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58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包括极片传送安装板、极片传送滑轨、极片传送滑块、极片吸嘴、极片传送轨道、极片传送电机、极片压紧机构、极片定位机构、极片传送活动模组和极片位置识别影像CCD或光纤传感器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能对正负极片分别与薄膜在卷绕前同步进行定位,其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工序中的负极片和薄膜完成叠合定位后需要停顿下来等待正极片与薄膜完成定位与传送后才能与之叠合定位,其实现了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能自动对电池的正负极片与薄膜进行叠合和定位,其整个操作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了企业的劳务成本,以实现能降低电池的卷绕成本,使用更加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对电池极片卷绕和送极片都是通过人手进行的,人手送极片的操作方式不但具有送极片效率低、送极片定位不精准和极片卷绕效果差等不足,其还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自动送极片设备,但由于其在送极片的过程中,极片因容易松动而经常出现偏离原来定位的位置,造成极片的卷绕效果差、不良品率高和生产成本高,并且电池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薄膜卷绕而成,其在送料卷绕时是先送负极片和薄膜进行定位,然后再送正极片和薄膜进行定位,导致负极片和薄膜完成定位后需要停顿下来等待正极片和薄膜进行送料和定位,其同样具有耗费时间长(生产周期长)和生产效率低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其实现能对正负极片分别与薄膜在卷绕前同步进行定位,其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工序中的负极片和薄膜在完成叠合定位后需要停顿下来等待正极片与薄膜完成定位与传送后才能与之叠合定位,其实现能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工作效率,且其整个操作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其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传送安装板,极片传送安装板的前侧横向设置有极片传送滑轨,于极片传送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极片传送滑块,极片传送滑块的前侧设置有极片吸嘴,极片传送滑轨的下方设置有极片传送轨道,极片传送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极片传送电机,极片传送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极片压紧机构,极片压紧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极片定位机构,极片压紧机构的下端设置有极片传送活动模组,极片传送活动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薄膜传送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传送安装板,极片传送安装板的前侧横向设置有极片传送滑轨,于极片传送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极片传送滑块,极片传送滑块的前侧设置有极片吸嘴,极片传送滑轨的下方设置有极片传送轨道,极片传送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极片传送电机,极片传送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极片压紧机构,极片压紧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极片定位机构,极片压紧机构的下端设置有极片传送活动模组,极片传送活动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薄膜传送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压紧机构包括极片压紧驱动器,极片压紧驱动器的下面设置有极片压紧座,极片压紧座上设置有极片压紧滚轮,极片压紧座的一侧设置有极片压紧气棒,极片压紧气棒上设置有若干个压紧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卷绕上压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旭黎杰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