凸设于该轮轴122,该结合部123包含一轴孔,该结合部123的轴孔内设有螺纹,该偏心孔124与该轮体121的轴心保持一段距离而穿设于该轮体121;该两转动轮12的两轮体121分别容置且抵靠于该第二固定板112的两轮体容置部1123,该两轮轴122分别受该第三固定板113的两轮轴扣合部1133扣制。如图4到图6所示,该连动组件13包含相对的两端、一连动块131、一连动孔132、一插设孔133、两插槽134及一结合销135。该连动块131包含位于该连动组件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以及四个侧面。该连动孔132贯穿设置于该连动块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n一矫正关节,其包含一固定板组、两转动轮、一连动轴、一操作件、一连动组件及一推抵件,该固定板组包含一长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该两转动轮能同轴转动地装设于该固定板组,该连动轴结合于该两转动轮且与该两转动轮非同轴地设置,该操作件固结于该两转动轮,该连动组件包括有相对的二端,该连动组件的其中一端结合于该连动轴,且该连动组件能受该连动轴驱动而相对该固定板组往复活动,该推抵件固结于该连动组件的另一端;以及/n两束带支架,该两束带支架分别结合于该固定板组的相对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矫正关节,其包含一固定板组、两转动轮、一连动轴、一操作件、一连动组件及一推抵件,该固定板组包含一长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该两转动轮能同轴转动地装设于该固定板组,该连动轴结合于该两转动轮且与该两转动轮非同轴地设置,该操作件固结于该两转动轮,该连动组件包括有相对的二端,该连动组件的其中一端结合于该连动轴,且该连动组件能受该连动轴驱动而相对该固定板组往复活动,该推抵件固结于该连动组件的另一端;以及
两束带支架,该两束带支架分别结合于该固定板组的相对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动组件包含一连动块及一连动孔,该连动孔为一长孔且套设于该连动轴,该连动块借由该连动孔而能活动地与该连动轴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化性膝关节调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动组件包含一结合销,该结合销穿设于该连动块且与该推抵件结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政
申请(专利权)人:康威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