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和卧式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95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和卧式吸尘器,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准确判断尘杯倾斜角度造成尘杯取放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包括主体、尘杯组件和机架,沿卧式吸尘器的行进方向,尘杯组件位于主体的前方,机架位于尘杯组件的下方且与尘杯组件连接;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尘杯组件的轴线与机架平面之间的角度为80~1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卧式吸尘器主机,使用者在取放尘杯时,仅需要将尘杯组件的轴线与竖直方向平行,然后稍微调整倾斜角度,就可以将尘杯组件放置到指定位置,从而方便了尘杯组件的取放,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A horizontal vacuum cleaner host and a horizontal vacuum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和卧式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和卧式吸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卧式吸尘器的尘杯通常采用倾斜放置的方式,使用者在取放尘杯时,无法准确判断尘杯的倾斜角度,需要不断调整尘杯的倾斜角度才能够使其放置到指定位置,造成尘杯取放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和卧式吸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准确判断尘杯倾斜角度造成尘杯取放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包括主体、尘杯组件和机架,沿卧式吸尘器的行进方向,尘杯组件位于主体的前方,机架位于尘杯组件的下方且与尘杯组件连接;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尘杯组件的轴线与机架平面之间的角度为80~10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尘杯组件的轴线与机架平面的角度为9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机架的下方设有万向轮,主体的下方设有移动轮组件,移动轮组件的下端面与万向轮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移动轮组件的中垂线与主体的轴线重合。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万向轮位于所述尘杯组件的轴线的前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万向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位置相对应。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轮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倾斜轮,沿竖直方向,倾斜轮的下端面高于移动轮组件的下端面和万向轮的下端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倾斜轮沿主体的周向方式排列。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机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架体,沿卧式吸尘器主机行进方向,两个架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架体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主体的宽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过滤组件,尘杯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尘杯以及设于尘杯上的过滤壳体;过滤组件设于过滤壳体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滤组件的轴线与尘杯的轴线平行或重合。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体的轴线分别与过滤组件的轴线和尘杯的轴线相平行。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入口管,入口管的形状为L形,包括水平部以及与水平部连接的竖直部;水平部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尘杯组件的底部,竖直部安装在尘杯组件和主体之间,竖直部的出气口与过滤组件的进气口连通;沿竖直方向,竖直部的出气口高于尘杯的进尘口。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卧式吸尘器,包括上述卧式吸尘器主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a)本技术提供的卧式吸尘器主机,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尘杯组件的轴线与机架平面之间的角度为80~100°,也就是说,尘杯组件的轴线与竖直方向几乎平行,使用者在取放尘杯时,仅需要将尘杯组件的轴线与竖直方向平行,然后稍微调整倾斜角度,就可以将尘杯组件放置到指定位置,无需不断调整尘杯的倾斜角度,从而方便了尘杯组件的取放,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b)本技术提供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倾斜轮可以分为上坡轮和下坡轮,移动轮靠近机架的一侧可以设置下坡轮,移动轮远离机架的一侧可以设置上坡轮。当上述卧式吸尘器主机下坡时,万向轮与下坡轮同时与地面接触并转动,带动卧式吸尘器主机下坡;当上述卧式吸尘器主机上坡时,移动轮与上坡轮同时与地面接触并转动,带动卧式吸尘器主机上坡。c)本技术提供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尘杯组件为分体结构,具体可以分为尘杯和过滤壳体,设置专门用于放置过滤组件的过滤壳体,过滤壳体的内壁与过滤组件相配合,无需设置额外的复杂的机械结构,就能够实现过滤组件的装配,使其能够稳定地设置于过滤壳体内部,基本不会发生晃动,从而简化了卧式吸尘器主机的内部结构。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卧式吸尘器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卧式吸尘器主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卧式吸尘器主机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卧式吸尘器主机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卧式吸尘器主机中二次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卧式吸尘器主机中旋风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刮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卧式吸尘器主机中旋风过滤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刮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卧式吸尘器主机中二次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2-尘杯组件;3-机架;4-手柄;5-二次过滤组件;51-二次过滤壳体10;52-侧壁过滤层;53-底部过滤层;54-导流部;55-隔片;56-过滤片;6-过滤罩;7-旋风过滤器;8-刮污组件;81-基体;82-刮毛齿;83-刮尘条;81’-弹性环体;82’-刮毛环;83’-刮尘环;9-尘杯;10-过滤壳体;11-水平部;12-竖直部;13-架体;14-移动轮;15-倾斜轮;A-A-过滤组件的轴线;B-B-电机组件的轴线;C-C-主体的轴线;D-D-尘杯组件的轴线;E-E-机架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参见图1至图9,包括主体1、尘杯组件2、机架3和手柄4,其中,沿卧式吸尘器的行进方向,尘杯组件2位于主体1的前方,手柄4位于尘杯组件2和主体1的上方,手柄4的一端与尘杯组件2连接,另一端与主体1连接,机架3位于尘杯组件2的下方且与尘杯组件2连接;机架3沿水平方向设置,尘杯组件的轴线D-D与机架平面E-E之间的角度为80~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吸尘器主机,机架3沿水平方向设置,尘杯组件的轴线D-D与机架平面E-E的角度为80~100°,也就是说,尘杯组件的轴线D-D与竖直方向几乎平行,使用者在取放尘杯时,仅需要将尘杯组件的轴线D-D与竖直方向平行,然后稍微调整倾斜角度,就可以将尘杯组件2放置到指定位置,无需不断调整尘杯的倾斜角度,从而方便了尘杯组件2的取放,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尘杯组件2取放的方便性,可以将尘杯组件的轴线D-D与机架平面E-E的角度设置为90°,也就是说,尘杯组件的轴线D-D与竖直方向平行。这样,使用者可以清楚了解尘杯组件2的放置角度,在取放尘杯时,仅需要将尘杯组件的轴线D-D与竖直方向平行,无需再做额外调整,皆可以将尘杯组件2放置到指定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上述尘杯组件2取放的方便性。为了方便卧式吸尘器主机的移动,上述机架3的下方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尘杯组件和机架,沿卧式吸尘器的行进方向,所述尘杯组件位于主体的前方,所述机架位于尘杯组件的下方且与尘杯组件连接;/n所述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尘杯组件的轴线与机架平面之间的角度为80~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吸尘器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尘杯组件和机架,沿卧式吸尘器的行进方向,所述尘杯组件位于主体的前方,所述机架位于尘杯组件的下方且与尘杯组件连接;
所述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尘杯组件的轴线与机架平面之间的角度为8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的轴线与机架平面的角度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主体的下方设有移动轮组件,所述移动轮组件的下端面与万向轮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移动轮组件的中垂线与主体的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尘杯组件的轴线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倾斜轮,沿竖直方向,所述倾斜轮的下端面高于移动轮组件的下端面和万向轮的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吸尘器主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倾斜轮沿所述主体的周向方式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林润沈荻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