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898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布的抗拉传感组,所述抗拉传感组由抗拉纤维绳和传感光缆组成,所述抗拉纤维绳、传感光缆均沿内管轴向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抗拉纤维绳和钢绞线感应变光缆植入采油井下用非金属柔性管道内部,不仅可以避免光缆的再次铺设,对光缆进行保护,提高管体抗拉性能,使其适用于较为苛刻的工况环境,还可对采油井下用非金属管进行探测定位和安全监控,实现管道在采油井下作业时高精度地测量井筒和井场环境参数,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操作性高的优点。

A kind of intelligent nonmetallic flexible pipe used in oil production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尤其是一种带管道示踪和光纤传感器监测功能的采油井下用非金属柔性管,属于非金属柔性管道智能监测

技术介绍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人们需要知道在产液或注水过程中有关井内流体的持性与状态的详细资料,这就要用到石油测井,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的电子基传感器无法在井下恶劣的环境诸如高温、高压、腐蚀、地磁地电干扰下工作。而光纤传感器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其对电磁干扰不敏感而且能承受极端条件,包括高温、高压(几十兆帕以上)以及强烈的冲击与振动,可以高精度地测量井筒和井场环境参数。同时,光纤传感器具有分布式测量能力,可以测量被测量的空间分布,给出剖面信息。而且,光纤传感器横截面积小,外形短,在井筒中占据空间极小。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021455023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油气管线泄漏智能在线监测方法,将一条或几条光缆铺设在油气管线附近并与油气管线并行设置,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对油气管线进行实时监测;公开号为CN101397904的中国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布的抗拉传感组,所述抗拉传感组由抗拉纤维绳和传感光缆组成,所述抗拉纤维绳、传感光缆均沿内管轴向布置,所述抗拉纤维绳与传感光缆并排设置于内管的外壁,所述抗拉纤维绳由若干根预张紧的抗拉增强纤维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布的抗拉传感组,所述抗拉传感组由抗拉纤维绳和传感光缆组成,所述抗拉纤维绳、传感光缆均沿内管轴向布置,所述抗拉纤维绳与传感光缆并排设置于内管的外壁,所述抗拉纤维绳由若干根预张紧的抗拉增强纤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增强纤维的植入预张紧力为100±20牛顿,所述抗拉增强纤维为芳纶纤维、聚酯纤维、碳纤或玻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缆为钢绞线感应变光缆,所述钢绞线感应变光缆的植入预张紧力为0牛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采油井下用智能非金属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感应变光缆包括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云飞吴勇尹镇喜张舒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光复合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