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干专利>正文

一种内装残液汽化室的液化汽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649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化气罐,现有的液化气罐在使用时容易积存残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罐外壳、出气口和出气阀,罐的出气口直通汽化室,汽化室底部有进液口,并配有浮球阀,汽化室的下部有一与罐内上部空间相通的间隙或管道,汽化室通过支架固定在罐内壁。这样,不用任何能源和人工操作,使罐内的残液提前汽化,基本解决了液化气残液问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罐,特别是内有汽化装置的液化气罐。现有的液化气罐只有罐壳、出气口、出气阀门组成。存在的缺点是罐内上层的轻质液化气先汽化,而下层的重质液化气却难于汽化,容易残留在罐内,若处理不当,既浪费能源又污燃环境,而且不安全。所以处理残液非常麻烦。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不易遗留残液的液化气罐。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罐外壳、出气口和出气阀,罐的出气口直通汽化室,汽化室底部有进液口,并佩有带有浮球、拉杆和活塞的浮球阀,汽化室的下部有一与罐内上部空间相通的间隙或管道,汽化室通过支架固定在罐内壁。这样,灌罐时,液体从罐出气口和出气阀经汽化室底部的进液口和与罐内空间相通的间隙或管道进入罐内。使用时,汽化室内的液体汽化后,液面降底,罐底的残液通过浮球阀先进入汽化室,罐内的轻质液化气汽化后,气体从间隙和管道进入汽化室底部,气泡从汽化室底部翻出时,带动残液汽化,液面降低后,残液再次进入汽化室,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残液烧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特殊的优点是不需任何外来能源,也不需人工操作,能使上层轻质液化气带动下层重质液化气汽化,从而罐内不留残液,使用非常方便。既安全又节约能源,有效地消除了液化气残液对空气的污燃。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中,包括罐外壳(3)、出气口(1)和出气阀(2)的液化气罐,罐的出气口(1)直通汽化室(4),汽化室(4)底部有可从罐底进液的进液口,并佩有带有浮球(5)、拉杆(7)和活塞(8)的浮球阀,汽化室(4)的下部有一与罐内上部空间相通的管道(6),汽化室(4)通过支架(9)固定在罐内壁。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罐外壳(3)、出气口(1)和出气阀(2)的液化气罐,其特征在于罐的出气口直通汽化室(4),汽化室(4)底部有进液口,并配有带有浮球(5)、拉杆(7)和活塞(8)的浮球阀,汽化室(4)的下部有一使汽化室(4)与罐内上部空间相通的间隙或管道(6),汽化室(4)通过支架(9)固定在罐内壁。专利摘要一种液化气罐,现有的液化气罐在使用时容易积存残液。本技术包括罐外壳、出气口和出气阀,罐的出气口直通汽化室,汽化室底部有进液口,并配有浮球阀,汽化室的下部有一与罐内上部空间相通的间隙或管道,汽化室通过支架固定在罐内壁。这样,不用任何能源和人工操作,使罐内的残液提前汽化,基本解决了液化气残液问题。文档编号F17C7/04GK2064455SQ90211630公开日1990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0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干 申请人:张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罐外壳(3)、出气口(1)和出气阀(2)的液化气罐,其特征在于罐的出气口直通汽化室(4),汽化室(4)底部有进液口,并配有带有浮球(5)、拉杆(7)和活塞(8)的浮球阀,汽化室(4)的下部有一使汽化室(4)与罐内上部空间相通的间隙或管道(6),汽化室(4)通过支架(9)固定在罐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干
申请(专利权)人:张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