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治疗级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和生物
,具体涉及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治疗级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MSCs在免疫相关疾病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MSCs的稀有性、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异质性、并且需要通过侵入性的手段(脐带来源除外)获得等特点使MSCs用于临床转化的潜力受到局限。此外,MSCs在培养过程中的扩增能力有限,通常8-10代之后就开始衰老,所以无法产生足够量的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因此,寻找简单、可靠、充足的细胞来源对于MSCs的临床转化至关重要。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是由成体细胞通过重编程技术诱导获得的、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多能干细胞。iPSCs能够不受限制的在体外培养扩增,持续产生大量的成体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因此,iPSCs逐渐成为获得MSCs的最佳细胞来源。目前已建立的从iPSCs分化获得包括MSCs在内的多种细胞类型的方法大多基于拟胚体(EB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PSCs来源的MSC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iPSCs的培养;/n2)消化iPSCs,将消化下来的iPSCs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n3)拟胚体继续悬浮培养过程中添加诱导培养基组合A诱导分化;/n4)拟胚体分化后采用直接贴壁培养或消化后贴壁培养或消化后分选培养获取MSC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PSCs来源的MSC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iPSCs的培养;
2)消化iPSCs,将消化下来的iPSCs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
3)拟胚体继续悬浮培养过程中添加诱导培养基组合A诱导分化;
4)拟胚体分化后采用直接贴壁培养或消化后贴壁培养或消化后分选培养获取MSC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Cs来源的MSC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iPSCs的培养步骤为:采用无异种动物源成分的TeSR™-E8™或者mTeSR1人ESC/iPSC培养基,以无饲养层细胞的培养方式培养iPSCs,培养条件为37℃,5%-10%O2及10%-15%CO2,每天换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PSCs来源的MSC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消化iPSCs步骤为:iPSCs消化时,培养皿中加入EDTA或VerseneSolution,37℃孵育1-10min得到消化液,吸取上述消化液,将细胞温柔的吹打下来,转移至含有TeSR™-E8™或者mTeSR1人ESC/iPSC培养基的超低吸附培养皿、细胞培养瓶或细胞培养袋中进行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Cs来源的MSC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诱导培养基组合A包括:TeSR™-E8™人ESC/iPSC培养基、DMEM高糖培养基、mTeSR1人ESC/iPSC培养基、DMEM低糖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或任何适合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培养基中的一种;和CHIR-99021(CT99021)、CHIR-99021(CT99021)HCl、AR-A014418、CHIR-98014、TWS119、1-Azakenpaullone、IWP-2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成分的组合,单种或多种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晨博,尤梁惠,曹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