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锁。
技术介绍
随着EDA技术的出现,电子电路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用用广泛,所设计的电路也更加准确。电子锁设计的技术也属EDA技术中的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电子锁相对于传统的机械锁,更受人们青睐。传统的机械锁,需要用钥匙来开锁。当钥匙遗失时,则无法开锁,需要破坏该锁才可开门。传统的机械锁容易被他人使用不法工具通过钥匙孔来开门,安全性较低。目前市场出现各种各样的电子锁,例如使用电子卡来开门的电子锁,指纹开锁的指纹锁等。针对以上电子锁,与传统的锁相比,更加智能化。与此同时,以上的电子锁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电子卡丢失,在手出汗时指纹锁无法识别等。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锁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锁,该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锁,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主控电路、键盘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键盘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连接;/n所述主控电路设置为型号为STC89C52的芯片U3,芯片U3的1脚至8脚与键盘电路连接,芯片U3的13脚与红外接收电路连接,芯片U3的26脚至28脚、32脚至39脚与显示电路连接,芯片U3的22脚与报警电路连接;/n所述键盘电路设置有4×4按键分别为按键K0、按键K1、......、按键K9、按键KA、......、按键KD、按键K*和按键K#;/n按键K1的4脚、按键K4的4脚、按键K7的4脚、按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锁,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主控电路、键盘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键盘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设置为型号为STC89C52的芯片U3,芯片U3的1脚至8脚与键盘电路连接,芯片U3的13脚与红外接收电路连接,芯片U3的26脚至28脚、32脚至39脚与显示电路连接,芯片U3的22脚与报警电路连接;
所述键盘电路设置有4×4按键分别为按键K0、按键K1、......、按键K9、按键KA、......、按键KD、按键K*和按键K#;
按键K1的4脚、按键K4的4脚、按键K7的4脚、按键*的4脚分别与芯片U3的5脚连接,按键K2的4脚、按键K5的4脚、按键K8的4脚、按键K0的4脚分别与芯片U3的6脚连接,按键K3的4脚、按键K6的4脚、按键K9的4脚、按键K#分别与芯片U3的7脚连接,按键KA的4脚、按键KB的4脚、按键KC的4脚、按键KD的4脚与芯片U3的8脚连接,按键K1的2脚连接芯片U3的1脚,按键K4的2脚连接芯片U3的2脚,按键K7的2脚连接芯片U3的3脚,按键K*的2脚连接芯片U3的4脚;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设置有耦合电容C4、电容C5、电阻R10和电阻R11;
红外一体D1的1脚与芯片U3的13脚连接,红外一体D1的1脚还串连电阻R11与VCC电位连接,红外一体D1的2脚与耦合电容C4的负极连接,红外一体D1的2脚还串连电容C5与3脚连接,红外一体D1的2脚还接地,红外一体D1的3脚与耦合电容C4的正极连接,红外一体D1的3脚还串连电阻R10与VCC电位连接;
所述显示电路设置有LCD1602液晶、电阻R8、电阻R9、电阻R12、电阻R13、......、电阻19;
LCD1602液晶的1脚接地,LCD1602液晶的2脚接VCC电位,电阻R8的一端接VCC电位,电阻R8的另一端与分别电阻R9的一端和LCD1602液晶的3脚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LCD1602液晶的7脚与芯片U3的39脚连接,LCD1602液晶的8脚与芯片U3的38脚连接,LCD1602液晶的9脚与芯片U3的37脚连接,LCD1602液晶的10脚与芯片U3的36脚连接,LCD1602液晶的11脚与芯片U3的35脚连接,LCD1602液晶的12脚与芯片U3的34脚连接,LCD1602液晶的13脚与芯片U3的33脚连接,LCD1602液晶的14脚与芯片U3的32脚连接;
R12的两端分别与LCD1602的7脚和芯片U3的39脚连接,R13的两端分别与LCD1602的8脚和芯片U3的38脚连接,R14的两端分别与LCD1602的9脚和芯片U3的37脚连接,R15的两端分别与LCD1602的10脚和芯片U3的36脚连接,R16的两端分别与LCD1602的11脚和芯片U3的35脚连接,R17的两端分别与LCD1602的12脚和芯片U3的34脚连接,R18的两端分别与LCD1602的13脚和芯片U3的33脚连接,R19的两端分别与LCD1602的14脚和芯片U3的32脚连接;
所述报警电路设置有蜂鸣器B1、电阻R4和三极管Q1,蜂鸣器B1的一端接VCC电位,蜂鸣器B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22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闫丽娟,陈春雷,王慧,石友彬,曾奕森,李捷,唐桂莲,赖学辉,高世伟,梁铭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