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及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技术

技术编号:229639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及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该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苜蓿种子放入到真空装置中,真空装置抽真空,然后充入氦气;S2、真空装置内置有冷等离子发生器,冷等离子发生器工作,产生真空紫外线,照射苜蓿种子,使苜蓿种子的生物大分子产生能量的跃迁。本发明专利技术并提供了一种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该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包括真空装置、冷等离子发生器和内置于真空装置内的样品盘,该真空装置外连真空泵和氦气气源,所述冷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内置于真空装置内的极板和与极板外连的射频发生器;所述真空装置与真空泵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氦气气源与真空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放气阀。

A method of alfalfa seed treatment and cold plasma test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及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上的种子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及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
技术介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科研人员就开始研究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单项技术,其中,低温等离子种子处理是俄罗斯科学家专利技术的一种种子处理新技术,该技术在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已有一定的应用规模,中小型工厂化低温等离子种子处理企业已经出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有这方面的报道。日本的研究发现,低温等离子处理有助于种子早发芽,促使作物提早成熟,经过低温等离子处理的种子可增加开花数量,提高作物产量。国外研究证明,低温等离子处理不仅具有电离辐射的能量作用过程,而且还具有质量沉积效应和电荷交换作用通过等离子束对种子的照射,可以激活种子胚内生命物质,并使种皮相对软化,加快种子萌发和出苗的速度,可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国内关于苜蓿种子处理的研究主要在微波、盐胁迫、水分胁迫、电场、镧离子、紫外线、超干旱等方面,而冷等离子体处理对苜蓿种子的影响仅是邵长勇等在苜蓿表观遗传中提出,但对处理工艺及影响指标均未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及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利用冷等离子体种子机,在真空密闭、充入氖气等模拟太空环境下处理苜蓿种子,通过分析处理后苜蓿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的差异,旨在探讨冷等离子体处理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冷等离子体处理苜蓿种子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苜蓿种子处理方法,该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苜蓿种子放入到真空装置中,真空装置抽真空,然后充入氦气;S2、真空装置内置有冷等离子发生器,冷等离子发生器工作,产生真空紫外线,照射苜蓿种子,使苜蓿种子的生物大分子产生能量的跃迁。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真空装置抽真空后的真空度小于5Pa。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真空装置中通入氦气后,真空装置内的工作绝对压力为130~160Pa。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冷等离子发生器的供电剂量为最小为0、70W、最大不大于370W。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并提供了一种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该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包括真空装置、冷等离子发生器和内置于真空装置内的样品盘,该真空装置外连真空泵和氦气气源,所述冷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内置于真空装置内的极板和与极板外连的射频发生器;所述真空装置与真空泵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氦气气源与真空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放气阀。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氦气气源包括两个并联的氦气瓶,每一个所述氦气瓶与真空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计。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真空装置设置有真空装置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并提供了另外一种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该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包括真空装置、冷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真空装置外连冷阱和氦气气源并通过冷阱连接真空泵;所述真空装置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真空装置的进口端设置有进料斗,出口端设置有出料斗;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金属悬浮屏蔽外壳,所述冷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内置于其中一个金属悬浮屏蔽外壳上的极板和与极板外连的射频发生器。本专利技术的机理是:冷等离子体中的真空紫外线使作物种子的生物大分子产生能量的跃迁,即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通过非电离辐射对生物活组织的影响,对种子产生积极的生物学效应,不同的非电离辐射可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利用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模拟真空状态下进行密闭操作,即先抽成真空后,注入适量氦气,用氦气作为介质进行种子处理。本装置真空度小于5Pa,工作绝对压力为130~160Pa。在此工作环境下,可以有效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能提高幼苗缺水忍耐能力和保水力,有助于幼苗抗旱性的改善。该装置在模拟真空状态下进行密闭操作,即先抽成真空后,注入适量氦气,用氦气作为介质进行种子处理。本装置真空度小于5Pa,工作绝对压力为130~160Pa。在此工作环境下,可以有效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能提高幼苗缺水忍耐能力和保水力,有助于幼苗抗旱性的改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不同频率下陇东号苜蓿丙二醛含量示意图;图2不同频率下甘农三号苜蓿丙二醛含量示意图;图3不同频率下甘农七号苜蓿丙二醛含量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苜蓿种子处理方法,该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苜蓿种子放入到真空装置中,真空装置抽真空,然后充入氦气;S2、真空装置内置有冷等离子发生器,冷等离子发生器工作,产生真空紫外线,照射苜蓿种子,使苜蓿种子的生物大分子产生能量的跃迁。所述真空装置抽真空后的真空度小于5Pa。真空装置中通入氦气后,真空装置内的工作绝对压力为130~160Pa。冷等离子发生器的供电剂量为最小为0、70W、最大不大于370W。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并提供了一种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该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包括真空装置2、冷等离子发生器和内置于真空装置2内的样品盘1,该真空装置2外连真空泵5和氦气气源,所述冷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内置于真空装置内的极板和与板板外连的射频发生器6;所述真空装置2与真空泵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4;所述氦气气源与真空装置2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放气阀7。所述氦气气源包括两个并联的氦气瓶9,每一个所述氦气瓶9与真空装置2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计8。所述真空装置2设置有真空装置门3。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并提供了另外一种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该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包括真空装置、冷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真空装置外连冷阱11和氦气气源并通过冷阱11连接真空泵5;所述真空装置内设置有传送带13,所述真空装置的进口端设置有进料斗10,出口端设置有出料斗12;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金属悬浮屏蔽外壳14,所述冷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内置于其中一个金属悬浮屏蔽外壳14上的极板16和与极板16外连的射频发生器6。本专利技术的机理是:冷等离子体中的真空紫外线使作物种子的生物大分子产生能量的跃迁,即由基态跃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将苜蓿种子放入到真空装置中,真空装置抽真空,然后充入氦气;/nS2、真空装置内置有冷等离子发生器,冷等离子发生器工作,产生真空紫外线,照射苜蓿种子,使苜蓿种子的生物大分子产生能量的跃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苜蓿种子放入到真空装置中,真空装置抽真空,然后充入氦气;
S2、真空装置内置有冷等离子发生器,冷等离子发生器工作,产生真空紫外线,照射苜蓿种子,使苜蓿种子的生物大分子产生能量的跃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装置抽真空后的真空度小于5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装置中通入氦气后,真空装置内的工作绝对压力为130~160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冷等离子发生器的供电剂量为最小为0、70W、最大不大于370W。


5.一种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冷等离子体试验平台包括真空装置、冷等离子发生器和内置于真空装置内的样品盘,该真空装置外连真空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婷米敏白梅梅郭常英张金青董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