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学华专利>正文

专用剁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69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剁刀,它属于食品器械领域,它可以多方面提高工效。它包含刀把、刀板,所述刀板为刃口平直的矩形形状,在其上部连接有一刀板架,在刀板架的顶面加工有8个球缺状的凸缘,所述刀把连接有一状如直角的刀把架,刀把架的下端部位也加工有同样的8个球缺状的凸缘,一铆钉状的旋转轴将二者活动的连接起来,同时,在旋转轴上的处于上端的铆头下的部位还穿套有一螺旋状的压缩弹簧,弹簧的下端撑紧状的向下抵住刀把架的下端。本设计适用于食堂等场合。

Special c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用剁刀
本专利技术与食品加工用具有关,具体是指一种专用剁刀。
技术介绍
在食材加工较精细的食品加工场所,比如许多富有地方风味特色的传统食材加工或小吃点、高档酒店的大厨小灶间及居家厨房里,针对一些馅料的加工制作,人们往往摈弃效率较高却破坏食材风味和口感的机械绞制方式而选择手工剁制的方法,使用带刀把和矩形刀板的传统造型的刀具来在木制案板上人工手动上下往复操刀剁制加工;然而在具体的剁制加工过程中,不难发现这种人们常见、带刀把和矩形刀板的刀具存在着刃口与案板闭合不严的问题,人们习惯于这种剁制方式却忽略了这种传统造型的刀具在每次剁下时其实只有刃口长度的几分之一能够触及案板面,究其原因,一方面这种刀具的刃口为中间凸出的“鼓腹状”而非平直状,另一方面,人们在剁制操作时也无法掌控刀具来使得其刃口尽可能的保持与案板面的平行,这无疑都会使得剁制效率大打折扣,所以,一种具备更高剁制效率的剁刀是人们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剁菜刀具的新的技术方案专用剁刀,它可以解决前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如下:它包含刀把、刀板,所述刀板为刃口平直的矩形形状,在其几何中心的上部通过刀轴活动的连接有一断面呈倒置的U形形状的刀板架,刀板架的顶面为正方形的平面,在此平面上围绕其中心加工有均匀分布成一个圆形的同样的8个球缺状的凸缘且每个凸缘所占据的圆周弧长占其整个分布圆周长度的1/16;所述刀把连接有一状如直角的刀把架,刀把架的下端部位正处于刀板架的上方,刀把架的下端部位被加工成为断面呈正置的U形形状且刀把架的下端面也加工为与前述的为正方形平面的刀板架的顶面为同样的正方形的平面,在刀把架的此下端面上加工有弧面向下的、分布到刀板架上的各凸缘间隔空里的同样的8个球缺状的凸缘,各凸缘所处的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形成刀把架和刀板架的结合面;一铆钉状的旋转轴从上向下穿连到刀把架和刀板架的结合面的中心孔中将二者活动的连接起来,同时,在旋转轴上的处于上端的铆头下的部位还穿套有一螺旋状的压缩弹簧,弹簧的下端撑紧状的向下抵住刀把架的下端底上;在剁制操作中,无论刀把处于什么样的角度刀板的刃口都会保持水平状,这样剁刀的刃口直线与剁制馅料的案板平面之间就能完全闭合从而大大提高加工效率且刀板与刀把间的夹角可每次旋转调节45°的角度以使得剁陷的刀口充分错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以多方面提高剁陷的工效。附图说明图1、图2、图3是常见刀具对馅料剁制加工中工效较低原因的几个举例描述图示。图4是本设计剁刀的正面视图。图5是侧视状态下刀板、刀板架、刀把架的断面视图及其细节放大视图(放大视图中,左上方的图示是指刀板架、刀把架的正方形结合面的俯视效果图,含各凸缘的分布状态;右上方的图示则是指刀板架、刀把架的结合面上下部位的视图,含旋转轴、弹簧、刀轴等)。图6、图7是本设计的剁刀在正视状态下各种操作角度的举例视图(图中展示了刀板下边的刃口在刀把角度上下变化的状态下会始终处于水平的状态,同时也不难发现,即使刀板的刃口在初始落下时偶尔未处于水平状,在向下力的作用下单轴活动连接的方式也能保证刀板下边的刃口在一点触及到案板面后会随即全刃口闭合到案板的平面上)。图8、图9、图10是刀板与刀把间的夹角可随意旋转调节45°及其倍数的角度以使得剁陷的刀口错合的演示俯视图。各图中,1为刀把,2为刀板,3为刃口,4为刀把架,5为刀板架,6为旋转轴,7为弹簧,8为凸缘,9为刀轴,10馅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设计作举例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如
技术介绍
