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头。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针对有色金属进行钻孔的时候,为使钻出的孔径满足H7的公差、粗糙度满足Ra1.6的要求,需要使用钻头和铰刀一粗、一精两次加工,传统钻头一次钻削无法钻出上述要求的孔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钻头横刃较厚,定心不稳,钻头在钻削的时候钻削轴线容易出现偏动,这也会造成钻削过程中,影响孔径的公差等级和光洁度不达标的重要因素;2、钻出的铁屑较大,铁屑不易排出,容易堵塞排屑槽,这也是造成孔径的公差等级和光洁度不达标的重要因素;3、传统钻头只有两条主切削刃,主切削刃一般只能起钻削功能,无法起到修整孔径的功能,这是造成孔径的公差等级和光洁度不达标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钻头,解决目前钻头横刃定心不稳、排屑不畅致使钻出的孔径不能满足H7的公差、粗糙度Ra1.6的要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头,包括柄部和刃部,所述刃部包括两个刃瓣和两条主排屑槽,两个刃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头,包括柄部和刃部,所述刃部包括两个刃瓣和两条主排屑槽,两个刃瓣、两条主排屑槽均沿钻头的中心轴线呈螺旋对称分布,两个刃瓣在刃部前端面中心处形成横刃,其特征是,/n所述主排屑槽前端开设容屑槽,当使用者正视钻头前端面时,所述容屑槽径向深度占钻头刃部直径的54~56%,两个主排屑槽内的容屑槽分别位于横刃两侧,所述横刃的宽度由两个容屑槽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所述横刃的宽度占刃径的3~3.5%;/n所述容屑槽包括主前刀面、弧形的卷屑面以及出屑面,所述主前刀面与后刀面相接形成主切削刃,所述卷屑面的曲率半径R为7~8%,所述主前刀面与出屑面之间形成出屑角γ,所述出屑角γ为90~9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头,包括柄部和刃部,所述刃部包括两个刃瓣和两条主排屑槽,两个刃瓣、两条主排屑槽均沿钻头的中心轴线呈螺旋对称分布,两个刃瓣在刃部前端面中心处形成横刃,其特征是,
所述主排屑槽前端开设容屑槽,当使用者正视钻头前端面时,所述容屑槽径向深度占钻头刃部直径的54~56%,两个主排屑槽内的容屑槽分别位于横刃两侧,所述横刃的宽度由两个容屑槽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所述横刃的宽度占刃径的3~3.5%;
所述容屑槽包括主前刀面、弧形的卷屑面以及出屑面,所述主前刀面与后刀面相接形成主切削刃,所述卷屑面的曲率半径R为7~8%,所述主前刀面与出屑面之间形成出屑角γ,所述出屑角γ为9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刃瓣的刃背面均开设副排屑槽,所述刃瓣的刃背面周向两侧分别形成切削刃带和修光刃带,所述切削刃带位于钻头旋转方向一侧,所述副排屑槽位于切削刃带和修光刃带之间;
所述后刀面包括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所述第一后刀面与主前刀面相接形成所述的主切削刃,所述第一后刀面和主前刀面之间形成第一楔角α,α的角度为75~77°;所述切削刃带的刃背面朝向旋转方向一侧的棱边形成副切削刃,所述副切削刃连接切削刃带背面和主排屑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华,于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众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