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型琼脂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938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型琼脂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水凝胶,所述水凝胶具有双网络结构。先以琼脂、丙烯酰胺和实验合成双键功能化抗菌材料(G‑ε‑PL)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化形成第一重网络结构,再在紫外光下照射10min引发聚合形成交联互穿的第二重网络结构,合成水凝胶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抗菌材料毒理性小,细胞相容性好,有望在医用抗菌领域发挥作用。

Preparation of antibacterial agar acrylamide hydrog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琼脂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水凝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型琼脂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凝胶是亲水性或水溶性高分子通过一定的物理交联或化学交联所形成的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凝胶。其作为一种“软湿”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高吸附剂、组织工程和医疗卫生等领域。水凝胶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水凝胶和合成水凝胶两大类,天然水凝胶的高分子主要是天然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海藻糖、壳聚糖等;合成水凝胶通常由高分子通过化学聚合来制备。水凝胶研究初期一般由脆性的一重网络结构构成,这导致其力学性能很差,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为解决这个难点,目前双网络结构水凝胶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因水凝胶具有与生物组成相似的特点,所以其成为生物医疗领域的研究重点,有望做为一种伤口敷料,利于伤口愈合。要想更好的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普通水凝胶具有很好柔韧性和力学性能的同时也需具有抗菌的性能,这也是目前研究者工作重点。ε-聚赖氨酸作为一种天然广谱抗菌剂,易被生物降解,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对人体无害,受到研究者的喜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型琼脂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首先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与ε-聚赖氨酸反应得到双键功能化抗菌材料G-ε-PL;/n步骤2、再向样品瓶中加入琼脂、丙烯酰胺、G-ε-PL、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光引发剂经高温融化形成第一重网络结构;/n步骤3、最后将样品倒入模具中经紫外光照射10min,得到抗菌型琼脂丙烯酰胺水凝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琼脂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与ε-聚赖氨酸反应得到双键功能化抗菌材料G-ε-PL;
步骤2、再向样品瓶中加入琼脂、丙烯酰胺、G-ε-PL、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光引发剂经高温融化形成第一重网络结构;
步骤3、最后将样品倒入模具中经紫外光照射10min,得到抗菌型琼脂丙烯酰胺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具体为:
步骤1:将ε-聚赖氨酸加入反应器中,用DMF溶解,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50℃下磁力搅拌反应48小时;
步骤2:称取计量的琼脂、丙烯酰胺、G-ε-PL、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光引发剂、过硫酸铵和去离子水于样品瓶中,先通氮气10min,再加热至70℃使琼脂完全溶解,倒入模具中冷却至室温形成第一重网络结构;
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产品在紫外灯下照射10min,形成丙烯酰胺和G-ε-PL聚合交联的第二重网络结构,然后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去除未反应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军周登健张孜文吴庆云吴明元张建安刘久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