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箱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38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U箱生产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底模、两个端模以及两个侧模,底模、端模以及侧模共同拼合形成密封的成模空间,成模空间中设有支撑台,支撑台配套设置有隔位件,隔位件放置在内箱与外箱之间以使得内箱与外箱之间形成注入腔;侧模以及端模均铰接在底模上,侧模与端模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二者保持拼合状态的限定组件,两个侧模之间形成有注入口,操作人员在注入口处对外箱钻孔,使得注入口与注入腔连通,之后在注入口对注入腔中注塑聚氨酯,等待一段时间待聚氨酯凝固之后,打开端模以及侧模,从而将三层成型的PU箱取出,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从而提高制造PU箱的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U箱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PU箱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冷链运输是指在运输全过程中,无论是装卸搬运、变更运输方式、更换包装设备等环节,都使所运输货物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运输。在冷链运输中,为延长易腐烂物品的保存时间,配套的箱子一般都需要具备防水以及保温隔热效果,冷链运输的常用的箱子材料包括聚氨酯材料制成的PU箱,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简写为PU,因其卓越的防水隔热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于冷链运输领域中。PU箱的制作方式一般是在两层纸箱之间注塑聚氨酯,待聚氨酯凝固后形成一种三层结构的PU箱,PU箱包括内箱、外箱以及聚氨酯层,为方便操作人员制造PU箱以及提高制造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配套生产PU箱的生产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运用中需要提高PU箱的制造效率这一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PU箱生产模具,将内箱和外箱放置在支撑台上,将端模以及侧模拼合且限定组件限定两者拼合,从侧模上的注入口对内箱和外箱之间的注入腔注塑聚氨酯,从而形成PU箱,具体方案如下:一种PU箱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底模、两个端模以及两个侧模,所述底模、端模以及侧模共同拼合形成密封的成模空间,所述成模空间中设有用于放置内箱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配套设置有隔位件,所述隔位件放置在所述内箱与外箱之间以使得所述内箱与外箱之间形成注入腔;所述侧模以及端模均铰接在所述底模上,所述侧模与所述端模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二者保持拼合状态的限定组件;当所述端模与所述侧模拼合时,两个所述侧模之间形成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与所述注入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制造PU箱时,先将内箱放在支撑台上,内箱与底模抵接,再将隔位件放置在内箱上,再将外箱放置在隔位件上,使得内箱与外现象之间形成注入腔,之后,转动侧模以及端模直至侧模、端模以及底模之间拼合形成成模空间,将外箱、隔位件以及内箱罩设在成模空间中,限定组件限定侧模以及端模保持稳定的拼合状态,操作人员在注入口处用工具对外箱钻孔,使得注入口与注入腔连通,之后在注入口对注入腔中注塑聚氨酯,等待一段时间待聚氨酯凝固之后,打开端模以及侧模,从而将三层成型的PU箱取出,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从而提高制造PU箱的制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限定组件包括螺杆、旋转套以及阻挡条,所述螺杆铰接于所述侧模上,所述旋转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阻挡条上形成有与所述螺杆适配的卡接槽,当所述螺杆转动至所述卡接槽中时,所述旋转套与所述阻挡条抵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端模以及侧模拼合时,转动螺杆至卡接槽中,再转动旋转套直至旋转套与阻挡条抵紧,旋转套在旋转过程中将侧模带动至与端模抵紧,从而使得在往注入腔中注塑聚氨酯时,内箱与外箱之间保持稳定。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套沿所述螺杆的轴向延伸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手转杆,所述手转杆与所述连接杆垂直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转杆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旋转套的时候便于施力,快速将旋转套拧紧或拧松。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模抵触的面设为拼合面,所述拼合面上开设有半圆槽,当两个所述侧模拼合时,两个所述半圆槽形成所述注入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侧模与端模拼合之后,注入口处整个模具的中心位置,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外箱上钻的通孔出入中间位置,注塑聚氨酯后,聚氨酯均匀向注入腔中的流动,使得注入腔中最大程度的填充到聚氨酯,减少出现漏填的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底模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端模以及侧模转动的驱动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端模以及侧模转动直至端模、端模以及底模拼合,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侧模、端模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启动后,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伸出顶压端模以及侧模绕着与底模的铰接处转动,从而使得端模以及侧模做相互聚拢的运动直至拼合。