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氢能领域的储氢技术,特别是关于与野外用便携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即移动电源)配套使用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这些传统能源的消耗产物,又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例如温室效应和酸雨等。而且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它们。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开发新的可替代能源,譬如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等。氢的燃料热值高,无毒;氢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真正实现零排放;氢的来源广泛,在地球的储量极其丰富,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因此氢能被认为是人类最理想、最长远的能源。氢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于燃烧,将氢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二是通过先进的发电装置(如燃料电池),将氢能转化为电力。燃料电池是氢能应用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能量转换率高,燃料多样化,排气干净,噪音低,对环境污染少,可靠性及维修性好等。燃料电池按电解质划分,共有五大类碱性型、磷酸型、固体氧化物型、熔融碳酸盐型和质子交换膜型。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可室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主要由框架外壳、多个储存容器构成,储存容器置于框架外壳内,其特征是:框架外壳为分体式,由主体及上盖组成,外形为腰子形,在该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的外部装有自锁截止阀和快速接头,在储存容器之间及储存容器与框架外壳之间装有散热片,在储存容器上部带有进放氢集流管;进放氢集流管安装于瓶口接头上,储存容器内安装多孔导气管,多孔导气管的一端定位于储存容器中,另一端与储存容器的进放氢集流管相通,储存容器通过进放氢集流管与自锁截止阀和快速接头相连,储存容器内装有金属氢化物储氢合金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锋,蒋利军,郑强,苑鹏,李国斌,王树茂,刘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