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8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包括带有常开开关的第一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一开关回路中液压锁电磁线圈与常开开关串接在接地端和正电压端,所述的液压锁电磁线圈的两端还并联有泄流二极管,还包括第二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二开关回路包括常闭开关和三极管,所述的常闭开关一段连接外接的控制端,常闭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的上端通过设有的第二电阻与外接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左端连接接地端,所述三极管的右端与液压锁电磁线圈的下端连接,外接的控制端还通过设有的第一电阻与正电压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整个开关电路的稳定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并可外接控制端,通过外部电路信号控制液压锁开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如附图1中所示,目前常用的控制液压锁的方式是通过直接供电来驱动液压锁的开合:供电的情况下,液压锁就开;不供电的情况下,液压锁就合。而上述的这种液压锁控制方式存在两个较大缺点:1、开关合上液压锁内部产生电磁作用使液压锁打开,但是松开开关的一瞬间,由于液压锁电磁线圈蓄积的有电能,会释放出电流来形成冲击电流或静电,有可能会电到手指,也有可能损耗开关的寿命;2、只使用一个开关回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包括带有常开开关的第一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一开关回路中液压锁电磁线圈与常开开关串接在接地端和正电压端,所述的液压锁电磁线圈的两端还并联有泄流二极管。针对上述的第二个问题,本技术还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解决方案,这种方案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二开关回路包括常闭开关和三极管,所述的常闭开关一段连接外接的控制端,常闭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的上端通过设有的第二电阻与外接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左端连接接地端,所述三极管的右端与液压锁电磁线圈的下端连接,外接的控制端还通过设有的第一电阻与正电压端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7.5k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kΩ。作为优选,所述的三极管选用的型号为IRF530N三极管。作为优选,所述的正电压端的电压为24V。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整个开关电路主要形成了三个回路,1、从正电压输入端口到液压锁电磁线圈,再通过常开开关到接地端输入端口;2、从正电压输入端口到液压锁电磁线圈,再通过三极管到接地输入端口;3、从液压锁电磁线圈到泄流二极管,再从泄流二极管回到液压锁电磁线圈。回路1中,开关K2合上,回路通电,液压锁解开。开关K2打开,回路不通电,液压锁锁住。关键是在开关K2打开的一瞬间,液压锁电磁线圈蓄积的电能会产生电流,但是这个电流被回路3消耗了,不会外泄,所以不会伤及操作者;回路2中,金属常闭开关总是合上的,这个金属开关合上时,三极管的上端电压是0V,三极管左右两端不连通,回路不通电,液压锁保持锁住状态。金属开关打开时,三极的上端有一定的电压,三极管左右两端导通,回路通电,液压锁解开。同样的,常闭开关再合上时,泄流二极管把电磁线圈释放的电流导通在第三个回路里面让电磁线圈自身再消耗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者可以通过任意一个开关来控制液压锁的开合状态,即使其中一个开关失灵,也不影响对液压锁的控制,增强了整个开关电路的稳定性和耐用性;2)本技术采用了泄流二极管,将液压锁由解开转变为锁住状态的一瞬间产生的电流控制在第三个回路里面,逐渐消耗,不会电到操作者,也不会冲击到电子元器件。增强了整个开关电路的安全性和耐用性;3)本技术采用了一个三极管,连通常闭开关,巧妙地构成了第一个回路,并可外接控制端,通过外部电路信号控制液压锁开合状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控制液压锁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中所示: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Q1、三极管,K1、常闭开关,K2、常开开关,D1、泄流二极管,L1、液压锁电磁线圈,J1.1、接地端,J1.2、控制端,J1.3、正电压端,J2.1、常开开关的左端,J2.2、常开开关的右端,J3.1、液压锁电磁线圈的上端,J3.2、液压锁电磁线圈的下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中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包括带有常开开关K2的第一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一开关回路中液压锁电磁线圈L1与常开开关K2串接在接地端J1.1和正电压端J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锁电磁线圈L1的两端J3.1、J3.2还并联有泄流二极管D1。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二开关回路包括常闭开关K1和三极管Q1,所述的常闭开关K1一段连接外接的控制端J1.2,常闭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J1.1,所述的三极管Q1的上端通过设有的第二电阻R2与外接的控制端J1.2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左端连接接地端J1.1,所述三极管Q1的右端与液压锁电磁线圈L1的下端J3.2连接,外接的控制端J1.2还通过设有的第一电阻R1与正电压端J1.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7.5kΩ,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kΩ,所述的三极管Q1选用的型号为IRF530N三极管,所述的正电压端J1.3的电压为24V。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最后,还应说明,上述举例和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再次说明,上述实施例只是给出了随意举了一个目前常用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包括带有常开开关(K2)的第一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一开关回路中液压锁电磁线圈(L1)与常开开关(K2)串接在接地端(J1.1)和正电压端(J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锁电磁线圈(L1)的两端(J3.1、J3.2)还并联有泄流二极管(D1),还包括第二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二开关回路包括常闭开关(K1)和三极管(Q1),所述的常闭开关(K1)一段连接外接的控制端(J1.2),常闭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J1.1),所述的三极管(Q1)的上端通过设有的第二电阻(R2)与外接的控制端(J1.2)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左端连接接地端(J1.1),所述三极管(Q1)的右端与液压锁电磁线圈(L1)的下端(J3.2)连接,外接的控制端(J1.2)还通过设有的第一电阻(R1)与正电压端(J1.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液压锁的开关电路,包括带有常开开关(K2)的第一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一开关回路中液压锁电磁线圈(L1)与常开开关(K2)串接在接地端(J1.1)和正电压端(J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锁电磁线圈(L1)的两端(J3.1、J3.2)还并联有泄流二极管(D1),还包括第二开关回路,所述的第二开关回路包括常闭开关(K1)和三极管(Q1),所述的常闭开关(K1)一段连接外接的控制端(J1.2),常闭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J1.1),所述的三极管(Q1)的上端通过设有的第二电阻(R2)与外接的控制端(J1.2)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左端连接接地端(J1.1),所述三极管(Q1)的右端与液压锁电磁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希征杜伟亭张敬人谢欣能项茂锋
申请(专利权)人:斯睿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