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涂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16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37
一种自动涂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熔胶的熔胶槽体(100)、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第三导轮(400)、模套(500)以及斜面(600);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分别通过连接机构可转动地容纳于熔胶槽体(100)中;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共面配合,以使线缆先从第一导轮(200)顶部绕过,再从第二导轮(300)底部绕过,最后从第三导轮(400)顶部绕出;模套(500)通过连接件(510)安装在熔胶槽体(100)上,用于供从第三导轮(400)顶部绕出的线缆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涂胶装置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An automatic glu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涂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线缆做护套前,需要使得线缆经过熔胶机的熔胶槽,通过熔胶槽内的防腐胶对线缆表面进行涂装。现有的涂胶装置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线缆通过与熔胶接触的辊实现间接涂胶,这种方式的涂胶量较小;另一种是线缆直接浸入熔胶中,这种方式有可能导致线缆上附着有过多的熔胶。采用这种涂胶方式的设备通常还会使线缆绕过几根光面的辊来去除熔胶,由于液体的张力等原因,辊面上熔胶不容易流走,导致整个辊面也是被熔胶包覆,去除线缆上多余熔胶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涂胶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涂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熔胶的熔胶槽体、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模套以及斜面;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以及第三导轮分别通过连接机构可转动地容纳于熔胶槽体中;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以及第三导轮共面配合,以使线缆先从第一导轮顶部绕过,再从第二导轮底部绕过,最后从第三导轮顶部绕出;模套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熔胶槽体上,用于供从第三导轮顶部绕出的线缆穿过;斜面用作熔胶槽体的侧壁,并位于模套下方。本技术上述自动涂胶装置中,连接机构包括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一安装杆,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二安装杆以及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三安装杆;第一导轮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安装杆上,第二导轮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安装杆上,第三导轮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三安装杆上;第一安装杆、第二安装杆以及第三安装杆互相平行。本技术上述的自动涂胶装置中,连接机构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一导轮之间的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二安装杆和第二导轮之间的第二轴承以及安装在第三安装杆和第三导轮之间的第三轴承;第一轴承的内环部与第一安装杆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外环部与第一导轮固定连接;第二轴承的内环部与第二安装杆固定连接,第二轴承的外环部与第二导轮固定连接;第三轴承的内环部与第三安装杆固定连接,第三轴承的外环部与第三导轮连接。本技术上述的自动涂胶装置中,第二安装杆两端部分别与一对凸块连接,一对凸块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相对的两侧面上。本技术上述的自动涂胶装置中,第二安装杆的端部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安装部,每个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安装杆的端部上两安装部的第一通孔共线;凸块上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二安装杆的端部与凸块通过分别穿设于凸块的第二通孔以及第二安装杆的端部上两安装部的第一通孔的螺杆连接。本技术上述的自动涂胶装置中,第二导轮有多个,第二安装杆对应也有多个。本技术上述的自动涂胶装置中,熔胶槽体上凸块的对数大于第二安装杆的数量。本技术上述的自动涂胶装置中,模套外壁凸出形成外缘,外缘通过螺钉与连接件的中部连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熔胶槽体相对的两侧面连接固定。本技术上述的自动涂胶装置中,自动涂胶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熔胶槽体中、用于熔化熔胶的加热棒,以及用于安装在熔胶槽体中、用于感测熔胶温度的热电偶;自动涂胶装置还包括温控器以及交流接触器,温控器通过交流接触器与加热棒电性连接,温控器还与热电偶电性连接。本技术的自动涂胶装置采用将线缆浸入熔胶的结构,还通过采用模套刮除多余的熔胶,并利用斜面引导由模套刮除多余的熔胶回流到熔胶槽体中,简单易操作,通用性强;针对不同尺寸线缆涂胶的切换,只需更换模套即可。本技术的自动涂胶装置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自动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自动涂胶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自动涂胶装置的功能模块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涂胶装置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线缆通过与熔胶接触的辊实现间接涂胶,这种方式的涂胶量较小;另一种是线缆直接浸入熔胶中,这种方式有可能导致线缆上附着有过多的熔胶。采用这种涂胶方式的设备通常还会使线缆绕过几根光面的辊来去除熔胶,由于液体的张力等原因,辊面上熔胶不容易流走,导致整个辊面也是被熔胶包覆,去除线缆上多余熔胶的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就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思路是:构造一种自动涂胶装置,采用将线缆浸入熔胶的结构,还通过采用模套刮除多余的熔胶,并利用斜面引导由模套刮除多余的熔胶回流到熔胶槽体中。