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425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回风巷石门、运输巷石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以及切眼的构筑;步骤2、巷道两侧底角施工锁脚管缝式锚杆孔;步骤3、锁脚管缝式锚杆孔的底部进行爆破;步骤4、管缝式锚杆安装至锁脚管缝式锚杆孔内部并注浆;步骤5、采用卧底的方式对巷道鼓起部分进行清理;步骤6、开挖卸压槽;步骤7、施工混凝土地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煤矿回采巷道施工,避免采巷道底鼓,安全性高。

A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al mining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属于煤矿回采巷道

技术介绍
煤矿回采巷道:采煤工作中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属于这类巷道的有:采煤工作面的开切眼、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巷道维修工应由熟悉顶板管理及支护方法,具有掘进和回采的支护、回柱操作技能,掌握风镐、风钻、电钻等操作方法的人员担负。现有的煤矿回采巷道经常发生底鼓,导致巷道变形严重,尺寸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对巷道底板鼓起来的地方进行卧底、刷帮出渣,不仅耗费工时、劳动强度大,一段时间后又会继续鼓起,严重影响巷道的正常使用,同时,回采工作面形成的反复地采动影响一直以来是造成采区石门巷道支护困难、维护频繁的主要因素。采区石门巷道受采动应力的反复影响,围岩顶板下沉失稳、两帮收敛变形严重以及地鼓现象突出,严重影响采区石门巷道的使用功能,致使采区石门巷道经常修护。采区石门巷道的变形失稳不仅给运输、行人安全等矿井生产环节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为了保证采区石门巷道的安全生产条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对巷道进行修护。现有的技术通过改进回采巷道设计来避免采区石门受到二次采动影响,减少采煤工作面对采区石门巷道造成的采动影响的次数,从而大幅度减少采区石门巷道维护次数,解决采区石门巷道支护困难、维护频繁的现状,现在急需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回风巷石门、运输巷石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以及切眼的构筑;步骤2、巷道两侧底角施工锁脚管缝式锚杆孔;步骤3、锁脚管缝式锚杆孔的底部进行爆破;步骤4、管缝式锚杆安装至锁脚管缝式锚杆孔内部并注浆;步骤5、采用卧底的方式对巷道鼓起部分进行清理;步骤6、开挖卸压槽;步骤7、施工混凝土地坪。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的采区石门的见煤点开口沿煤层伪倾斜施工一段负坡回采巷道,当回采巷道的标高降到设计落平点标高时停止掘进。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改变回采巷道施工方位沿煤层走向施工回采巷道至设计的切眼上口和下口时停止掘进。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的方位要一致,施工切眼,形成具有独立回风系统的采煤工作面。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采煤工作面回采至回风巷道的落平点与运输巷道的落平点的连线位置时。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停止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工作,用42mm钻在巷道两帮底角打孔,孔深3.65m。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锁脚管缝式锚杆孔打好后,每个孔底用1卷矿用乳化炸药进行孔底爆破。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长3.1m的管缝式锚杆安装到爆破后的孔内,并用注浆泵进行注浆,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6。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巷道底板上所有鼓起的煤矸全部清除,直至卧到巷道的实底部分,卧底后巷道如出现积水时,必须立即将水排出,将潮湿的碴石清除。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底板正中开挖卸压槽,尺寸为宽350mm,深1.1m;开槽方式为采用风镐松动、人工出渣的方法,卸压槽完成后,均匀铺一层厚度100mm的干石灰粉并压实,最后在卸压槽上覆盖一块尺寸为:宽0.8m,厚9mm的钢板,将卸压槽完全覆盖即可。