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41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配制培育壮苗培养基配方、水培炼苗与适时移栽、设置移栽环境、适时移栽和移栽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组培苗阶段,培养基中添加了多效唑使苗生产更健壮;在炼苗阶段采用水培方式,使其环境处于组培与室外生长的中间过渡环境;在移栽后,控制适宜的环境湿度和温度;这样可以培育组培苗壮苗,促进组培苗长根,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ing virus-fre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sweet pot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栽培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作物。栽培面积和总产均占世界第一位。然而,甘薯的生产面临着各种病毒病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可能导致绝收的甘薯病毒病(SPVD)已经传入我国,并有逐渐扩散的可能。生产上预防病毒病最好的办法是推广应用脱毒苗。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脱毒苗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应用脱毒苗,以保障甘薯产业的安全。目前,组培脱毒苗移栽前,一般并没有特别培育壮苗,移栽前的炼苗,一般采用打开组培的瓶盖炼苗几天后,洗掉培养基,组培苗带根移栽到基质中。在培养基中的根,一般没有根毛,很难适应基质土壤的新环境中,从而影响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以提高甘薯脱毒苗繁殖速度,为生产上提供健康康良种种苗,保障生产安全。一种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甘薯脱毒苗壮苗培养基配方并组培;(2)水培炼苗,适时移栽;(3)设置移栽环境,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和疏松的土壤;(4)移栽;(5)移栽后管理。上述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甘薯脱毒苗壮苗培养基配方,MS+0.6mg/L多效唑+0.15mg/L6-苄氨基腺嘌呤+0.15mg/L萘乙酸,pH5.8,经高压灭菌后备用;2)选择生长正常的脱毒组培苗,剪取带2片叶茎段,插入于组培瓶的培养基中;组培苗在光照1600Lx,光照/黑暗时间为16/8小时,温度为26℃的环境中进行壮苗培养。3)制作炼苗水培装置:选用长度60cm,宽度20cm,高度20cm的水培槽,槽中保持10cm深度的纯水,准备厚度为0.5cm的泡沫板,长度与宽度略小于水培槽中部切面,在泡沫板中间钻两排定植孔,两排间距为10cm,孔间距为5cm。水培槽上方覆盖透明保鲜膜。4)水培炼苗:选取在组培瓶中生长大约30天、带有6-8片叶、植株高度约为10cm的甘薯组培苗,剪掉根系,将组培苗插入泡沫板中,使组培苗下端露出2cm茎段,浸于水培槽的纯水中。在炼苗期间,保持水培槽水面高度10cm,环境温度25-28℃,炼苗时间为10天。5)设置甘薯组培苗移栽环境:在大田,利用钢管或竹片建立塑料棚,棚上可以覆盖塑料膜和遮阳网,使棚内湿度保持90%-95%,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6)配置疏松土壤:采用河沙与菜园土1:1配制疏松土壤。7)移栽组培苗,将甘薯组培苗基部两片叶片向下弯,与组培苗根系一起埋入土壤中,稍压实,组培苗种植深度为3cm,移栽后立即浇定根水。8)组培苗移栽后,需要在棚上覆盖遮阳网,防止强光照射;移栽后连续7天需要喷水,保持湿度,促进组培苗长根成活。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1、经过壮苗培养后,组培苗比对照具有更强的抗逆性。2、水培炼苗设置简单,操作容易。3、经过炼苗处理,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可达10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配制甘薯脱毒苗壮苗配方,MS+0.6mg/L多效唑+0.15mg/L6-苄氨基腺嘌呤+0.15mg/L萘乙酸,pH5.8,经121℃高压灭菌15分钟后备用;(2)选择生长正常的甘薯“金薯17”脱毒组培苗,剪取带2片叶茎段,插入于上述经过灭菌的组培瓶培养基中;组培苗在光照1600Lx,光照黑暗时间为16/8小时,温度为26℃的环境中进行壮苗培养。(3)选用长度60cm,宽度20cm,高度20cm的水培槽,槽中保持10cm深度的纯水,准备厚度为0.5cm的泡沫板,长度与宽度略小于水培槽中部切面,在泡沫板中间钻两排定植孔,两排间距为10cm,孔间距为5cm。水培槽上方覆盖透明保鲜膜。(4)选取在组培瓶中生长大约30天、带有6-8片叶、植株高度约为10cm的组培苗壮苗,剪掉根系,将植株插入于钻有小孔的泡沫板中,使苗下端露出2cm茎段,浸于水培槽的纯水中。在炼苗期间,保持水面高度10cm,环境温度25-28℃,炼苗时间为10天。(5)在钢管塑料大棚,棚上覆盖塑料膜,使棚内湿度保持90%-95%,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6)采用河沙与菜园土1:1配制疏松土壤。(7)移栽经过炼苗的组培苗,将基部两片叶片向下弯,与组培苗根系一起埋入土壤中,稍压实,培苗种植深度为3cm,移栽后立即浇定根水。(8)组培苗移栽后,在棚上覆盖遮阳网,移栽后连续7天需要喷水。采用本专利技术一种脱毒组培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方法,通过“金薯17”脱毒组培苗进行壮苗培养、水培炼苗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到了100%。而使用传统方法,“金薯17”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75%。以上实例及其结果说明本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配制甘薯脱毒组培苗壮苗培养基配方并组培;/n(2)水培炼苗;/n(3)设置移栽环境,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和疏松的土壤;/n(4)移栽;/n(5)移栽后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甘薯脱毒组培苗壮苗培养基配方并组培;
(2)水培炼苗;
(3)设置移栽环境,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和疏松的土壤;
(4)移栽;
(5)移栽后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甘薯脱毒组培苗壮苗培养基配方::MS+0.6mg/L多效唑+0.15mg/L6-苄氨基腺嘌呤+0.15mg/L萘乙酸,pH5.8;
2)培养甘薯组培苗:选择生长正常的脱毒组培苗,剪取带2片叶茎段,插入于组培瓶的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1600Lx,光照/黑暗时间为16/8小时,温度为26℃的环境中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甘薯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炼苗水培装置:选用长度60cm,宽度20cm,高度20cm的水培槽,槽中保持10cm深度的纯水,准备厚度为0.5cm的泡沫板,长度与宽度略小于水培槽中部切面,在泡沫板中间钻两排定植孔,两排间距为10cm,孔间距为5cm;并在水培槽上方覆盖透明保鲜膜;
2)水培组培苗:选取所述步骤(1)在组培瓶中生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选阳陈杏婷陈国太尼加提·努尔拉黄小芳毕楚韵杨志坚林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