所言,常见含有刀把1和矩形刀板2的刀具在剁制馅料时会因这种刀具的刃口为中间凸出的“鼓腹状”而非平直状导致不能让刃口线完全重合到案板平面上,另一方面,即使刃口是平直的,也会因人们在剁制操作时无法精准的掌控刀具来使得其刃口尽可能的保持与案板面的平行,即刀板刃口都有一个与案板平面间的夹角存在,这无疑都会让刀具的刃口线难以完全的闭合到案板平面上而必然使得剁制效率大打折扣,一刀落下去刃口下的馅料其实大部分未被剁到未被截断;如图4、图5所示,本设计的剁刀包含刀把1、刀板2,所述刀板2为刃口3平直的矩形形状,在其几何中心的上部通过刀轴9活动的连接有一断面呈倒置的U形形状的刀板架5,刀板架的顶面为正方形的平面,在此平面上围绕其中心加工有均匀分布成一个圆形的同样的8个球缺状的凸缘8且每个凸缘所占据的圆周弧长占其整个分布圆周长度的1/16,即每个凸缘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2.5°,相邻的两个凸缘间的隔空所对应的圆心角也是22.5°,如图5中的左侧上方放大视图所示;所述刀把1连接有一在正视状态下状如直角的刀把架4,刀把架4的下端部位正处于刀板架5的上方,刀把架的下端部位被加工成为断面呈正置的U形形状,如图5中的右侧上方放大视图所示,同时,刀把架4的下端面也加工为与前述的为正方形平面的刀板架的顶面为同样的正方形的平面,在刀把架的此下端面上加工有弧面向下的、分布到刀板架上的各凸缘间隔空里的同样的8个球缺状的凸缘,各凸缘所处的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形成刀把架和刀板架的结合面;一铆钉状的旋转轴6从上向下穿连到刀把架和刀板架的结合面的中心孔中将二者活动的连接起来,同时,在旋转轴上的处于上端的铆头下的部位还穿套有一螺旋状的压缩弹簧7,弹簧的下端撑紧状的向下抵住刀把架的下端;这样,刀把1就与刀板2通过上述各部件、结构有机的组合到一起,如图6、图7所示,无需刻意操持刀把,刀板上的刀轴的活动连接特点都会使得刀板2始终保持一个水平状,即使刀板的刃口在初始落下时偶尔未处于水平状,在向下力的作用下这种单轴活动连接的方式也能保证刀板下边的刃口在一点触及到案板面后会随即全刃口闭合到案板的平面上,而刀板架5与刀把架4的活动连接方式,又会使得刀把1的纵向方向可以在人手的施力作用下随意的调节出与刀板平面的多个夹角,即如前述状的通过结合面间紧紧嵌接在一起的上下各8个凸缘的错合调节,可以每次调节出45°的夹角以使得剁陷的刀口充分错合而持刀的位置无需改变,增加了许多方便,如图8、图9、图10所示状,凸缘的表面弧状特点能够方便的进行这种旋转调节,当不需要作旋转调节时,弹簧的弹性力会将刀把架、刀板架间的结合面紧贴到一起,上下凸缘如结合的榫卯一样的嵌接紧密,可靠的确保这种位置状态的稳定性;在具体的剁制操作中,无论刀把处于什么样的角度刀板的刃口都会保持水平状,这样剁刀的刃口直线与剁制馅料的案板平面之间就能完全闭合从而大大提高加工效率且刀板与刀把间的夹角可每次旋转调节45°的角度以使得剁陷的刀口错合开。使用本设计的剁刀剁制馅料的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积极效果是显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剁刀,它包含刀把、刀板,其特征是所述刀板为刃口平直的矩形形状,在其几何中心的上部通过刀轴活动的连接有一断面呈倒置的U形形状的刀板架,刀板架的顶面为正方形的平面,在此平面上围绕其中心加工有均匀分布成一个圆形的同样的8个球缺状的凸缘且每个凸缘所占据的圆周弧长占其整个分布圆周长度的1/16;所述刀把连接有一状如直角的刀把架,刀把架的下端部位正处于刀板架的上方,刀把架的下端部位被加工成为断面呈正置的U形形状且刀把架的下端面也加工为与前述的为正方形平面的刀板架的顶面为同样的正方形的平面,在刀把架的此下端面上加工有弧面向下的、分布到刀板架上的各凸缘间隔空里的同样的8个球缺状的凸缘,各凸缘所处的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形成刀把架和刀板架的结合面;一铆钉状的旋转轴从上向下穿连到刀把架和刀板架的结合面的中心孔中将二者活动的连接起来,同时,在旋转轴上的处于上端的铆头下的部位还穿套有一螺旋状的压缩弹簧,弹簧的下端撑紧状的向下抵住刀把架的下端底上;在剁制操作中,无论刀把处于什么样的角度刀板的刃口都会保持水平状,这样剁刀的刃口直线与剁制馅料的案板平面之间就能完全闭合从而大大提高加工效率且刀板与刀把间的夹角可每次旋转调节45°的角度以使得剁陷的刀口充分错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剁刀,它包含刀把、刀板,其特征是所述刀板为刃口平直的矩形形状,在其几何中心的上部通过刀轴活动的连接有一断面呈倒置的U形形状的刀板架,刀板架的顶面为正方形的平面,在此平面上围绕其中心加工有均匀分布成一个圆形的同样的8个球缺状的凸缘且每个凸缘所占据的圆周弧长占其整个分布圆周长度的1/16;所述刀把连接有一状如直角的刀把架,刀把架的下端部位正处于刀板架的上方,刀把架的下端部位被加工成为断面呈正置的U形形状且刀把架的下端面也加工为与前述的为正方形平面的刀板架的顶面为同样的正方形的平面,在刀把架的此下端面上加工有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裴学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