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人体工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03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人体工学床,包括:床板、控制单元和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多个调整单元,所述多个调整单元以阵列方式排布在所述床板上;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支撑部和调节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人体,并与所述调节部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调节部转动和上下移动;每个所述支撑部内均设有睡姿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睡姿并产生相关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睡姿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部连接,用于根据标准睡姿和所述相关信号控制所述调节部调整各个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以调整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曲面形状而调整人体睡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时调整床板的上表面的曲面形状,从而使人体脊柱趋于标准睡姿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人体工学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人体工学床。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了很多的智能床或智能床垫,其功能、风格迥异。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手机app端来监测睡眠质量,另一类是针对于人体脊柱的某一部位来进行调控、按摩,从而预防相关脊柱类疾病。然而,光靠手机来监测每天的睡眠质量是远远不够的,且当睡眠者改变睡姿时,也不能实时地使人体脊柱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从而会对脊柱的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人体工学床。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人体工学床,包括:床板、控制单元和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多个调整单元,所述多个调整单元以阵列方式排布在所述床板上;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支撑部和调节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人体,并与所述调节部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调节部转动和上下移动;每个所述支撑部内均设有睡姿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睡姿并产生相关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睡姿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部连接,用于根据标准睡姿和所述相关信号控制所述调节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人体工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控制单元和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多个调整单元,所述多个调整单元以阵列方式排布在所述床板上;/n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支撑部和调节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人体,并与所述调节部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调节部转动和上下移动;每个所述支撑部内均设有睡姿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睡姿并产生相关信号;/n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睡姿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部连接,用于根据标准睡姿和所述相关信号控制所述调节部调整各个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以调整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曲面形状而调整人体睡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人体工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控制单元和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多个调整单元,所述多个调整单元以阵列方式排布在所述床板上;
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支撑部和调节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人体,并与所述调节部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调节部转动和上下移动;每个所述支撑部内均设有睡姿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睡姿并产生相关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睡姿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部连接,用于根据标准睡姿和所述相关信号控制所述调节部调整各个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以调整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曲面形状而调整人体睡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人体工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竖直推杆、动力部和固定部;所述竖直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给所述支撑部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调整单元固定在所述床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人体工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设有连杆球头,所述竖直推杆的顶端设有与所述连杆球头相配合的球窝,所述连杆球头与所述球窝配合形成球铰结构;所述支撑部的调整角度范围在-30°~+30°。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人体工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可随压力变化而改变形状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高出所述凹槽的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人体工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气囊。


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赞孙伟政樊鹏曾龙郑晓杜梦婷王祖晛吴世鹤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