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75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侧;第一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侧并包含第一变色物质;电解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变色物质层的上侧;第二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上侧并包含第二变色物质;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变色物质层的上侧,以及第二基板,配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上侧,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电极,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离子性液体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的第二离子性液体。

electrochrom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致变色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更具体涉及包含于电致变色器件的电解质层。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是指施加电压时由于电场方向而可逆地改变颜色的现象,将具有这种特性的由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材料的光特性可逆地改变的物质称为电致变色物质。这种电致变色物质具有如下特性:当从外部没有施加电信号时,不显示颜色,而当施加电信号时,显示颜色,或者与之相反,当从外部没有施加电信号时,显示颜色,而当施加电信号时,颜色消失。电致变色器件是利用由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而电致变色物质的透光率改变的现象的器件,用于调节如电子货架标签(ESL:electroshelflabel)等需要特定部变色的显示器、大型海报或信息板等公告用装置、智能窗、建筑用窗户玻璃、汽车镜、柔性显示器、汽车用天窗、运动眼镜等的透光率或者反射率,随着最近发现除了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变色以外还具有红外线屏蔽效果,作为能量节约型产品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这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随着变色速度而不同,变色速度可受电解质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变色速度,尝试用离子性液体来形成电解质。离子性液体是指处于液体状态的盐,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使彼此的电荷变成零而呈现电中性。离子性液体具有低蒸气压、非可燃性、电化学稳定性及在常温下的高离子导电率,从而作为电解质材料受到关注。将离子性液体单独作为电解质的材料使用时,由于电解质的泄露,在膜形态的加工及变色器件的薄膜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将离子性液体和高分子混合后,利用UV或热进行固化,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重复驱动后电解质层向透明电极转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致变色器件的电解质层。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侧;第一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侧并包含第一变色物质;电解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变色物质层的上侧;第二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上侧并包含第二变色物质;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变色物质层的上侧;以及第二基板,配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上侧,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电极,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离子性液体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的第二离子性液体,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是不能与所述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的离子性液体,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能够与所述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的离子性液体。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正离子包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离子性液体。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正离子包含乙烯基或丙烯酸酯基的离子性液体。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所述正离子进一步包含咪唑鎓或铵中的至少一种的离子性液体。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的所述正离子包含1-甲基-3-乙烯基咪唑鎓(1-metyl-3-vinylimidazolium)或[(3-甲基丙烯酰氨基)丙基]三甲基铵([(3-methacryloylamino)propyl]trimethylammonium)。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的正离子包含铵(ammonium)、咪唑鎓(imidazolium)、恶唑鎓(oxazolium)、哌啶鎓(piperidinium)、吡嗪鎓(pyrazinium)、吡唑鎓(pyrazolium)、哒嗪鎓(pyridazinium)、吡啶鎓(pyridinium)、嘧啶鎓(pyrimidinium)、吡咯烷鎓(pyrrolidinium)、吡咯啉鎓(pyrrolinium)、吡咯鎓(pyrrolium)、噻唑鎓(thiazolium)及三唑鎓(triazolium)中的至少一种。相对于1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包含5至15重量份的第二离子性液体。所述电解质层进一步包括锂盐。所述电解质层进一步包括光引发剂。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包括:电致变色器件;第一端子部,连接于第一电极并具有第一极性;以及第二端子部,连接于第二电极并具有第二极性,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侧;第一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侧并包含第一变色物质;电解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变色物质层的上侧;第二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上侧并包含第二变色物质;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变色物质层的上侧;以及第二基板,配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上侧,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电极,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离子性液体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的第二离子性液体,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是不能与所述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的离子性液体,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能够与所述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的离子性液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获得变色速度快的电致变色器件。特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获得电解质层,该电解质层的变色速度快,不担心泄漏,从而能够进行膜形态及薄膜形态的加工,而且不向透明电极转移或扩散。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提高透明电极与变色物质层或电致变色物质层与电解质层之间的结合力,并由此提高离子导电率及变色速度。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提高变色物质层内离子导电率,并由此提高变色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剖视图。图4是拍摄重复驱动后的实施例3的电解质层的照片。图5是拍摄重复驱动后的比较例1的电解质层的照片。图6至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变色物质层。图12是比较比较例11及实施例11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的曲线图。图1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应用于ESL的例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电致变色器件的电致变色装置。图16是示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电子货架标签系统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可施加各种变更并可具有各种实施例,拟将特定实施例示例于附图并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非限定于特定实施方式,涵盖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等同物以及替代物。包括诸如第二、第一等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所述构成要素并非限定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二构成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相似地,第一构成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基板;/n第一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侧;/n第一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侧并包含第一变色物质;/n电解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变色物质层的上侧;/n第二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上侧并包含第二变色物质;/n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变色物质层的上侧;以及/n第二基板,配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上侧,/n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电极,/n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离子性液体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的第二离子性液体,/n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是不能与所述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的离子性液体,/n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能够与所述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的离子性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10 KR 10-2017-0058092;20170525 KR 10-2017-00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一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侧;
第一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侧并包含第一变色物质;
电解质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变色物质层的上侧;
第二变色物质层,配置在所述电解质层的上侧并包含第二变色物质;
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变色物质层的上侧;以及
第二基板,配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上侧,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电极,
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离子性液体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的第二离子性液体,
所述第一离子性液体是不能与所述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的离子性液体,
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能够与所述可聚合单体、可聚合低聚物及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的离子性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正离子包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离子性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正离子包含乙烯基或丙烯酸酯基的离子性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是所述正离子进一步包含咪唑鎓或铵中的至少一种的离子性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离子性液体的所述正离子包含1-甲基-3-乙烯基咪唑鎓(1-metyl-3-vinylimidazolium)或[(3-甲基丙烯酰氨基)丙基]三甲基铵([(3-methacryloylamino)propyl]trimethylammoniu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秀孙妏暎李仁会柳志昌朴镇庆李东建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