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家昌专利>正文

一种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726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化气的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包括阀体和设在阀体上并伸至钢瓶底部的中空杆,中空杆与阀体的出气口连通,且中空杆上开有通气孔,中空杆上设有一对活动阀,通气孔的下方设有可防止液态液化气溢出的阻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上设有一节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化气的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化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 液相被导出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化气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在钢瓶内都有残液,如果不加以利用,则会 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现有技术的液化气残液利用装置, 一般是在钢瓶内设置 空心管,空心管的一端与钢瓶阀门连通,另一端则伸至钢瓶底部。通过在空心 管上设置排气槽或进液孔等形式,利用瓶内气体的压力差使底部的液化气能沿 着空心管排出,达到充分利用液化气残液的目的。申请人曾就液化气残液利用 装置申请专利,其结构包括阀体和设在阀体上的中空杆,中空杆延伸至钢瓶底 部,中空杆上装有一对活动阀,通气孔的下方设有可防止液态液化气溢出的阻 流阀。可是该结构的液化气残液利用装置中,由于中空杆与阀体之间为直接连 通,液化石油气的液相可以直接从阀门排出,当钢瓶倾倒时,液化石油气的液 相从瓶内大量排出,所以其清洗时的安全性差。此外,采用该结构的钢瓶使用 过程中会出现瓶与瓶之间过气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 全可靠的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化气的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 被导出的装置,包括阀体和设在阀体上并伸至钢瓶底部的中空杆,中空杆与阀 体的出气口连通,且中空杆上开有通气孔,中空杆上设有一对活动阀,通气孔 的下方设有可防止液态液化气溢出的阻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上设有 一节流阀。所述活动闽包括一中空壳体和把壳体空腔分为上腔、下腔的密封环,壳体 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盖板和密封环,上腔和下腔内分别设有与密封环相配的 阀芯,上腔以排气孔与钢瓶连通,下腔以连通孔与中空杆连通。所述节流阀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节流阀芯。所述阻流阀包括与中空杆 一 体连接的阀壳和 一 个外径比阀壳内径小的阻流阀芯。所述节流阀顶部与中空杆之间设有密封圏。所述阻流阀芯顶部设有可密封阀壳出气口的锥形座。所述中空杆的底部设有可顶在钢瓶底面上的缓冲弹簧。本技术对现有的液化气残液利用装置进行改进,在中空杆上设置一节 流阀,防止钢瓶倾倒时大量的液化石油气的液相可以直接从阀门流出。当钢瓶 内液相流量过大时,节流阀芯会沿外壳轴向移动,堵住节流阀顶部与中空杆之 间的密封圈处,使液化石油气的液相不能排出,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瓶与瓶之间 过气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图l所示,本技术的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包括阀体1和中空杆2,中空杆2的一端与阀体1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则伸至 钢瓶底部,且设有一个可顶在钢瓶底面上的缓冲弹簧4。在中空杆2上开有通 气孔3,液化气可经通气孔3排出阀体1。在中空杆2的侧表面上设有一对活 动阀,活动阀主要包括一个中空壳体5和密封环6,密封环6把壳体5的空腔 分为上腔和下腔,且壳体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盖板7和密封环8。上腔和 下腔内分别设有与密封环6、 8相配的阀芯9、 10。上腔通过一个排气孔ll与 钢瓶连通,下腔则以一个连通孔12与中空杆2连通。在中空杆2上设有一个 阻流阀,阻流阀位于通气孔3的下方。阻流阀由阀壳13和阻流阀芯14组成。 其中阀壳13与中空杆2为一体连接;而阻流阀芯14的外径则比阆壳13内径 小。阻流闽芯14的顶部设有一个锥形座,锥形座可在阻流阀芯14上顶的时候 把阀壳13的出气口密封。为了防止钢瓶在倾倒时液化石油气的液相大量排出, 在中空杆2上设有一节流阀,节流阀包括外壳15和节流阀芯16。其中节流阀 芯16设置于外壳15内,并可以沿外壳15的轴线方向移动。为了改善节流闽 与中空杆2之间的密封性能,在节流阀顶部与中空杆2之间设有一密封圈17。 当钢瓶内液相流量过大时,节流阀芯16在液相的推动下会沿外壳15轴向移动, 堵住节流阀顶部与中空杆2之间的密封圈17处,使液化石油气的液相不能排 出,除了有效防止瓶与瓶之间过气的现象外,还增强了钢瓶清洗及使用时的安 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包括阀体(1)和设在阀体(1)上并伸至钢瓶底部的中空杆(2),中空杆(2)与阀体(1)的出气口连通,且中空杆(2)上开有通气孔(3),中空杆(2)上设有一对活动阀,通气孔(3)的下方设有可防止液态液化气溢出的阻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2)上设有一节流阀。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活动闽包括一中空壳体(5)和把壳体(5)空腔分为上腔、下腔的 密封环(6 ) ( 8 ),壳体(5 )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盖板(7 )和密封环(8 ), 上腔和下腔内分别设有与密封环(6) (8)相配的阀芯(9) (10),上腔以排气 孔(11)与钢瓶连通,下腔以连通孔(12)与中空杆(2)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节流阀包括外壳U5)和与设于外壳(15)内的节流阀芯(16)。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节流阀项部与中空杆(2)之间设有密封圈(17)。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阻流阀包括与中空杆(2) —体连接的阀壳(13)和一个外径比闽壳(13)内径小的阻流阀芯(14)。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阻流阀芯(14)顶部设有可密封阀壳(13)出气口的锥形座。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空杆(2)的底部设有可顶在钢瓶底面上的缓冲弹簧(4)。专利摘要一种液化气的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包括阀体和设在阀体上并伸至钢瓶底部的中空杆,中空杆与阀体的出气口连通,且中空杆上开有通气孔,中空杆上设有一对活动阀,通气孔的下方设有可防止液态液化气溢出的阻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上设有一节流阀。本技术的液化气的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文档编号F17C7/00GK201032054SQ200720047669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卢家昌 申请人:卢家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气残液利用及防止液相被导出的装置,包括阀体(1)和设在阀体(1)上并伸至钢瓶底部的中空杆(2),中空杆(2)与阀体(1)的出气口连通,且中空杆(2)上开有通气孔(3),中空杆(2)上设有一对活动阀,通气孔(3)的下方设有可防止液态液化气溢出的阻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2)上设有一节流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家昌
申请(专利权)人:卢家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