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87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包括控制装置、驱动及传动装置、垂直轴旋转机构和水平轴旋转机构,还包括地台,所述的地台包括至少三块分地台拼接而成,其中左右两侧的分地台I略长且高于中间分地台II,所述的垂直轴旋转机构包括弓形支架,所述的弓形支架安装有体位固定机构,所述的体位固定机构设有背板和固定在背板上的U型钢架I,所述的U型钢架I与背板之间还设有上下调节装置,所述的水平轴旋转机构和垂直轴旋转机构中的具有的框架采用多个空心钢管配合连排套筒用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轻便且用户体验度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是一种体位旋转装置,通常和其他系统配合应用于诊断治疗训练受试者的前庭功能。早期的前庭功能诊断装置只包含一个垂直轴旋转机构和一个体位固定机构,而现代的前庭功能诊断装置至少包含一个垂直轴旋转机构、一个水平轴旋转机构、一套衔接机构、一套力矩输出与承重机构和一个体位固定机构。每个旋转结构包含一套用于旋转的钢架。垂直轴旋转结构的钢架通常叫做弓形支架。水平轴旋转结构的钢架闭环形状的通常叫做外框支架,开环形状的通常叫做悬臂支架,但现有的旋转装置中多使用厚重的钢材以至于导致旋转体总重很大,对电机输出力矩和供电要求很高,不便于灵活和有效地控制,不能实现低功耗,不便于生产、搬运、安装和维修,另外对地台或地板的承重要求也较高。同时原来安装时一般是要求承重较大的底板和地台,且地台也为一体式结构,重量大,不便于运输和安装。另外,现有的体位固定机构也存在质量沉重且对人体躯干保护措施缺乏的缺陷,对设备周围也缺乏人员安全设施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轻便且用户体验度好的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包括控制装置、驱动及传动装置、垂直轴旋转机构和水平轴旋转机构,还包括地台,所述的地台包括至少三块分地台拼接而成,其中左右两侧的分地台I略长且高于中间分地台II,所述的垂直轴旋转机构包括弓形支架,所述的弓形支架安装有体位固定机构,所述的体位固定机构设有背板和固定在背板上的U型钢架I,所述的U型钢架I与背板之间还设有上下调节装置,所述的上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背板上的一个多锯齿卡位导轨和两个辅助导轨,所述的多锯齿卡位导轨设有若干等距螺孔,所述的U型钢架I通过卡位螺钉与多锯齿卡位导轨固定,所述的水平轴旋转机构和垂直轴旋转机构中的具有的框架采用多个空心钢管配合连排套筒用螺栓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体位固定机构还包括座椅、开口向上的U型支架II、小腿支架和脚踏支架,所述的U型支架II、小腿支架和脚踏支架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作为优改进,所述的U型钢架I和U型支架II上还设有织带,所述的织带上设有互配的锁扣。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及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分别置于由复合材料薄板构成的传动箱和控制箱内。作为改进,所述的地台的两侧还设有由空心钢管焊接而成的安全防护栏。采用以上方案后,本技术采用空心钢管作为主要框架,大大减轻了设备整体重量,并且对体位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式进行了改进,从而可以使用拼接式地台,运输、搬运及安装都更加轻便,另外U型钢架I与背板之间还设有上下调节装置,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调整扶手上下位置,并增设了安全防护栏,安全性大大提高且提高了用户体验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多锯齿卡位导轨和两个辅助导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多锯齿卡位导轨与背板固定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框架所采用的空心钢管配合连排套筒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地台,1.1、分地台I,1.2、分地台II,2、弓形支架,3、U型钢架I,4、背板,5、上下调节装置,5.1、多锯齿卡位导轨,5.2、辅助导轨,5.3、螺孔,5.4、卡位螺钉,6、框架,6.1、空心钢管,6.2、连排套筒,6.3、螺栓,7、座椅,8、U型支架II,9、小腿支架,10、脚踏支架,11、传动箱,12、控制箱,13、安全防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技术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4中所示,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包括控制装置、驱动及传动装置、垂直轴旋转机构和水平轴旋转机构,还包括地台1,所述的地台1包括三块分地台拼接而成,其中左右两侧的分地台I1.1略长且高于中间分地台II1.2,所述的垂直轴旋转机构包括弓形支架2,所述的弓形支架2安装有体位固定机构,所述的体位固定机构设有背板4和固定在背板上的U型钢架I3,所述的U型钢架I3与背板4之间还设有上下调节装置5,所述的上下调节装置5包括固定在背板4上的一个多锯齿卡位导轨5.1和两个辅助导轨5.2,所述的多锯齿卡位导轨5.1设有若干等距螺孔5.3,所述的U型钢架I3通过卡位螺钉5.4与多锯齿卡位导轨5.1固定,所述的水平轴旋转机构和垂直轴旋转机构中的具有的框架6采用多个空心钢管6.1配合连排套筒6.2用螺栓6.3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体位固定机构还包括座椅7、开口向上的U型支架II8、小腿支架9和脚踏支架10,所述的U型支架II8、小腿支架9和脚踏支架10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所述的U型钢架I3和U型支架II8上还设有织带,所述的织带上设有互配的锁扣,所述的驱动及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分别置于由复合材料薄板构成的传动箱11和控制箱12内,所述的地台1的两侧还设有由空心钢管焊接而成的安全防护栏13最后,还应说明,上述举例和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包括控制装置、驱动及传动装置、垂直轴旋转机构和水平轴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台(1),所述的地台(1)包括至少三块分地台拼接而成,其中左右两侧的分地台I(1.1)略长且高于中间分地台II(1.2),所述的垂直轴旋转机构包括弓形支架(2),所述的弓形支架(2)安装有体位固定机构,所述的体位固定机构设有背板(4)和固定在背板上的U型钢架I(3),所述的U型钢架I(3)与背板(4)之间还设有上下调节装置(5),所述的上下调节装置(5)包括固定在背板(4)上的一个多锯齿卡位导轨(5.1)和两个辅助导轨(5.2),所述的多锯齿卡位导轨(5.1)设有若干等距螺孔(5.3),所述的U型钢架I(3)通过卡位螺钉(5.4)与多锯齿卡位导轨(5.1)固定,所述的水平轴旋转机构和垂直轴旋转机构中的具有的框架(6)采用多个空心钢管(6.1)配合连排套筒(6.2)用螺栓(6.3)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包括控制装置、驱动及传动装置、垂直轴旋转机构和水平轴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台(1),所述的地台(1)包括至少三块分地台拼接而成,其中左右两侧的分地台I(1.1)略长且高于中间分地台II(1.2),所述的垂直轴旋转机构包括弓形支架(2),所述的弓形支架(2)安装有体位固定机构,所述的体位固定机构设有背板(4)和固定在背板上的U型钢架I(3),所述的U型钢架I(3)与背板(4)之间还设有上下调节装置(5),所述的上下调节装置(5)包括固定在背板(4)上的一个多锯齿卡位导轨(5.1)和两个辅助导轨(5.2),所述的多锯齿卡位导轨(5.1)设有若干等距螺孔(5.3),所述的U型钢架I(3)通过卡位螺钉(5.4)与多锯齿卡位导轨(5.1)固定,所述的水平轴旋转机构和垂直轴旋转机构中的具有的框架(6)采用多个空心钢管(6.1)配合连排套筒(6.2)用螺栓(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人杜伟亭谢欣能项茂峰
申请(专利权)人:斯睿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