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子母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04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袋鼠式子母被,包括第一被面、薄被以及子被,所述第一被面的边缘与所述薄被的边缘相互连接,相配合形成有容纳腔的母被,所述母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子被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母被的开口处设有连接件,用于所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袋鼠式子母被,结构简单,四季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袋鼠式子母被
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袋鼠式子母被。
技术介绍
被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夏天天气潮湿、闷热,人体容易出汗,夏天的被子需要具备透气性、质轻以及凉爽等特点,让使用者在睡眠中保持舒适和干爽;而冬天的天气寒冷,冬天的被子通常较厚,需要具备保暖以及舒适等特点。因此,现有的被子,尤其是夏天和冬天的被子,不具备四季通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袋鼠式子母被,结构简单,四季通用。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袋鼠式子母被,包括第一被面、薄被以及子被,所述第一被面的边缘与所述薄被的边缘相互连接,相配合形成有容纳腔的母被,所述母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子被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母被的开口处设有连接件,用于所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薄被为羽绒被,所述子被均为羽绒被或羊毛被。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薄被的内部填充有混合羽绒。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薄被包括第二被面和第三被面,所述第二被面与所述第三被面相配合形成填充羽绒的被体,所述第二被面靠近所述第一被面,所述第三被面远离所述第一被面,所述第一被面与所述第三被面均为提花面料,所述第二被面为柔赛丝面料。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被面、第二被面和第三被面均为高支高密面料。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母被的内部设有数个袢绳,所述子被上设有数个吊袢,所述袢绳与所述吊袢可拆卸地连接。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吊袢与所述袢绳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十个。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被面和薄被的边缘连接处。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数量为两个。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拉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袋鼠式子母被,第一被面和薄被的边缘形成被套型的母被,随着天气温度的变化,可以选择将子被塞进母被内,以增加被子整体的保暖性,也可以选择将子被从母被中取出,对被子厚薄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季节对被子的需求,实现四季通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母被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母被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母被上设置袢绳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子被上设置吊袢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母被;2、子被;11、第一被面;12、薄被;13、连接件;14、袢绳;21、吊袢;121、第二被面;122、第三被面;123、混合羽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请参考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袋鼠型袋鼠式子母被,包括第一被面11、薄被12以及子被2,所述第一被面11的边缘与所述薄被12的边缘相互连接,相配合形成有容纳腔的母被1,所述母被1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子被2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母被1的开口处设有连接件13,用于所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第一被面11和薄被12的边缘形成被套型的母被1,随着天气温度的变化,可以选择将子被2塞进母被1内,以增加被子整体的保暖性,也可以选择将子被2从母被1中取出,对被子厚薄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季节对被子的需求,实现四季通用。所述薄被12为羽绒被,所述子被2均为羽绒被或羊毛被。羽绒被内部填充有羽绒,羽绒因其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具有吸湿性,使被窝时刻保持干爽,不会有潮湿闷热感;羽绒中绒朵的立体球状结构,能饱含大量静止空气,阻绝热气过多散失,使得入睡后的体温也能稳定维持在恒定舒适的状态,避免因空调房的低温引起感冒;羽绒是最轻的天然填充材质,睡眠时无压迫感,使得身心放松;长时间使用不会发生板结,使用寿命长,性价比较高。羊毛被中的羊毛为卷曲状,含有大量的空气,而空气的传热率非常低,能有效的防止外部冷空气的进入与内部热空气的散发,因而能达到很高的保温性;羊毛具有极佳的吸、放湿性,能不断吸收自人体散发的湿气与汗液,并将之排放到空气中,以使被褥保持干爽,舒适。所述薄被12的内部填充有混合羽绒123。将羽绒与聚酯纤维混合,并加热压制板状的可裁剪的混合羽绒123,而不是单独的绒朵,不需要绗缝对羽绒进行分隔,不会发生被子变形,移动和漏绒的情况。所述薄被12包括第二被面121和第三被面122,所述第二被面121与所述第三被面122相配合形成填充羽绒的被体,所述第二被面121靠近所述第一被面11,所述第三被面122远离所述第一被面11,所述第一被面11与所述第三被面122均为提花面料,所述第二被面121为柔赛丝面料。提花面料由棉、粘胶纤维以及聚酯纤维通过提花机编织而成,提花面料使得被子的外型较为美观。柔赛丝面料柔软顺滑,防羽绒跑毛,摩擦声音小等特点。第一被面11、第二被面121和第三被面122均为高支高密面料,柔软舒适、色泽亮丽、吸湿透气、防跑绒、防尘防螨、洗涤后不易起皱和起球,且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高支高密面料的表面组织结构比较圆滑与饱满,对人体无刺激,亲肤性好;面料轻盈,易挥发被子上面的湿气,让人体一直处在舒适状态;高支高密的纤维中具有千万个会呼吸的圆形气孔,可随外界气温和湿度变化自动收缩或膨胀,能迅速吸收人体的汗液及湿气并快速发散,保持被子的洁净和人体干爽;高支高密面料的密度高,面料稳固,物理防绒效果优异,物理防尘防螨效果好,洗涤后不容易变形和起球。请参考图3和图4所示,所述母被1的内部设有数个袢绳14,所述子被2上设有数个吊袢21,所述袢绳14与所述吊袢21可拆卸地连接。将袢绳14系在吊袢21上,以对子被2与母被1进行固定,防止使用时子被2发生移位。所述吊袢21与所述袢绳14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十个。其中,四个吊袢21分别设于子被2的四个角处,另外三个吊袢21设于子被2的一个侧边,剩余三个吊袢21分别设于子被2的其他三个侧边,袢绳14相对应地设置于母被1上,子被2塞入母被1中时,通过吊袢21和袢绳14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定位,方便拆装。但不限于此,子被和母被之间也可以通过按扣连接,拆卸简单,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被面11和薄被12的边缘连接处。但不限于此,所述开口也可以设于所述第一被面11上,方便子被2的调整,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优选地,所述开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开口分别设置于母被上相对设置的两侧,从母被1的一侧的开口放入子被2时,可以从另一侧的开口对于子被2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子与母被1能够紧密贴合。但不限于此,两个开口也可以分别设于母被上相邻的两侧,相邻两侧的开口可以连通,使得子被放入母被时更为方便,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所述连接件13为拉链。优选地,连接件13为隐形拉链,使用方便,不会影响美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鼠式子母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被面、薄被以及子被,所述第一被面的边缘与所述薄被的边缘相互连接,相配合形成有容纳腔的母被,所述母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子被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母被的开口处设有连接件,用于所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鼠式子母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被面、薄被以及子被,所述第一被面的边缘与所述薄被的边缘相互连接,相配合形成有容纳腔的母被,所述母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子被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母被的开口处设有连接件,用于所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鼠式子母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被为羽绒被,所述子被均为羽绒被或羊毛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鼠式子母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被的内部填充有混合羽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鼠式子母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被包括第二被面和第三被面,所述第二被面与所述第三被面相配合形成填充羽绒的被体,所述第二被面靠近所述第一被面,所述第三被面远离所述第一被面,所述第一被面与所述第三被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凤伟方虹沣汤丽芬王孜怡俞云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星羽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