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721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具有:箱体;输出轴,转动安装在箱体内,输出轴上套装有蜗轮;手动装置,安装在箱体内,手动装置具有:手轮轴,转动安装在箱体上;第一转臂,固定安装在手轮轴上;翻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臂上;第一伞齿,转动安装在翻转轴上;传动轴,转动安装在箱体内,传动轴与电动装置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第二转臂,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翻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臂上;第二伞齿,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相啮合。

A manual mechanism of valve electr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控制的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控制阀门的设备—阀门电动装置,除了电动控制之外,还必须具备人工手动的功能,以满足调试、维修、失电或排除故障时的紧急开启或关闭阀门,传统的方法是电动装置均具备“手电动切换机构”,手动操作前由操作者完成电动装置从电动状态到手动状态的切换,然后进行手动操作。而手动状态向电动状态的转换是由电动装置自动实现的。这种手电动切换的型式应用最为普遍,尤其是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大都采用这种结构。不过,在输出轴上进行手电动切换存在切换力大的问题,即电动装置在满载荷情况下进行手电动切换操作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经常出现无效的状况,这也是若干年来一直讨论和关注的产品技术问题之一,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阀门电动装置的实际应用中,手电动切换机构故障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产品自身的质量问题,一个是产品的使用问题。具体表现是手动状态切换不到位、切换力大造成切换机构无法分离、手动操作后切换机构不能复位到电动状态等等。尤其是在失电时或排除故障时的紧急状态下需要开启或关闭阀门,不能正常的手动操作,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手电动切换机构,手动和电动均为独立工作,解决手电动切换机构经常出现故障的问题的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具有:箱体;输出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出轴上套装有蜗轮;手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手动装置具有:手轮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第一转臂,固定安装在所述手轮轴上;翻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臂上;第一伞齿,转动安装在所述翻转轴上;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传动轴与电动装置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第二转臂,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翻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臂上;第二伞齿,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相啮合。还具有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手轮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均为“L”形,第一转臂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手轮轴上,翻转轴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翻转轴的第二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上。还具有连接齿轮,所述第二伞齿和第二转臂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上,所述连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上,所述连接齿轮与电动装置的电机轴传动连接。还具有电动机构,所述电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电机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蜗杆,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输出轴上的蜗轮相啮合,电机的转轴上设有手动齿轮,连接齿轮与手动齿轮相啮合。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不需要手电动切换机构。无论手动或电动,均为独立工作,彻底解决传统的手电动切换机构经常出现故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的局部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箱体,2、电机,3、蜗杆,4、输出轴,5、手动机构,51、手轮,52、手轮轴,53、第一转臂,54、第一伞齿,55、翻转轴,56、第二伞齿,57、第二转臂,58、传动轴,59、连接齿轮,6、力矩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4,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具有:箱体;输出轴,转动安装在箱体内,输出轴上套装有蜗轮;手动装置,安装在箱体内,手动装置具有:手轮轴,转动安装在箱体上;第一转臂,固定安装在手轮轴上;翻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臂上;第一伞齿,转动安装在翻转轴上;传动轴,转动安装在箱体内,传动轴与电动装置的电机轴传动连接;传动轴上的连接齿轮与电机轴上的手动小齿轮啮合,经电机齿轮驱动蜗杆齿轮,使蜗轮并输出轴转动。第二转臂,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翻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臂上;第二伞齿,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相啮合。还具有手轮,手轮与手轮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均为“L”形,第一转臂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手轮轴上,翻转轴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臂的第二端上;第二转臂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翻转轴的第二端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臂的第二端上。还具有连接齿轮,第二伞齿和第二转臂设置在传动轴的第一端上,连接齿轮设置在传动轴的第二端上,连接齿轮与电动装置的电机轴传动连接。还具有电动机构,电动机构设置在箱体内,电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齿轮、手动小齿轮和蜗杆,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蜗杆连接,蜗杆与输出轴上的蜗轮相啮合,电机的转轴上设有手动齿轮,连接齿轮与手动齿轮相啮合。手动时,转动手轮及手轮轴、第一转臂,翻转轴及第二转臂,同时第一伞齿既自转,又啮合第二伞齿转动,经平键连接驱动轴和连接齿轮转动,并驱动电机上的手动小齿轮,经电机齿轮驱动电动蜗杆上的齿轮,使电动蜗杆转动而驱动蜗轮和输出轴,从而使阀门的阀杆旋转,实现阀门的开启或关闭。电动时,电机及电机齿轮旋转,驱动电动蜗杆、蜗轮以及输出轴,使阀门的阀杆旋转,实现阀门的自动开启或关闭。同时,电机轴上的手动小齿轮也旋转,其带动连接齿轮、第二伞齿并第一伞齿旋转,其平键连接的翻转轴空转,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均不动,手轮也不动。电动时,如果误操作手轮,因电机和手动小齿轮带动连接齿轮和第二伞齿在转动,第一伞齿和翻转轴在空转,所以扳动手轮也是无效的。该手动机摒弃了传统的手电动切换机构,避免了手电动切换以及手动或电动经常出现故障的隐患,而且结构简单、适用。确保了阀门在使用中的可靠性。该阀门电动装置摒弃了传统的手电动切换机构,只有直接手动机构,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试、维修、失电或排除故障时的紧急启闭阀门,可直接扳转手动机构的手轮,即可实现阀门启闭件的旋转,以实现阀门快速的启闭。简单快捷,安全可靠。采用上述的结构后,不需要手电动切换机构。无论手动或电动,均为独立工作,彻底解决传统的手电动切换机构经常出现故障的问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n箱体;/n输出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出轴上套装有蜗轮;/n手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手动装置具有:/n手轮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n第一转臂,固定安装在所述手轮轴上;/n翻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臂上;/n第一伞齿,转动安装在所述翻转轴上;/n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传动轴与电动装置的电机轴传动连接;/n第二转臂,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翻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臂上;/n第二伞齿,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体;
输出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出轴上套装有蜗轮;
手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手动装置具有:
手轮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
第一转臂,固定安装在所述手轮轴上;
翻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臂上;
第一伞齿,转动安装在所述翻转轴上;
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传动轴与电动装置的电机轴传动连接;
第二转臂,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翻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臂上;
第二伞齿,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相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手轮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电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美根项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良业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