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自动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自动涂胶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自动涂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熔胶的熔胶槽体100、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第三导轮400、模套500以及斜面600;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分别通过连接机构可转动地容纳于熔胶槽体100中;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共面配合,以使线缆先从第一导轮200顶部绕过,再从第二导轮300底部绕过,最后从第三导轮400顶部绕出;模套500通过连接件510安装在熔胶槽体100上,用于供从第三导轮400顶部绕出的线缆穿过;斜面600用作熔胶槽体100的侧壁,并位于模套500下方。在这一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的配合实现线缆浸入熔胶的目的。其中,第一导轮200和第三导轮400用于实现线缆的变向的目的,而第二导轮300用于将线缆压入熔胶。通过模套500刮除多余的熔胶,并利用斜面引导由模套500刮除多余的熔胶回流到熔胶槽体100中。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均呈哑铃状。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熔胶为防腐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熔胶可以为耐火胶等。进一步地,连接机构可以为互相独立的多个部件,也可以为组装在一起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为互相独立的多个部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包括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100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一安装杆210,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100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二安装杆310以及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100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三安装杆410;第一导轮200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安装杆210上,第二导轮300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安装杆310上,第三导轮400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三安装杆410上;第一安装杆210、第二安装杆310以及第三安装杆410互相平行。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杆210和第一导轮200之间的第一轴承220、安装在第二安装杆310和第二导轮300之间的第二轴承320以及安装在第三安装杆410和第三导轮400之间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熔胶的熔胶槽体(100)、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第三导轮(400)、模套(500)以及斜面(600);/n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分别通过连接机构可转动地容纳于熔胶槽体(100)中;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共面配合,以使线缆先从第一导轮(200)顶部绕过,再从第二导轮(300)底部绕过,最后从第三导轮(400)顶部绕出;/n模套(500)通过连接件(510)安装在熔胶槽体(100)上,用于供从第三导轮(400)顶部绕出的线缆穿过;斜面(600)用作熔胶槽体(100)的侧壁,并位于模套(500)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熔胶的熔胶槽体(100)、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第三导轮(400)、模套(500)以及斜面(600);
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分别通过连接机构可转动地容纳于熔胶槽体(100)中;第一导轮(200)、第二导轮(300)以及第三导轮(400)共面配合,以使线缆先从第一导轮(200)顶部绕过,再从第二导轮(300)底部绕过,最后从第三导轮(400)顶部绕出;
模套(500)通过连接件(510)安装在熔胶槽体(100)上,用于供从第三导轮(400)顶部绕出的线缆穿过;斜面(600)用作熔胶槽体(100)的侧壁,并位于模套(500)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括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100)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一安装杆(210),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100)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二安装杆(310)以及两端部分别安装在熔胶槽体(100)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三安装杆(410);
第一导轮(200)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安装杆(210)上,第二导轮(300)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安装杆(310)上,第三导轮(400)轴向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三安装杆(410)上;第一安装杆(210)、第二安装杆(310)以及第三安装杆(410)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杆(210)和第一导轮(200)之间的第一轴承(220)、安装在第二安装杆(310)和第二导轮(300)之间的第二轴承(320)以及安装在第三安装杆(410)和第三导轮(400)之间的第三轴承(420);
第一轴承(220)的内环部与第一安装杆(210)固定连接,第一轴承(220)的外环部与第一导轮(200)固定连接;第二轴承(320)的内环部与第二安装杆(310)固定连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新征桂宏兵梅春风汤水清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