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82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涉及一种油田注聚专用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撬装集成设备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分压干管、分压支管和单井配液管道,分压干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干管、第二分压干管和第三分压干管,分压支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支管组、第二分压支管组和第三分压支管组,单井配液管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单井配液管道、第二单井配液管道、第三单井配液管道、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第五单井配液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聚合物的分质分压注入、避免了井间压力差异造成的注入量影响,并随时搬迁、移动、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注聚专用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撬装集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油田广泛采用高压聚合物溶液单干管配注至单井注入驱油。然而对多种分子量的聚合物、不同压力级别的单井注入,还没有可靠的技术措施,配置多种泵型适应不同井类,建设投资大,操作复杂。而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可实现整体搬迁移动功能。以往建设的固定式单干管配注至单井设施对油田初期的先导性实验及滚动开发的要求显然无法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使其解决了聚合物的分质分压注入、避免了井间压力差异造成的注入量影响,并随时搬迁、移动、快速安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其中,包括分压干管、分压支管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分压干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干管、第二分压干管和第三分压干管,所述分压支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支管组、第二分压支管组和第三分压支管组,所述单井配液管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单井配液管道、第二单井配液管道、第三单井配液管道、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第五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一分压干管、所述第二分压干管和所述第三分压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二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三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优选的,所述第一分压支管组包括第一分压支管、第二分压支管、第三分压支管、第四分压支管和第五分压支管,所述第一分压支管、所述第二分压支管、所述第三分压支管、所述第四分压支管和所述第五分压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优选的,所述第二分压支管组包括第六分压支管、第七分压支管、第八分压支管、第九分压支管和第十五分压支管,所述第六分压支管、所述第七分压支管、所述第八分压支管、所述第九分压支管和所述第十分压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优选的,所述第三分压支管组包括第十一分压支管、第十二分压支管、第十三分压支管、第十四分压支管和第十五分压支管,所述第十一分压支管、所述第十二分压支管、所述第十三分压支管、所述第十四分压支管和所述第十五分压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优选的,还包括供液口,所述供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压干管、所述第二分压干管和所述第三分压干管连通。优选的,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三流量计、第四流量计和第五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上,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上,所述第三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上,所述第四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上,所述第五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上。优选的,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和第十五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六阀门、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八阀门、所述第九阀门、所述第十阀门、所述第十一阀门、所述第十二阀门、所述第十三阀门、所述第十四阀门和所述第十五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压支管、所述第二分压支管、所述第三分压支管、所述第四分压支管、所述第五分压支管、所述第六分压支管、所述第七分压支管、所述第八分压支管、所述第九分压支管、所述第十分压支管、所述第十一分压支管、所述第十二分压支管、所述第十三分压支管、所述第十四分压支管和所述第十五分压支管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不仅具有保温隔热特点,还可以整体拖拉、吊装、运输,满足海运出关的要求,适用于严寒和炎热的地区应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解决了聚合物的分质分压注入、避免了井间压力差异造成的注入量影响,并随时搬迁、移动、快速安装,根据需要可随时搬迁至任何地点的油田区块使用,可快速投入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分压干管1、分压支管2和单井配液管道3,所述分压干管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干管、第二分压干管和第三分压干管,所述分压支管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支管组、第二分压支管组和第三分压支管组,所述单井配液管道3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单井配液管道、第二单井配液管道、第三单井配液管道、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第五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一分压干管、所述第二分压干管和所述第三分压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二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三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一分压支管组包括第一分压支管、第二分压支管、第三分压支管、第四分压支管和第五分压支管,所述第一分压支管、所述第二分压支管、所述第三分压支管、所述第四分压支管和所述第五分压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二分压支管组包括第六分压支管、第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干管、分压支管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分压干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干管、第二分压干管和第三分压干管,所述分压支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支管组、第二分压支管组和第三分压支管组,所述单井配液管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单井配液管道、第二单井配液管道、第三单井配液管道、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第五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一分压干管、所述第二分压干管和所述第三分压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二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三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干管、分压支管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分压干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干管、第二分压干管和第三分压干管,所述分压支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压支管组、第二分压支管组和第三分压支管组,所述单井配液管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单井配液管道、第二单井配液管道、第三单井配液管道、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第五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一分压干管、所述第二分压干管和所述第三分压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二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三分压支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支管组包括第一分压支管、第二分压支管、第三分压支管、第四分压支管和第五分压支管,所述第一分压支管、所述第二分压支管、所述第三分压支管、所述第四分压支管和所述第五分压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搬迁撬装式聚合物分质分压注聚管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支管组包括第六分压支管、第七分压支管、第八分压支管、第九分压支管和第十分压支管,所述第六分压支管、所述第七分压支管、所述第八分压支管、所述第九分压支管和所述第十分压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压干管与所述第一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二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三单井配液管道、所述第四单井配液管道和所述第五单井配液管道的连通处。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高健朱常发孙满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通量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