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499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牵引套配合牵引力发生机构实现对儿童患肢的皮肤牵引,其中,牵引套内选用弹性棉,并通过设置透气的硅胶材质的缓冲块尤其是从弹性棉中伸出的防滑凸起;牵引力发生机构通过手轮配合拉力计实现牵引力的线性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够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磨损,保持皮肤表面的舒适干爽,而且不容易从患肢上脱落,还能够根据需要对牵引力进行调节,提升牵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垂直悬吊牵引是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最常用的保留疗法,适用于1个月至3岁儿童,其优点是:利用臀部重力作为反牵引从而恢复患肢长度,双下肢同时牵引可避免旋转移位,同时便于观察末梢循环和护理。现有的垂直悬吊支架多为大龄儿童或者成年人的骨折保守治疗而设计。如现有的下肢皮肤牵引带多利用带有海绵内衬的尼龙搭接扣将带体绑扎在婴幼儿的大腿和小腿上,其因为绑扎过紧容易阻断大腿和小腿中血管中血液的循环流通,严重时会造成下肢功能的损伤。同时,由于海绵内衬的长时间接触容易磨破儿童娇嫩的皮肤或刺激皮肤使皮肤发红、出现压疮,又由于牵引带需要借助重物进行垂直牵引,因此牵引带在牵引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不但能够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磨损,保持皮肤表面的舒适干爽,而且不容易从患肢上脱落,还能够根据需要对牵引力进行调节,提升牵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套和与牵引套活动连接的牵引力发生机构;所述牵引套包括矩形的基底层、设于基底层内表面的呈蛇形分布的透气缓冲块以及设于透气缓冲块内表面的弹性棉,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条第一贴扣件,所述基底层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贴扣件配合构成贴扣组件的第二贴扣件,所述第二贴扣件自基底层的另一侧延伸至基底层的外表面上并被固定在基底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贴扣件与第二贴扣件配合粘贴使得牵引套构成筒状结构;所述牵引力发生机构包括牵引绳、滚轮组件和一手轮组件,所述手轮组件包括手轮固定板和与手轮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手轮,所述手轮边缘中间位置沿其周向设有一牵引绳限位槽,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在牵引绳限位槽中另一端经过滚轮组件后活动连接到牵引套上,所述手轮固定板上设有手轮固定槽,所述手轮固定槽的内侧边缘设有第一固定齿,所述手轮边缘位于牵引绳限位槽两侧设有第二固定齿,所述手轮收入手轮固定槽中后第二固定齿与第一固定齿啮合。上文中,所述内表面指的是牵引时与患肢皮肤接触的一面,所述外表面指的是与内表面相对的一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底层选用透气的医用棉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气缓冲块是由硅胶制成的缓冲块,所述透气缓冲块上密布有透气孔,所述透气缓冲块上还均匀分布有复数个椭圆形的防滑凸起,所述弹性棉上开设有复数个供防滑凸起伸出的椭圆形通孔,所述防滑凸起的内表面与弹性棉的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气缓冲块的厚度为3~5mm,所述防滑凸起的厚度为1~2mm,所述弹性棉的厚度为1~2mm。对于透气缓冲块的厚度,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可以是3mm、3.1mm、3.2mm、3.3mm、3.4mm、3.5mm、3.6mm、3.7mm、3.8mm、3.9mm、4mm、4.1mm、4.2mm、4.3mm、4.4mm、4.5mm、4.6mm、4.7mm、4.8mm、4.9mm、5mm。优选为5mm。对于防滑凸起的厚度,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可以是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mm。优选为2mm。对于弹性棉的厚度,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可以是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mm。优选为2m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贴扣件为粘贴带的毛面粘贴面,所述第二贴扣件为粘贴带的钩面粘贴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绳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拉力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固定在病床边缘的滚轮支架和转动设于滚轮支架上的滚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轮固定板上转动设有一手轮连接板,所述手轮的中心设有一转轴,所述手轮相对于转轴转动,所述转轴固定在手轮连接板上,所述手轮固定槽内还嵌设有手轮连接板收纳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轮的外侧面上还固定设有一手柄。