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及其专用诱导剂技术

技术编号:229642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及其专用诱导剂,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包括外植体选取、成苗培养以及微型化培养等步骤,其中外植体材料来源丰富,成苗培养和微型化培养使用的诱导剂安全高效,并能够控制绣球花的微型化程度,培育获得的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还可以控制开花时间,花型大小丰富,便于大规模生产绣球花微型化产品。

A method and special inducer for cultivating annual flowering Hydrang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及其专用诱导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及其专用诱导剂,尤其涉及一种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及其专用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微型化诱导剂和生殖生长诱导剂。
技术介绍
绣球花(Hydrangeamacrophylla(Thunb.)Ser.),又名八仙花、紫阳花、粉团花,为蔷薇目虎耳草科绣球属小灌木,是长江流域著名的观赏花卉。绣球花花型丰满,花期长达三个月,且花色丰富,具有非常高的花叶观赏价值,又因其适应性较强,既可种植于庭园花圃,也可种植于村旁房前屋后,另外还可群植于野外亦可盆栽于室内,是公园、街道和阳台装饰的上等点缀品,为观赏花木的珍品,深受群众喜爱。同时,绣球花还具有鲜、干切花的优良特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产业开始飞速发展。室内以及“办公桌微型花卉”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捧对象,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现有的绣球花种植技术已无法满足居家绣球花微型花卉市场的需求。此外,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绣球花的花期多集中在5-7月份或6-8月份。如若能够延长绣球花的花期不仅可以提高绣球花的商品价值,而且对于调整绣球花产业结构和提高种植者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绣球花微型化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周年可开花技术的研发及微盆栽产品的培育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在绣球花的矮化栽培方面,取材时间主要在7月到9月中旬,以1-2年生或当年生8-15cm的绣球花扦插苗或组培苗的带顶芽的枝条为外植体,通过一盆多株种植并根部蘸取或叶面喷施或灌溉B9、多效唑、嘧啶醇和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实现植株的矮化(苏英顺,杨小玉,盆栽八仙花矮化栽培法,河北农业科技,2007(05):40;黄禧福,绣球花矮化盆栽,中国花卉盆景,1994(02):7;王宝杰,牛洪玲,盆栽八仙花矮化及促成栽培,中国花卉园艺,2002(23):25;李杨丽,八仙花离体快繁及盆栽生产相关技术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10)。此外,吴锦华等人以多效唑喷施后的花序膨大初期的10-12cm的绣球花枝条为外植体,通过扦插获得微盆栽(吴锦华,徐安珍,培育微型盆栽—八仙花,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9(07):8)。但上述公开文献所获得的绣球矮化产品株高普遍在10-30cm,且由于绣球花的矮化或微盆栽技术大都凭经验,缺乏系统研究和标准化生产规程,导致商品的品质不一,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稳定的供应。此外,现有技术中均是以顶芽或带花序的枝条茎段为出发材料,来实现绣球花的矮化或微盆栽,其出发材料来源有限,限制了现有技术中绣球花的矮化或微盆栽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的选取:在生长良好的绣球花植株上选取外植体;S2)成苗培养:将步骤S1选取的外植体使用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处理后定植于基质中培养,获得绣球花幼苗;S3)微型化培养:将步骤S2获得的绣球花幼苗使用微型化诱导剂进行处理,获得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其中步骤S2中所述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为包含50-400mg/L褪黑素和100-500mg/L水杨酸的水溶液。上述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4)使用生殖生长诱导剂处理所述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以诱导开花;其中所述生殖生长诱导剂包含10-400mg/L的6-苄氨基嘌呤(6-BA)、10-50mg/L的玉米素(ZT)和50-300mg/L的赤霉素;优选地,所述生殖生长诱导剂包含10-350mg/L的6-BA、10-40mg/L的ZT和50-250mg/L的赤霉素。在上述方法中,使用生殖生长诱导剂处理所述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培养所述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1-4周后,每4-5天滴施一次生殖生长诱导剂,连续滴施1-2次;其中每次滴施所述生殖生长诱导剂的用量为每个枝条芽点处滴施30-70μL溶液。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1中所述外植体包括顶芽、带花苞茎段和带腋芽茎段;优选地,所述带花苞茎段和带腋芽茎段为当年生茎段,长度为3cm-4cm。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2中使用所述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处理外植体的方法为:将所述外植体的形态学下端浸于所述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中处理60-120s。