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冲专利>正文

可膨胀鼻咽通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05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膨胀鼻咽通气管,涉及呼吸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鼻咽通气管使用时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鼻端、鼻腔段、咽段与导管;所述可膨胀鼻咽通气管从人体鼻孔插入人体后,所述鼻端在鼻孔之外,所述鼻腔段在人体的鼻腔内,所述咽段在人体的咽腔内;所述鼻端设置有镂空支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镂空支架的镂空区域进入人体;所述鼻腔段与所述咽段均包括能够通过气体的中空管,所述咽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管外侧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导管连通,通过所述导管的进气端注入气体后,所述气囊能够膨胀变形并与人体咽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植入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刺激小,能对呼吸道进行湿润,用户体验较好。

Intumescent nasopharynx air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膨胀鼻咽通气管
本技术涉及呼吸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膨胀鼻咽通气管。
技术介绍
鼻咽通气管是一种简易方便的声门外通气装置,用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主要作为临床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常作为气道管理辅助器具。打鼾等呼吸不畅症状是由于下颚关节松弛、舌根后坠,造成气道压迫,气管通气量小产生。现有的鼻咽通气管主要作为医学用途,不便直接用来解决打鼾等呼吸不畅症状。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鼻咽通气管植入不便且异物感较强,也不便用于止鼾,同时,吸入和呼出气体不在鼻腔内停留而直接通过鼻咽通气管,鼻腔粘膜给气体加湿的功能不能发挥,导致鼻以下的呼吸道干燥,两者导致用户舒适性方面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膨胀鼻咽通气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鼻咽通气管植入不便且异物感较强,容易干燥,导致用户舒适性方面的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膨胀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端、鼻腔段、咽段与导管;所述可膨胀鼻咽通气管从人体鼻孔插入人体后,所述鼻端在鼻孔之外,所述鼻腔段在人体的鼻腔内,所述咽段在人体的咽腔内;所述鼻端设置有镂空支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镂空支架的镂空区域进入人体;所述鼻腔段与所述咽段均包括能够通过气体的中空管,所述咽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管外侧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导管连通,通过所述导管的进气端注入气体后,所述气囊能够膨胀变形并与人体咽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膨胀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端、鼻腔段、咽段与导管;所述可膨胀鼻咽通气管从人体鼻孔插入人体后,所述鼻端在鼻孔之外,所述鼻腔段在人体的鼻腔内,所述咽段在人体的咽腔内;所述鼻端设置有镂空支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镂空支架的镂空区域进入人体;所述鼻腔段与所述咽段均包括能够通过气体的中空管,所述咽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管外侧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导管连通,通过所述导管的进气端注入气体后,所述气囊能够膨胀变形并与人体咽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膨胀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螺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膨胀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与所述气囊通过支撑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膨胀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气囊相互连通为一体。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冲
申请(专利权)人:任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