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59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包括主电路、脉冲生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L1、L2和L3经断路器QF1、熔断器FU1、FU2、FU3到整流回馈单元,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其中一路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另外一路通过分流器RS1后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所述L‑引脚和L+引脚均连接电永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永磁铁吸吊多张钢板,可单张释放,电永磁铁贮能通过回馈单元快速释放,接触器接通断开无火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控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永磁铁仅在充磁和退磁的瞬间通电,吊运过程中不需要通电,节能、安全被广泛地应用于吊运钢板的场合,但是现有的电永磁铁电控装置采用单相半控桥式整流或者是三相不可控整流,充退磁时电永磁铁贮能无法快速释放。很多吊运钢板的场合要求一次吸吊多张钢板,再单张放板,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单张钢板的释放,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包括主电路、脉冲生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L1、L2和L3经断路器QF1、熔断器FU1、FU2、FU3到整流回馈单元,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其中一路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另外一路通过分流器RS1后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所述L-引脚和L+引脚均连接电永磁铁,所述L-引脚和L+引脚之间连接有压敏电阻RV1,所述分流器RS1的0-75mV端通过信号转换隔离器PD1送入模拟量模块ED2;所述脉冲生成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经熔断器FU5、FU6、FU7后通过同步变压器TR1为电路板AP1提供同步信号,通过控制变压器TR2为电路板AP1提供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的交流电源经控制变压器TR3降压后通过断路器QF2为交流接触器KM1、KM2、继电器KA3、KA4和可编程控制器ED1提供控制电源,所述可编程控制器ED1输出的0-10V经信号转换隔离器PD2至电路板AP1的49引脚和50引脚,所述转换隔离器PD2与所述模拟量模块ED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回馈单元由晶闸管模块V1、V2和V3组成。优选的,所述晶闸管模块V1包括2个晶闸管,所述晶闸管模块V1上面晶闸管的正极和下面晶闸管的负极与所述熔断器FU1的输出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晶闸管模块V2包括2个晶闸管,所述晶闸管模块V2上面晶闸管的正极和下面晶闸管的负极与所述熔断器FU2的输出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晶闸管模块V3包括2个晶闸管,所述晶闸管模块V3上面晶闸管的正极和下面晶闸管的负极与所述熔断器FU3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的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V。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的交流电源经控制变压器TR3降压后的电压为交流220V。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永磁铁吸吊多张钢板,可单张释放,电永磁铁贮能通过回馈单元快速释放,接触器接通断开无火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的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的脉冲生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和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包括主电路、脉冲生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L1、L2和L3经断路器QF1、熔断器FU1、FU2、FU3到整流回馈单元,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其中一路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另外一路通过分流器RS1后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所述L-引脚和L+引脚均连接电永磁铁,所述L-引脚和L+引脚之间连接有压敏电阻RV1,所述分流器RS1的0-75mV端通过信号转换隔离器PD1送入模拟量模块ED2;所述脉冲生成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经熔断器FU5、FU6、FU7后通过同步变压器TR1为电路板AP1提供同步信号,通过控制变压器TR2为电路板AP1提供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的交流电源经控制变压器TR3降压后通过断路器QF2为交流接触器KM1、KM2、继电器KA3、KA4和可编程控制器ED1提供控制电源,所述可编程控制器ED1输出的0-10V经信号转换隔离器PD2至电路板AP1的49引脚和50引脚,所述转换隔离器PD2与所述模拟量模块ED2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回馈单元由晶闸管模块V1、V2和V3组成。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晶闸管模块V1包括2个晶闸管,所述晶闸管模块V1上面晶闸管的正极和下面晶闸管的负极与所述熔断器FU1的输出端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晶闸管模块V2包括2个晶闸管,所述晶闸管模块V2上面晶闸管的正极和下面晶闸管的负极与所述熔断器FU2的输出端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晶闸管模块V3包括2个晶闸管,所述晶闸管模块V3上面晶闸管的正极和下面晶闸管的负极与所述熔断器FU3的输出端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的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V。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的交流电源经控制变压器TR3降压后的电压为交流220V。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包括主电路、脉冲生成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脉冲生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分别如图1、图2和图3-4所示。其中,主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经断路器QF1、熔断器FU1、FU2、FU3到由晶闸管模块V1、V2、V3组成的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后通过交流接触器KM1正向接电永磁铁,通过交流接触器KM2反向接电永磁铁,分流器RS1的0-75mV通过信号转换隔离器PD1转换成0-10V标准信号,送入模拟量模块ED2,压敏电阻RV1吸收过电压。脉冲生成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经熔断器FU5、FU6、FU7,通过同步变压器TR1为电路板AP1提供同步信号,通过控制变压器TR2为电路板AP1提供电源,电路板AP1输出故障状态接点为D14引脚和D16引脚,电路板无故障时,D14引脚和D16引脚之间的常开接点闭合;继电器KA3常开接点断开时,电路板AP1输出晶闸管触发脉冲,继电器KA3常开接点闭合时,电路板AP1触发脉冲被封锁;继电器KA4常闭接点断开时,晶闸管模块V1、V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脉冲生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L1、L2和L3经断路器QF1、熔断器FU1、FU2、FU3到整流回馈单元,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其中一路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另外一路通过分流器RS1后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所述L-引脚和L+引脚均连接电永磁铁,所述L-引脚和L+引脚之间连接有压敏电阻RV1,所述分流器RS1的0-75mV端通过信号转换隔离器PD1送入模拟量模块ED2;所述脉冲生成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经熔断器FU5、FU6、FU7后通过同步变压器TR1为电路板AP1提供同步信号,通过控制变压器TR2为电路板AP1提供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的交流电源经控制变压器TR3降压后通过断路器QF2为交流接触器KM1、KM2、继电器KA3、KA4、和可编程控制器ED1提供控制电源,所述可编程控制器ED1输出的0-10V经信号转换隔离器PD2至电路板AP1的49引脚和50引脚,所述转换隔离器PD2与所述模拟量模块ED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运钢板电永磁铁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脉冲生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L1、L2和L3经断路器QF1、熔断器FU1、FU2、FU3到整流回馈单元,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其中一路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整流回馈单元整流输出的另外一路通过分流器RS1后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KM1和交流接触器KM2至L-引脚和L+引脚,所述L-引脚和L+引脚均连接电永磁铁,所述L-引脚和L+引脚之间连接有压敏电阻RV1,所述分流器RS1的0-75mV端通过信号转换隔离器PD1送入模拟量模块ED2;所述脉冲生成电路的三相交流电源经熔断器FU5、FU6、FU7后通过同步变压器TR1为电路板AP1提供同步信号,通过控制变压器TR2为电路板AP1提供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的交流电源经控制变压器TR3降压后通过断路器QF2为交流接触器KM1、KM2、继电器KA3、KA4、和可编程控制器ED1提供控制电源,所述可编程控制器ED1输出的0-10V经信号转换隔离器PD2至电路板AP1的49引脚和50引脚,所述转换隔离器PD2与所述模拟量模块ED2连接。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军荣程家东潘奇周鑫丁岩郑勇陈勇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