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62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包括改进集管本体结构、炉后除磷系统以及精除磷系统,集管本体结构包括集管本体以及连接集管本体前端的耦合器,集管本体前端与耦合器连接处设有防止漏水的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一,集管本体后端连接有耐高压盲板,集管本体后端与耐高压盲板连接处设有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二,改进集管本体结构增强除磷打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炉后除磷系统或精除鳞系统提供一定压力值时,集管喷水压力恒定,改变喷嘴结构,合理选取喷嘴喷射角度和间距,进而改变搭接量增加打击力是最有效的技术方法,无需对西马克原设计进行改造,节约能耗和水,为钢铁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带钢表面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der of descaling box and enhancing the striking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除磷
,具体涉及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轧钢过程中,除鳞能力是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关键因素,西马克所提供的除鳞系统设计时考虑的厚度250mm板坯实际上并没有投入生产,导致除鳞叠加量过大,导致打击力减小,除鳞效果差,钢卷表面发红或发黑,同时存在能源介质消耗严重问题;通过降低精除鳞上集管除鳞高度实现搭接量及增大打击力,存在板坯因翘头碰撞除鳞喷嘴现象,甚至引发重大设备事故;除鳞集管内壁长期使用,内部结实氧化层“锈瘤”严重,长期累积导致脱落,堵塞除鳞喷嘴;精除鳞集管供水端采用耦合器外圈与集管入水口接触式静密封,无法承受高压水长期间歇式送水压力冲击,导致耦合器和除鳞集管端部法兰损坏,停机处理时间较长,影响生产节奏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包括改进集管本体结构、炉后除磷系统以及精除磷系统,所述集管本体结构包括集管本体以及连接集管本体前端的耦合器,集管本体前端与耦合器连接处设有防止漏水的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一,集管本体后端连接有耐高压盲板,集管本体后端与耐高压盲板连接处设有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二,改进集管本体结构增强除磷打击力;炉后除磷系统:炉后除磷系统的炉后除磷集管的喷射角由30°调整为22°,除磷打击力由1.18N/mm2增加到1.39N/mm2,且使用1台水泵,炉后除磷与粗轧机R1和R2除磷三点同时除磷25秒;精除磷系统:1)方案一,精除磷系统的喷射叫由40°调整为34°,除磷打击力打击力不变,且使用1台水泵,除磷压力不变,连续除磷40秒;2)方案二,精除磷系统的喷射叫由40°调整为30°,喷嘴间距由50mm减小为45mm,除磷打击力由1.47N/mm2增加到1.62N/mm2,且使用1台水泵,除磷压力不变,连续除磷34秒。具体的是,所述炉后除磷与粗轧机R1和R2除鳞共用一套除鳞系统。具体的是,所述炉后除磷系统和精除磷系统的水泵采用两台使用一台备用的方式,且单台水泵的水量为280m3/h。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提高炉后除鳞、精除鳞集管打击力,减小搭接量,提高除鳞效果、减小用水量,缩减成本消耗;设计的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一和二达到了耦合器和集管本体的有效密封,避免耦合器和除鳞集管本体端部法兰损坏,杜绝耦合器端部漏水,减少大量停机处理时间,设计的耐高压盲板易于集管内壁除锈,防止堵塞除鳞喷嘴;炉后除磷系统或精除鳞系统提供一定压力值时,集管喷水压力恒定,改变喷嘴结构,合理选取喷嘴喷射角度和间距,进而改变搭接量增加打击力是最有效的技术方法,无需对西马克原设计进行改造,节约能耗和水,为钢铁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带钢表面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除磷箱集管结构前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除磷箱集管结构后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管本体;2-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一;3-耦合器;4-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