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工程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地铁车站站型是根据全线的行车运营组织、工程地质环境及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受相邻区间工法或轨面埋深受限等方面的影响,些许车站设置为地下一层侧式站的型式。地下一层侧式车站为厅台同层站,即站厅层、站台层均位于地下一层,轨行区位于车站中部,将站厅、站台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端厅,需设置跨轨楼梯将轨行区两侧的端厅连通成为一个整体。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一般跨路口设置,兼顾市民过街功能,其非付费区内需设置跨轨楼梯,方便市民过街;同时,乘客通过进站闸机进入付费区,两侧付费区内存在少量换向需求,其付费区内亦需要设置跨轨楼梯,供选错方向的乘客换向乘车。而传统的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的布置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地下一层侧式车站的非付费区与付费区的跨轨楼梯分开设置,且采用的是折跑楼梯,公共区整体性差,空间效果不佳;(2)传统的地下一层侧式车站跨轨楼梯通道分开设置,施工不便,且工程投资增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包括位于车站中部的轨行区,所述轨行区两侧均设有站厅和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内设有付费区和非付费区,所述轨行区两侧的非付费区通过第一楼梯组连通,所述第一楼梯组包括分别位于轨行区两侧,且横跨轨行区连通的两个通道一,所述轨行区两侧的付费区通过第二楼梯组连通,所述第二楼梯组包括分别位于轨行区两侧,且横跨轨行区连通的两个通道二,所述轨行区同侧的通道一和通道二并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包括位于车站中部的轨行区,所述轨行区两侧均设有站厅和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内设有付费区和非付费区,所述轨行区两侧的非付费区通过第一楼梯组连通,所述第一楼梯组包括分别位于轨行区两侧,且横跨轨行区连通的两个通道一,所述轨行区两侧的付费区通过第二楼梯组连通,所述第二楼梯组包括分别位于轨行区两侧,且横跨轨行区连通的两个通道二,所述轨行区同侧的通道一和通道二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与站台位于同一层,且所述付费区靠近站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道一相对设置且通过水平设置的平台一连接,两个所述通道二相对设置且通过水平设置的平台二连接,所述平台一和平台二均位于所述轨行区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一和平台二等高并排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赛龙,周会武,沈学军,杨亚,罗容华,李瑞,薛永星,孙智,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