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部线缆管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79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50
一种通信系统(100),其包括壳体(2)、托盘(331)和引导臂(700)。托盘具有多个端口(7),每个端口具有能够连接至后部线缆(RC、RC’)的后部面。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与壳体接合,并且托盘具有基本上位于壳体内部的第一位置和基本上位于壳体外部的第二位置。引导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自由端部,第一端部在所述多个端口与壳体的后部之间以可枢转的方式附接至托盘,第二自由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反。引导臂适于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在第一旋转位置中,引导臂基本上平行于壳体的后部,当托盘从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时,自由端部在第二旋转位置中指向壳体的后部。

Rear cable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后部线缆管理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2月14日提交的名称为“RearCableManagement(后部线缆管理)”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432,281的权益,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对联接至通信连接器、转接器和/或端口的线缆进行及布线及管理的装置和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配线板装置的后部线缆布线及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通信机柜和机架中,多个线缆通过连接器、例如转接器彼此互连。线缆组织单元通常具有支承连接器的托盘或搁架或类似平台。线缆组织单元的示例包括配线板。配线板容纳线缆连接器,并且配线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机架安装式的。配线板通常是双面的;配线板的前部提供与相对较短的电线或线缆的连接,并且配线板的后部通常提供与相对较长的电线或线缆的连接。这种设置有助于在不干扰后部的连接的情况下临时改变配线板的前部的性能。有时,连接至配线板的前部的线缆可以将不同的配线板互连,并且可以是相对较短的或者可以是较长线缆的一部分。配线板有助于设备的互连、监控和电路测试,而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n壳体;/n托盘,所述托盘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具有后部面,所述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接合,并且所述托盘具有基本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位置和基本上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位置;以及/n引导臂,所述引导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自由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多个端口与所述壳体的后部之间以可枢转的方式附接至所述托盘,所述第二自由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所述引导臂适于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中,所述引导臂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中,所述自由端部指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n其中,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安装状态下,多个后部线缆分别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4 US 15/432,281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壳体;
托盘,所述托盘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具有后部面,所述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接合,并且所述托盘具有基本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位置和基本上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位置;以及
引导臂,所述引导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自由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多个端口与所述壳体的后部之间以可枢转的方式附接至所述托盘,所述第二自由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所述引导臂适于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中,所述引导臂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中,所述自由端部指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
其中,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安装状态下,多个后部线缆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端口的所述后部面,以及
其中,所述引导臂的长度构造成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安装状态下联接至所述后部线缆,使得:当所述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转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后部线缆在所述引导臂的所有旋转位置中沿与所述引导臂的所述自由端部所指向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线缆套管,所述线缆套管具有联接至所述引导臂的第一部分和联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线缆套管适于将所述后部线缆保持在所述线缆套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线缆套管是分体式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后部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后部线缆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中的开口离开,所述开口定位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引导臂的所述第一端部定位成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后部线缆联接至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器定位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包括定位在所述托盘的相反两个侧部上的最外端口以及定位在所述最外端口之间的最内端口,所述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所述最外端口的第一后部线缆的长度大于所述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所述最内端口的第二后部线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后部线缆中的每个后部线缆操作性地联接至线缆引导件,所述线缆引导件定位在所述托盘的内侧-外侧中央部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线缆引导件定位在所述多个端口的远侧以及定位在所述引导臂的近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托盘包括位于所述托盘的第一侧部上的第一销,以及所述引导臂包括开孔,所述开孔适于将所述第一销接纳在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内健一郎陆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光互通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