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85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包括主体,主体由底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组成,底壁的中间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第一侧壁,底壁的边沿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第二侧壁,底壁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环形槽,环形槽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开设有节流槽。采用这种离心式泵送环进行密封液循环,可以带走密封磨擦副产生的热量,倾斜的圆孔增加了密封液的流量,减少了密封液的流动阻力,使密封液更快速的进行循环,因此可带走密封腔内更多的热量。节流槽的开设可提高密封液的流速,所以最大限度最高速率的带走密封产生的热量,工作效率高,现场使用循环效果好。

A centrifugal pump ring with mechanical seal for high temperatur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
本技术涉及高温泵的机械密封,具体指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
技术介绍
在冲洗方案PLAN23系统中,泵送环起到驱动密封液的作用,具体是指密封液被泵送环驱动后从密封腔体出来经过换热器进行冷却,再回到密封腔体的循环过程。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直齿型泵送环带走的热量少,工作效率低,导致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泵送环的工作效率,延长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由底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组成,底壁的中间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第一侧壁,底壁的边沿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第二侧壁,底壁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环形槽,环形槽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开设有节流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这种离心式泵送环进行密封液循环,可以带走密封磨擦副产生的热量,倾斜的圆孔增加了密封液的流量,减少了密封液的流动阻力,使密封液更快速的进行循环,因此可带走密封腔内更多的热量。节流槽的开设可提高密封液的流速,所以最大限度最高速率的带走密封产生的热量,工作效率高,现场使用循环效果好,应用在冲洗方案PLAN23上,可使经过换热器出去的密封液温度比密封腔体内的温度低80~90℃。尤其在密封腔短小、密封液温度高以及迫切需要降温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进一步优选为:圆孔是沿着底壁所在圆周倾斜的圆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经过圆孔密封液的流量,减少流经圆孔密封液的流动阻力。进一步优选为:圆孔与底壁所在圆的半径成20~30°的夹角,圆孔的倾斜方向与主体的转向一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经过圆孔密封液的流量,减少流经圆孔密封液的流动阻力。进一步优选为:节流槽为凹型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最大限度最高速率的带走密封腔体内产生的热量。进一步优选为:主体的圆周上设置有泵盖,泵盖与主体可拆卸连接,泵盖上开设有出油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油孔使主体更高效地带出密封液,有利于被冷却后的密封液循环进入密封腔体内,继续吸收密封腔体内的热量。进一步优选为:出油孔是斜孔,出油孔与圆孔的倾斜方向一致,出油孔与圆孔同轴正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送效应下,吸收了热量的密封液从密封腔体内被大量带出,提高了主体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泵送环位置示意图,示意出了泵送环、密封腔体以及泵盖的位置关系;图2是实施例泵送环上剖面示意图,示意出了泵送环的具体结构;图3是实施例泵送环的正面示意图,示意出了圆孔的开设位置和方向;图4是实施例泵送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示意出了泵送环的具体结构;图中,1-主体;2-环形槽;3-圆孔;4-节流槽;5-泵盖;6-出油孔;7-密封腔体;8-进油孔;9-轴套;10-底壁;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图2、图3以及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由主体1、环形槽2、圆孔3以及节流槽4组成。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主体1由底壁10第一侧壁11以及第二侧壁12组成,底壁10的中间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第一侧壁11,底壁10的边沿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第二侧壁12,底壁10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形成环形槽2,环形槽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3,圆孔3是沿着底壁10所在圆周倾斜的圆孔,根据离心力原理得知,圆孔3与底壁10所在圆的半径成20~30°的夹角,圆孔3的方向与主体1的转向一致,且对密封液有一定的切向压力作用,增加了经过圆孔3密封液的流量,减少流经圆孔3密封液的流动阻力。参照图2和图4,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上均开设有节流槽4,节流槽4为凹型槽,节流槽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一般情况为2-3个节流槽,目的在于可最大限度最高速率的带走密封腔体7内产生的热量。在主体1的圆周上设置有泵盖5,泵盖5与主体1可拆卸连接,泵盖5上开设有出油孔6,出油孔6使主体1更高效地带出密封液,有利于被冷却后的密封液循环进入密封腔体7内,从而继续吸收密封腔体7内的热量。出油孔6是斜孔,出油孔6与圆孔3的倾斜方向一致,出油孔6与圆孔3同轴正对。参照图1和图4,主体1的另一端与密封腔体7连接,密封腔体7位于轴套9上,密封腔体7的上部开设有进油孔8,进油孔8与密封腔体7的内部连通。密封液从进油孔8进入密封腔体7的内部,吸收密封腔体7内部产生的热量,然后从圆孔3流出进入主体1的环形槽2和节流槽4,最终从出油孔6流出。节流槽4提高了密封液的流速,带走更多的热量。工作原理:参照图1,主体1安装在轴套9上,并随着轴套9一起转动产生离心力,产生泵送效应。密封液由进油孔8进入密封腔体7的整个空间,吸收了密封腔体7内因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吸收了热量的密封液进入圆孔3。在泵送效应下,主体1将吸收了热量的密封液从圆孔3中带出,密封液先后进入环形槽2和节流槽4,节流槽4加快密封液的流速,使密封液更快地进入出油孔6,更多地带走密封腔体7产生的热量。提高了主体的工作效率。从出油孔6出来后进入换热器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密封液再次从进油孔8进入密封腔体7的内部,继续进行下一次循环。经过实施对比分析,本专利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实施例2:主体1主要使用在冲洗方案PLAN23、密封腔短小、介质温度高以及迫切需要降温的情况下。在PLAN23冲洗方案上,经实际检测,在直齿型泵送环的泵送效应下,经过换热器出去的密封液温度比密封腔内的温度降低仅为40-55℃,而在主体1的泵送效应下,经过换热器出去的密封液温度比密封腔体7内的温度降低80~90℃。具体见表1和表2,表1是密封液在直齿型泵送环的泵送作用下经换热器后的温度值,表2是密封液在主体1的泵送作用下,经换热后的温度值。经对比,在本技术主体1的泵送效应下,密封液带走了密封腔体7内产生的更多的热量,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表1密封液泵送压力密封腔体内温度换热后温度温度差导热油0.065MPa320℃280℃40℃乙苯0.068MPa235℃193℃42℃热媒0.07MPa285℃230℃55℃航煤0.075MPa216℃170℃46℃表2密封液泵送压力密封腔体内温度换热后温度温度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由底壁(10)、第一侧壁(11)以及第二侧壁(12)组成,所述底壁(10)的中间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底壁(10)的边沿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底壁(10)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形成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3);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上均开设有节流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由底壁(10)、第一侧壁(11)以及第二侧壁(12)组成,所述底壁(10)的中间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底壁(10)的边沿位置向上垂直延伸有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底壁(10)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形成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3);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上均开设有节流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3)是沿着所述底壁(10)所在圆周倾斜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离心式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永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