上文中,所述手轮的外侧面指的是远离手轮固定板的一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底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对卡扣,所述牵引绳上与牵引套连接的一端设有一对弹性卡头,所述弹性卡头与卡扣配合卡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患肢进行皮肤牵引时,将牵引套包裹住患肢后第一贴扣件与第二贴扣件粘贴固定,从而将牵引套固定在患肢上,再将牵引绳一端弹性卡头插入牵引套上的卡扣中,此时,翻转手轮至与手轮固定板垂直,通过手柄转动手轮收紧牵引绳,并根据拉力计的读数将牵引绳收紧至设定拉力值,随后翻转手轮使其卡入手轮固定槽中,并通过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相配合防止手轮在手轮固定槽中发生转动,至此,牵引工作完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牵引套配合牵引力发生机构实现对儿童患肢的皮肤牵引,其中,牵引套内选用弹性棉减少对患儿皮肤的刺激和磨损,并通过设置透气的硅胶材质的缓冲块尤其是从弹性棉中伸出的防滑凸起防止牵引套因牵引力的作用从患肢上脱落;牵引力发生机构通过手轮配合拉力计实现牵引力的线性调节,能够根据需要对牵引力进行调节,提升牵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牵引套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牵引套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牵引套的侧面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牵引力发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底层;2、透气缓冲块;3、弹性棉;4、第一贴扣件;5、第二贴扣件;6、牵引绳;7、滚轮组件;8、手轮组件;9、手轮固定板;10、手轮;11、牵引绳限位槽;12、手轮固定槽;13、第一固定齿;14、第二固定齿;15、防滑凸起;16、拉力计;17、滚轮支架;18、滚轮;19、手轮连接板;20、转轴;21、手轮连接板收纳槽;22、手柄;23、卡扣;24、弹性卡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4所示,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套和与牵引套活动连接的牵引力发生机构;所述牵引套包括矩形的基底层1、设于基底层内表面的呈蛇形分布的透气缓冲块2以及设于透气缓冲块内表面的弹性棉3,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设有三条第一贴扣件4,所述基底层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贴扣件配合构成贴扣组件的第二贴扣件5,所述第二贴扣件自基底层的另一侧延伸至基底层的外表面上并被固定在基底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贴扣件与第二贴扣件配合粘贴使得牵引套构成筒状结构;所述牵引力发生机构包括牵引绳6、滚轮组件7和一手轮组件8,所述手轮组件包括手轮固定板9和与手轮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手轮10,所述手轮边缘中间位置沿其周向设有一牵引绳限位槽11,所述牵引绳一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套和与牵引套活动连接的牵引力发生机构;/n所述牵引套包括矩形的基底层、设于基底层内表面的呈蛇形分布的透气缓冲块以及设于透气缓冲块内表面的弹性棉,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条第一贴扣件,所述基底层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贴扣件配合构成贴扣组件的第二贴扣件,所述第二贴扣件自基底层的另一侧延伸至基底层的外表面上并被固定在基底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贴扣件与第二贴扣件配合粘贴使得牵引套构成筒状结构;/n所述牵引力发生机构包括牵引绳、滚轮组件和一手轮组件,所述手轮组件包括手轮固定板和与手轮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手轮,所述手轮边缘中间位置沿其周向设有一牵引绳限位槽,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在牵引绳限位槽中另一端经过滚轮组件后活动连接到牵引套上,所述手轮固定板上设有手轮固定槽,所述手轮固定槽的内侧边缘设有第一固定齿,所述手轮边缘位于牵引绳限位槽两侧设有第二固定齿,所述手轮收入手轮固定槽中后第二固定齿与第一固定齿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套和与牵引套活动连接的牵引力发生机构;
所述牵引套包括矩形的基底层、设于基底层内表面的呈蛇形分布的透气缓冲块以及设于透气缓冲块内表面的弹性棉,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条第一贴扣件,所述基底层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贴扣件配合构成贴扣组件的第二贴扣件,所述第二贴扣件自基底层的另一侧延伸至基底层的外表面上并被固定在基底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贴扣件与第二贴扣件配合粘贴使得牵引套构成筒状结构;
所述牵引力发生机构包括牵引绳、滚轮组件和一手轮组件,所述手轮组件包括手轮固定板和与手轮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手轮,所述手轮边缘中间位置沿其周向设有一牵引绳限位槽,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在牵引绳限位槽中另一端经过滚轮组件后活动连接到牵引套上,所述手轮固定板上设有手轮固定槽,所述手轮固定槽的内侧边缘设有第一固定齿,所述手轮边缘位于牵引绳限位槽两侧设有第二固定齿,所述手轮收入手轮固定槽中后第二固定齿与第一固定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选用透气的医用棉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肢体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缓冲块是由硅胶制成的缓冲块,所述透气缓冲块上密布有透气孔,所述透气缓冲块上还均匀分布有复数个椭圆形的防滑凸起,所述弹性棉上开设有复数个供防滑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莉张文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