二;5-耐高压盲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包括改进集管本体结构、炉后除磷系统以及精除磷系统,集管本体结构包括集管本体1以及连接集管本体1前端的耦合器3,集管本体1前端与耦合器3连接处设有防止漏水的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一2,集管本体1后端连接有耐高压盲板5,集管本体1后端与耐高压盲板5连接处设有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二4,改进集管本体结构增强除磷打击力;杜绝耦合器端部密封漏水,减少大量停机处理时间,易于集管内壁除锈,避免堵塞除鳞喷嘴。炉后除鳞系统:炉后除磷系统的炉后除磷集管的喷射角由30°调整为22°,除磷打击力由1.18N/mm2增加到1.39N/mm2,除鳞打击力提升18%;耗水量为408m3/h,(现500m3/h),节约用水20%;目前炉后除磷与粗轧机R1和R2除鳞共用一套除鳞系统,单台泵水量280m3/h,2个使用泵1个备用泵,水罐2x10m3,共能提供4m3高压水,炉后除磷与粗轧机R1和R2除鳞系统三个点总水量为500+220+209=929m3/h,则系统能提供炉后除磷与粗轧机R1和R2除鳞系统三个点同时除鳞39秒,本专利技术使用后除鳞总水量为408+220+209=837m3/h,如果仅使用1台水泵,可以炉后除磷与粗轧机R1和R2除鳞系统三点同时除鳞25秒。精除鳞系统:精除鳞集管方案一:精除磷系统的喷射叫由40°调整为34°,仅改变喷射角,除鳞打击力不变,水量由446m3/h减少到366.4m3/h,节约用水18%;用水量为366m3/h,每台高压泵的供水量为280m3/h,如果将现在的2个使用泵1个备用泵,改为1个使用泵2个备用泵,则供水量缺口为366-280=86m3/h,水罐可以提供的水量为1m3,则如果使用1台水泵供水,在保证除鳞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连续除鳞40秒。精除鳞集管方案二:精除磷系统的喷射叫由40°调整为30°,喷嘴间距由50mm减小为45mm,除磷打击力由1.47N/mm2增加到1.62N/mm2,提升10%,水量由446m3/h减少到384m3/h,节约用水16%;如果使用1台水泵供水,可以在保证除鳞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连续除鳞约34秒。水泵功率为3550kW,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工作300天,电费每千瓦时0.7元,每年节约电费3550x8x300x0.7=5964000元。实际应用中除鳞系统设备参数及改造前后效果对照表:表1炉后除磷系统表2精除磷系统精除鳞箱现状方案一,仅换喷嘴方案二,调整间距除鳞高度80mm80mm80喷射角度40°34°30°喷嘴间距505045喷嘴数量424244喷嘴出口处压力(bar)250250250单个喷嘴用水(L/min)44.2736.3736.37集管总水量(L/min)1859.41527.41600.1单位用水量(m3/h)111.591.696喷嘴打击力(N/mm2)1.471.451.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改进集管本体结构、炉后除磷系统以及精除磷系统,所述集管本体结构包括集管本体以及连接集管本体前端的耦合器,集管本体前端与耦合器连接处设有防止漏水的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一,集管本体后端连接有耐高压盲板,集管本体后端与耐高压盲板连接处设有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二,改进集管本体结构增强除磷打击力;/n炉后除磷系统:炉后除磷系统的炉后除磷集管的喷射角由30°调整为22°,除磷打击力由1.18N/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鳞箱集管结构改进及增强打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改进集管本体结构、炉后除磷系统以及精除磷系统,所述集管本体结构包括集管本体以及连接集管本体前端的耦合器,集管本体前端与耦合器连接处设有防止漏水的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一,集管本体后端连接有耐高压盲板,集管本体后端与耐高压盲板连接处设有内外加强型金属缠绕垫二,改进集管本体结构增强除磷打击力;
炉后除磷系统:炉后除磷系统的炉后除磷集管的喷射角由30°调整为22°,除磷打击力由1.18N/mm2增加到1.39N/mm2,且使用1台水泵,炉后除磷与粗轧机R1和R2除磷三点同时除磷25秒;
精除磷系统:
1)方案一,精除磷系统的喷射叫由40°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瑞孙丽荣张吉庆刘明左建强李仲伟石润涛万佳峰王峰董跃春张成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