进一步地,在步骤7中,底板铺设300mm厚混凝土实施永久支护,混凝土地坪施工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5m,每段之间留有12.5mm的伸缩缝,以巷道中线为中心向两边的混凝土按1°坡度浇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设计施工简单,采煤工作面回采末期只对运巷的采区石门巷道造成采动影响,由于回风巷的采区石门与回风巷错开一定距离,避免了采煤工作面的二次采动影响,能有效地减小采煤工作面对采区石门造成的反复采动影响次数,解决采区石门巷道支护困难、维护频繁等问题;2、操作简单,易实施,对锚杆孔进行爆破从而疏松岩石,有利于浆液渗入与岩石凝固成整体共同起到抵抗围岩变形的作用;施工卸压槽能够有效释放底板产生的高应力,不会对底板产生较大破坏,对巷道底鼓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1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2-7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中回风巷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回风巷石门、运输巷石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以及切眼的构筑;步骤2、巷道两侧底角施工锁脚管缝式锚杆孔;步骤3、锁脚管缝式锚杆孔的底部进行爆破;步骤4、管缝式锚杆安装至锁脚管缝式锚杆孔内部并注浆;步骤5、采用卧底的方式对巷道鼓起部分进行清理;步骤6、开挖卸压槽;步骤7、施工混凝土地坪。在步骤1中,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的采区石门的见煤点开口沿煤层伪倾斜施工一段负坡回采巷道,当回采巷道的标高降到设计落平点标高时停止掘进。在步骤1中,改变回采巷道施工方位沿煤层走向施工回采巷道至设计的切眼上口和下口时停止掘进。在步骤1中,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的方位要一致,施工切眼,形成具有独立回风系统的采煤工作面。在步骤1中,采煤工作面回采至回风巷道的落平点与运输巷道的落平点的连线位置时。在步骤2中,停止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工作,用42mm钻在巷道两帮底角打孔,孔深3.65m。在步骤3中,锁脚管缝式锚杆孔打好后,每个孔底用1卷矿用乳化炸药进行孔底爆破。在步骤4中,长3.1m的管缝式锚杆安装到爆破后的孔内,并用注浆泵进行注浆,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6。在步骤5中,巷道底板上所有鼓起的煤矸全部清除,直至卧到巷道的实底部分,卧底后巷道如出现积水时,必须立即将水排出,将潮湿的碴石清除。在步骤6中,底板正中开挖卸压槽,尺寸为宽350mm,深1.1m;开槽方式为采用风镐松动、人工出渣的方法,卸压槽完成后,均匀铺一层厚度100mm的干石灰粉并压实,最后在卸压槽上覆盖一块尺寸为:宽0.8m,厚9mm的钢板,将卸压槽完全覆盖即可。在步骤7中,底板铺设300mm厚混凝土实施永久支护,混凝土地坪施工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5m,每段之间留有12.5mm的伸缩缝,以巷道中线为中心向两边的混凝土按1°坡度浇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的采区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回风巷石门、运输巷石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以及切眼的构筑;/n步骤2、巷道两侧底角施工锁脚管缝式锚杆孔;/n步骤3、锁脚管缝式锚杆孔的底部进行爆破;/n步骤4、管缝式锚杆安装至锁脚管缝式锚杆孔内部并注浆;/n步骤5、采用卧底的方式对巷道鼓起部分进行清理;/n步骤6、开挖卸压槽;/n步骤7、施工混凝土地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回风巷石门、运输巷石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以及切眼的构筑;
步骤2、巷道两侧底角施工锁脚管缝式锚杆孔;
步骤3、锁脚管缝式锚杆孔的底部进行爆破;
步骤4、管缝式锚杆安装至锁脚管缝式锚杆孔内部并注浆;
步骤5、采用卧底的方式对巷道鼓起部分进行清理;
步骤6、开挖卸压槽;
步骤7、施工混凝土地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的采区石门的见煤点开口沿煤层伪倾斜施工一段负坡回采巷道,当回采巷道的标高降到设计落平点标高时停止掘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改变回采巷道施工方位沿煤层走向施工回采巷道至设计的切眼上口和下口时停止掘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的方位要一致,施工切眼,形成具有独立回风系统的采煤工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煤工作面回采至回风巷道的落平点与运输巷道的落平点的连线位置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回采巷道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停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中举余芳芳杨军伟李健谢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