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杯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91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集尘杯装配结构,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该集尘杯装配结构包括尘杯体、和设置在尘杯体两端的尘杯进气端与尘杯出气端,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为所述尘杯体与主机相装配的接触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集尘杯装配结构中,通过尘杯进气端和尘杯出气端与主机装配,使得装配与拆卸更为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Assembly structure of dust collecting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杯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尘杯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手持式集尘杯的装配组件具有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非常方便的优点,一种介于普通家用集尘杯的装配组件与便携式集尘杯的装配组件之间的家庭清洁类产品,比较适合用来清洁较小的空间。主要用于车内的清洁,对键盘,电器等也有良好效果。缺点是功率较小,吸力不够强劲。现有集尘杯的装配组件中,尘杯体与主机之间一般是通过按压二者之间的连接卡扣等方式以实现装配与拆卸,按压的方式过于单一,且装配和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杯装配结构,以解决现有尘杯体与主机之间,按压的方式过于单一,且装配和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集尘杯装配结构,其中,包括尘杯体、和设置在尘杯体两端的尘杯进气端与尘杯出气端,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为所述尘杯体与主机相装配的接触面。本技术提供的集尘杯装配结构中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为所述尘杯体与主机相装配的接触面,通过尘杯进气端和尘杯出气端与主机装配,使得装配与拆卸更为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包括杯体装配腔;所述集尘杯装配在所述杯体装配腔内部时,所述尘杯进气端、所述尘杯出气端和所述集尘杯外壁面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杯体装配腔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分别与主机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相匹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或所述尘杯出气端为倾斜面。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或所述尘杯出气端为倾斜面;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分别与杯体装配腔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相匹配。设置尘杯进气口的端面为水平面,尘杯进气口位于水平面的圆心位置。设置尘杯出气口的端面为倾斜面。便于尘杯体安装在主机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出气端与轴线B-B相交后形成小于80度的夹角;所述尘杯出气端与所述主机中的轴线A-A相交后形成大于80度、且小于140度的夹角。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进气端上开设有尘杯进气口,所述尘杯出气端上开设有尘杯出气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进气口与所述尘杯出气口的位置相对应、且同圆心设置。使得可以气体可以沿直线方向进行传输,缩短气体传输的距离。另外,由于气体无需转弯,不会对吸力造成损耗。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体呈锥形,所述尘杯体的直径从所述尘杯进气口至所述尘杯出气口逐渐增大。尘杯体呈锥形,使得过滤效果更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进气端上设置有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设置用于搭接在主机上;所述第一搭接部包围所述尘杯进气口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尘杯及其口的端面的局部区域向左侧延伸形成弧状延伸区域,即第一搭接部,该延伸区域包围在尘杯进气口的外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杯体装配腔的前端面上设有与第一搭接部搭接的第二搭接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体外壁面的一部分设置有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于与主机相吸附。设置尘杯及其口的端面的局部区域向左侧延伸形成弧状延伸区域的内壁面为非水平面,在非水平面上也可以设置第一吸附组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杯体装配腔底部设置有尘杯托架,所述尘杯托架上设置有第二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吸附组件能够与第一吸附组件吸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吸附为磁片、或包含有磁性材料的磁吸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尘杯体内部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的进气端与所述尘杯进气口相对应,所述过滤组件的出气端与所述尘杯出气口相对应。所述主机上设置有后端面,所述后端面与尘杯体的端面相平行。本技术提供的集尘杯装配结构,尘杯体与主机进行装配时,将尘杯体放置在尘杯装配腔的正上方时,尘杯体沿其倾斜面与后端面为路径,在第一吸附组件与第二吸附组件之间所产生的吸附力的作用下,被装配在尘杯装配腔中,以完成尘杯体与主机的装配。尘杯体与主机之间通过吸附力进行装配,使得装配与拆卸更为方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集尘杯装配结构中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为所述尘杯体与主机相装配的接触面,通过尘杯进气端和尘杯出气端与主机装配,使得装配与拆卸更为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等优点。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包括杯体装配腔;所述集尘杯装配在所述杯体装配腔内部时,所述尘杯进气端、所述尘杯出气端和所述集尘杯外壁面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杯体装配腔中。进一步的,所述尘杯出气端与轴线B-B相交后形成小于80度的夹角;所述尘杯出气端与所述主机中的轴线A-A相交后形成大于80度、且小于140度的夹角。进一步的,所述尘杯体外壁面的一部分设置有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于与主机相吸附。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集尘杯装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集尘杯装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集尘杯的装配结构中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集尘杯的装配结构中尘杯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集尘杯的装配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尘杯体;2:第一搭接部;3:第一吸附组件;4:吸入管出气口;5:第二搭接部;6:第二吸附组件;7:尘杯托架;8:杯体装配腔;9:尘杯进气口;10:尘杯出气口;11:吸入管组件;12:后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尘杯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体、和设置在尘杯体两端的尘杯进气端与尘杯出气端,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为所述尘杯体与主机相装配的接触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杯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体、和设置在尘杯体两端的尘杯进气端与尘杯出气端,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为所述尘杯体与主机相装配的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杯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包括杯体装配腔;所述集尘杯装配在所述杯体装配腔内部时,所述尘杯进气端、所述尘杯出气端和所述集尘杯外壁面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杯体装配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杯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所述尘杯出气端分别与主机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杯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杯进气端和/或所述尘杯出气端为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杯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杯出气端与轴线B-B相交后形成小于80度的夹角;
所述尘杯出气端与所述主机中的轴线A-A相交后形成大于80度、且小于140度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杯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杯进气端上开设有尘杯进气口,所述尘杯出气端上开设有尘杯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杯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杯进气口与所述尘杯出气口的位置相对应、且同圆心设置。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程世及宋武斌孙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