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翻转机器人、中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423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翻转机器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墙体翻转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翻转的机器人,包括:运输小车、升降机构、翻转机构、链轮机构、多级伸缩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运输小车上,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链轮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所述多级伸缩机构与所述翻转机构刚性连接,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链轮机构啮合连接,所述多级伸缩机构可伸入建筑墙体空腔内,通过所述链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翻转机构转动,所述多级可伸缩机构随着所述翻转机构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建筑墙体的翻转,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腔建筑墙体翻转困难,人工翻转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A kind of building wall turning robot and transf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翻转机器人、中转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一种建筑墙体翻转机器人、中转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的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人工成本压力,以及高危、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近百年来,虽然自然科学与工程
的革新不断,建筑本身的形态和功能也大不相同,但建筑施工的业态形式却始终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建筑行业是世界上数字化程度最低、自动化程度最低的行业之一,建筑机器人作为一个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有望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信息化营建,整个建筑业或借机完成跨越式发展。建筑物主体在完成之后,需要将空腔的建筑墙体套在主体的钢筋上,现有的做法是建筑工人将平放的建筑墙体人工拉立起来,再由吊装车吊装到建筑主体上,但是由于建筑墙体重量很大,需要大量的工人来完成这部分工作,人力成本很大;而且大量的人做这一项工作,会存在部分人偷懒,导致工作效率低;而且混凝土墙体在工人手工翻转过程中容易损坏,安装到建筑主体上后,会影响墙体美观,后续还需要返修;手工方式翻转墙体,对于操作工人,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翻转机器人、中转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墙体在吊装之前翻转困难,人工翻转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翻转机器人,所述建筑墙体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平行于所述建筑墙体的正反面,所述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包括: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可以前进、后退和转向,所述运输小车后端带有配重部;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运输小车前端,所述升降机构可以上下升降;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翻转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导轨和至少一个能够沿所述弧形导轨移动的支撑轴,各个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均被所述弧形导轨支撑且导向;链轮机构,所述链轮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链轮机构包括转动驱动件、主动链轮、至少两个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弧形导轨的两端各自安装有所述从动链轮;多级可伸缩机构,所述多级可伸缩机构包括一级伸缩机构、二级伸缩机构和挡块,所述二级伸缩机构通过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一级伸缩机构一端,所述一级伸缩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二级伸缩机构能够伸入所述建筑墙体空腔内,所述挡块长度大于所述空腔的直径。可选的,所述弧形导轨为弧形齿条结构,所述支撑轴至少有两根,各个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均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弧形齿条啮合,所述链条和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各个所述支撑轴转动安装在同一个支撑板上,所述一级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可选的,所述弧形导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轴穿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链条和所述支撑轴固定,所述一级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可选的,所述支撑轴在所述弧形导轨的运动最大行程大于1/4圆弧;所述升降机构上还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位于所述弧形导轨的末端,所述支撑块设有斜面,当所述建筑墙体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建筑墙体能够被所述斜面支撑。可选的,所述多级可伸缩机构的所述二级伸缩机构的在外部套有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顶部固定在所述二级伸缩机构的外侧,所述二级伸缩机构设有充气管路,所述二级伸缩机构伸入所述空腔后,所述充气管路能够对所述橡胶气囊6充气。可选的,所述二级伸缩机构数量不低于两个,且所述二级伸缩机构与所述空腔的位置一一对应。可选的,所述多级可伸缩机构的二级伸缩机构伸入所述腔体的长度不低于所述空腔腔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可选的,所述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链条均不止一个且数量匹配,所述转动驱动件同时驱动多个所述主动链轮。可选的,所述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链条均不止一个且数量匹配,每个所述主动链轮对应匹配一个所述转动驱动件。一种中转系统,包括所述的建筑墙体运转机器人;还包括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包括左支撑、右支撑和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的同一端,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上均对应设有限位块,所述建筑墙体运转机器人能够进入到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的间隔。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墙体翻转机器人、中转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升降机构固定在运输小车上,翻转机构与链轮机构固定在升降机构的上方,多级伸缩机构与翻转机构刚性连接,翻转机构与链轮机构啮合连接,多级伸缩机构可伸入建筑墙体口腔内,通过转动驱动组件驱动链轮的转动,带动翻转机构转动,伸入建筑墙体的多级可伸缩机构随着翻转机构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建筑墙体的翻转。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齿轮齿条传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多级可伸缩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转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转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建筑墙体;11、空腔;2、运输小车;21、配重部;3、升降机构;31、支撑块;4、翻转机构;41、弧形导轨;42、支撑轴;5、链轮机构;51、主动链轮;52、从动链轮;53、链条;54、转动驱动;6、多级可伸缩机构;61、一级伸缩机构;62、二级伸缩机构;63、挡块;64、橡胶气囊;65、充气管路;7、弧形齿轮齿条机构;71、弧形齿条;72、齿轮;73、支撑板;74、轴承;中转系统;81、放置平台;82、限位块;83、左支撑;84、右支撑;85、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所述建筑墙体1设有若干空腔11,所述空腔11平行于所述建筑墙体1的正反面;所述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包括运输小车2、升降机构3、翻转机构4、链轮机构5和多级可伸缩机构6;运输小车2,所述运输小车2可以前进、后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所述建筑墙体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平行于所述建筑墙体的正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包括:/n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可以前进、后退和转向,所述运输小车后端带有配重部;/n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运输小车前端,所述升降机构可以上下升降;/n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翻转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导轨和至少一个能够沿所述弧形导轨移动的支撑轴,各个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均被所述弧形导轨支撑且导向;/n链轮机构,所述链轮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链轮机构包括转动驱动件、主动链轮、至少两个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弧形导轨的两端各自安装有所述从动链轮;/n多级可伸缩机构,所述多级可伸缩机构包括一级伸缩机构、二级伸缩机构和挡块,所述二级伸缩机构通过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一级伸缩机构一端,所述一级伸缩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二级伸缩机构能够伸入所述建筑墙体空腔内,所述挡块长度大于所述空腔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所述建筑墙体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平行于所述建筑墙体的正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包括:
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可以前进、后退和转向,所述运输小车后端带有配重部;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运输小车前端,所述升降机构可以上下升降;
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翻转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导轨和至少一个能够沿所述弧形导轨移动的支撑轴,各个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均被所述弧形导轨支撑且导向;
链轮机构,所述链轮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链轮机构包括转动驱动件、主动链轮、至少两个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弧形导轨的两端各自安装有所述从动链轮;
多级可伸缩机构,所述多级可伸缩机构包括一级伸缩机构、二级伸缩机构和挡块,所述二级伸缩机构通过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一级伸缩机构一端,所述一级伸缩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二级伸缩机构能够伸入所述建筑墙体空腔内,所述挡块长度大于所述空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为弧形齿条结构,所述支撑轴至少有两根,各个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均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弧形齿条啮合,所述链条和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各个所述支撑轴转动安装在同一个支撑板上,所述一级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轴穿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链条和所述支撑轴固定,所述一级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墙体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在所述弧形导轨的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铭键余德孙江璐扶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