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底模连接且所述支撑台中设有顶压板以及与所述顶压板连接的顶压气缸,所述顶压气缸带动所述顶压板做靠近或远离支撑台的往复运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凝固之后,PU箱成型,驱动顶压气缸,顶压气缸的伸缩杆对内箱施加推动力,从而将PU箱中的与底模凝结的聚氨酯层与底模分离,操作人员只需端出PU箱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中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顶压气缸处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顶压气缸的活动端从所述安装槽中伸出与所述顶压板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顶压气缸安装在安装槽中,减小顶压气缸的占地面积,从而合理利用成模空间中的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置支撑台以及隔位件等,限定组件限定端模、侧模以及底模之间拼合时,内箱和外箱放置在成模空间中的支撑台上,操作人员从侧模上的注入口对内箱与外箱之间的注入腔进行注塑聚氨酯,从而使得内箱、外箱以及聚氨酯三者形成PU箱,整个操作过程方便,提高制作效率;(2)通过设置顶压板以及顶压气缸,顶压气缸的伸缩杆对内箱施加推动力,从而将PU箱中的与底模凝结的聚氨酯层与底模分离,操作人员只需端出PU箱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为展示支撑台的沿注入口中轴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模具本体;101、底模;102、端模;103、侧模;131、注入口;2、成模空间;3、支撑台;31、安装槽;4、隔位件;5、注入腔;6、内箱;7、外箱;8、限定组件;81、螺杆;82、旋转套;83、阻挡条;831、卡接槽;9、连接杆;10、手转杆;12、安装架;13、铰接座;14、驱动气缸;15、顶压气缸;16、顶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PU箱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包括底模101、两个端模102以及两个侧模103,底模101以及两个端模102结构一致,均呈方块状,两个侧模103整体均呈“L”字形,两个端模102分别铰接在底模101的两个相对侧,两个侧模103分别铰接在底模101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当端模102以及侧模103绕着铰接处转动至拼合状态时,底模101、端模102以及侧模103共同拼合形成密封的成模空间2,且整个模具呈正方体状。如图2所示,成模空间2中设有用于放置内箱6的支撑台3,支撑台3配套设置有隔位件4,隔位件4具体设置为两个独立设置的硬质塑料块。内箱6和外箱7均呈中空结构且一侧敞口,先将内箱6放在支撑台3上,内箱6与底模101的端面抵接,将隔位件4放在内箱6远离底模101的端面上,再将外箱7放在隔位件4上,外箱7与底模101的端面抵接,隔位件4使得内箱6与外箱7之间形成注入腔5。当整个模具呈拼合状态时,两个侧模103抵触的面设为拼合面,两个拼合面上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U箱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包括底模(101)、两个端模(102)以及两个侧模(103),所述底模(101)、端模(102)以及侧模(103)共同拼合形成密封的成模空间(2),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模空间(2)中设有用于放置内箱(6)的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配套设置有隔位件(4),所述隔位件(4)放置在所述内箱(6)与外箱(7)之间以使得所述内箱(6)与外箱(7)之间形成注入腔(5);/n所述侧模(103)以及端模(102)均铰接在所述底模(101)上,所述侧模(103)与所述端模(102)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二者保持拼合状态的限定组件(8);/n当所述端模(102)与所述侧模(103)拼合时,两个所述侧模(103)之间形成有注入口(131),所述注入口(131)与所述注入腔(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箱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包括底模(101)、两个端模(102)以及两个侧模(103),所述底模(101)、端模(102)以及侧模(103)共同拼合形成密封的成模空间(2),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模空间(2)中设有用于放置内箱(6)的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配套设置有隔位件(4),所述隔位件(4)放置在所述内箱(6)与外箱(7)之间以使得所述内箱(6)与外箱(7)之间形成注入腔(5);
所述侧模(103)以及端模(102)均铰接在所述底模(101)上,所述侧模(103)与所述端模(102)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二者保持拼合状态的限定组件(8);
当所述端模(102)与所述侧模(103)拼合时,两个所述侧模(103)之间形成有注入口(131),所述注入口(131)与所述注入腔(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箱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组件(8)包括螺杆(81)、旋转套(82)以及阻挡条(83),所述螺杆(81)铰接于所述侧模(103)上,所述旋转套(8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81)上,所述阻挡条(83)上形成有与所述螺杆(81)适配的卡接槽(831),当所述螺杆(81)转动至所述卡接槽(831)中时,所述旋转套(82)与所述阻挡条(83)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U箱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82)沿所述螺杆(81)的轴向延伸设置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奇李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帕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