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3中所述微型化诱导剂包含20-200mg/L的褪黑素、50-300mg/L的缩节胺、10-50mg/L的水杨酸和5-10%(w/v)的控失助剂,优选地,所述微型化诱导剂包含20-150mg/L的褪黑素、50-250mg/L的缩节胺、10-40mg/L的水杨酸和5-10%(w/v)的控失助剂;优选地,所述控失助剂包含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碳;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碳的质量比为3:1-5:1,更优选为4:1。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3中使用微型化诱导剂处理绣球花幼苗的方法为:待所述绣球花幼苗成苗1-2周后,每10-15天喷施一次微型化诱导剂,连续喷施2-3次;其中每次喷施所述微型化诱导剂的用量为0.5-3ml每株。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2所述的成苗培养和步骤S3所述的微型化培养的条件均为:温度为22-25℃,湿度为85-90%、光照强度为1800-2500lx。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中的微型化诱导剂,所述微型化诱导剂包含20-200mg/L的褪黑素、50-300mg/L的缩节胺、10-50mg/L的水杨酸和5-10%(w/v)的控失助剂;优选地,所述微型化诱导剂包含20-150mg/L的褪黑素、50-250mg/L的缩节胺、10-40mg/L的水杨酸和5-10%(w/v)的控失助剂;其中所述控失助剂包含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碳;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碳的质量比为3:1-5:1,更优选为4:1。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中的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所述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为包含50-400mg/L褪黑素和100-500mg/L水杨酸的水溶液。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中的生殖生长诱导剂,所述生殖生长诱导剂包含10-400mg/L的6-BA、10-50mg/L的ZT和50-300mg/L的赤霉素;优选地,所述生殖生长诱导剂包含10-350mg/L的6-BA、10-40mg/L的ZT和50-250mg/L的赤霉素。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提供的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可以使用顶芽、带花苞茎段或带腋芽茎段等广泛来源的材料作为外植体,随后利用专用的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微型化诱导剂诱导培育获得一种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其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施用专用的生殖生长诱导剂控制开花时间,实现周年可开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除可以利用传统培育矮化绣球花的顶芽或带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外植体的选取:在生长良好的绣球花植株上选取外植体;/nS2)成苗培养:将步骤S1选取的外植体使用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处理后定植于基质中培养,获得绣球花幼苗;/nS3)微型化培养:将步骤S2获得的绣球花幼苗使用微型化诱导剂进行处理,获得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n其中步骤S2中所述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为包含50-400mg/L褪黑素和100-500mg/L水杨酸的水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育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外植体的选取:在生长良好的绣球花植株上选取外植体;
S2)成苗培养:将步骤S1选取的外植体使用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处理后定植于基质中培养,获得绣球花幼苗;
S3)微型化培养:将步骤S2获得的绣球花幼苗使用微型化诱导剂进行处理,获得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
其中步骤S2中所述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为包含50-400mg/L褪黑素和100-500mg/L水杨酸的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使用生殖生长诱导剂处理所述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以诱导开花;
其中所述生殖生长诱导剂包含10-400mg/L的6-BA、10-50mg/L的ZT和50-300mg/L的赤霉素;
优选地,所述生殖生长诱导剂包含10-350mg/L的6-BA、10-40mg/L的ZT和50-250mg/L的赤霉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生殖生长诱导剂处理所述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培养所述周年可开花微型绣球花1-4周后,每4-5天滴施一次生殖生长诱导剂,连续滴施1-2次;其中每次滴施所述生殖生长诱导剂的用量为每个枝条芽点处滴施30-70μL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外植体包括顶芽、带花苞茎段和带腋芽茎段;
优选地,所述带花苞茎段和带腋芽茎段为当年生茎段,长度为3cm-4cm。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使用所述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处理外植体的方法为:将所述外植体的形态学下端浸于所述复合生物成苗诱导剂中处理60-120s。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微型化诱导剂包含20-200mg/L的褪黑素、50-300mg/L的缩节胺、10-50mg/L的水杨酸和5-10%(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芳侯金艳倪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