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及其反应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组成部分,秸秆、稻壳、果壳等均属于生物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为能源和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现有技术在中,对生物质原料多采取直燃发电和热解等方式进行处理,然而生物质原料的热值较低,水分含量高,大范围原料收储运成本较高,直燃发电项目受制于原料收集成本而规模较小,导致直燃发电项目效率较低,而且秸秆内含有的碱金属会随烟气腐蚀锅炉,也会造成烟气处理系统中的SCR催化剂中毒,从而使生物质电厂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成本过高,针对此问题出现了生物质气炭联产技术,相较于直燃方式而言,不仅更为环保高效,而且还能产出生物质活性炭、燃气或蒸汽等可利用资源,一举多得,项目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现有技术方案中虽然对对生物质热解气化制燃气或者合成气、生物质制活性炭均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大多都是通过多个设备组合实现的,因此通过设备一体化实现气炭联产,产生具有较高热值的燃气和高品质活性炭,特再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若干个对称排布的下行床热解区以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且一体成型的气固分离区、活性炭活化区和二次热解反应区,所述活性炭活化区分别与气固分离区和二次热解反应区连通,所述下行床热解区的顶部穿出气固分离区的顶部设置且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热载体进料口和原料进料口,所述下行床热解区的底部位于二次热解反应区内且与二次热解反应区内部连通,所述二次热解反应区底部设置有流化风入口,所述二次热解反应区的上部设置有活化气体入口,所述气固分离区上设置有活性炭出口,所述气固分离区内设置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顶部穿出气固分离区的顶部设置,所述旋风分离器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若干个对称排布的下行床热解区以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且一体成型的气固分离区、活性炭活化区和二次热解反应区,所述活性炭活化区分别与气固分离区和二次热解反应区连通,所述下行床热解区的顶部穿出气固分离区的顶部设置且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热载体进料口和原料进料口,所述下行床热解区的底部位于二次热解反应区内且与二次热解反应区内部连通,所述二次热解反应区底部设置有流化风入口,所述二次热解反应区的上部设置有活化气体入口,所述气固分离区上设置有活性炭出口,所述气固分离区内设置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顶部穿出气固分离区的顶部设置,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位于二次热解反应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离区、活性炭活化区和二次热解反应区中部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气固分离区、活性炭活化区和二次热解反应区中部的横截面直径比例为(1.4-3):1:(0.4-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热解反应区内固定设置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将二次热解反应区分隔成上部的鼓泡床热解区和下部的风室,所述流化风入口与风室连通,所述活化气体入口与鼓泡床热解区上部连通,所述下行床热解区的底部位于布风板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床热解区的横截面为矩形、方形和圆形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热解反应区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与下行床热解区相对应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底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下行床热解区的横截面积,所述导向板位于下行床热解区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顶部一体设置有中热值燃气出口,所述中热值燃气出口穿出气固分离区顶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炭联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希坤,刘万鹏,李音,邸婧,陈莉镌,杨瑞芹,单胜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