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422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28
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包括空心砖,空心砖内部等距设计有多个通孔,空心砖采用通孔朝天的方式等距堆放在一起,两相邻空心砖之间横向铺设有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上等距固定安装有锁紧套,锁紧套两端均设计有插孔,插孔内穿插有空心管,空心管顶部采用球头设计,将墙体建成,待水泥干后,空心管无法轻易拔出,可提升房屋的牢固性和抗震性等性能,应用于房屋建设行业,能提升房屋的牢固性、抗拉、抗剪和抗震能力,当地震等灾难事故发生时,房屋不易倒塌,降低了地震等灾难事故的经济损失,房屋即使倒塌,倒塌的形式为整片倒塌,且倒塌后的结构牢靠,方便就近的人员利用倒塌的墙体进行避难和简单医治,降低了地震等灾难事故的伤亡率。

A sliding isolation device for masonry structure without ring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房屋抗震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砌体结构主要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由于施工质量差异较大,强度相对较低,离散性大,其抗拉、抗剪、抗震能力和抗弯承载力都较低,整体性差。在地震中砌体墙开裂后其承载力迅速下降,极易发生倒塌,且倒塌形式呈四散分布的,波及范围广,在地震过程中,无法就近利用倒塌的墙体进行躲避,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包括空心砖,空心砖内部等距设计有多个通孔,空心砖采用通孔朝天的方式等距堆放在一起,两相邻空心砖之间横向铺设有铁丝网,铁丝网内涂抹有水泥,所述铁丝网上等距固定安装有锁紧套,锁紧套两端均设计有插孔,插孔内穿插有空心管,空心管顶部采用球头设计,空心管尾部呈开口设计,空心管受力敲击后,空心管尾部可沿着相邻空心管顶部球形结构向外涨开,所述空心管尾部涨开的外径大于锁紧套的插孔内径,空心管顶部穿过空心砖的通孔插入相邻的锁紧套内,锁紧套内的两个所述空心管首尾相连,铁丝网两侧固定安装有矩形板,空心砖和矩形板的贴合面涂抹有水泥。如上所述的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所述的空心管尾部设计有沿着外侧贯穿的腰型孔。如上所述的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所述的锁紧套内部空心管球头结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圈。r>如上所述的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两个所述空心管首尾相连处的锁紧套外壁上设计有多个第一圆孔,锁紧套的空心管尾部设计有多个第二圆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将空心砖以通孔朝上的方式等距堆成一排,堆放完成后,向每块空心砖的通孔内插入空心管,空心管以球头朝上的方式插入,完成后,将铁丝网铺设在空心砖上端,铁丝网上固定安装有锁紧套和矩形板,下层的空心管球头一端插入铁丝网的锁紧套内,在铁丝网内涂抹水泥,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在铁丝网上端等距堆放空心砖,空心砖的通孔需要同锁紧套的插孔对齐,插入空心管,并用力敲击每跟空心管,使空心管的尾部在锁紧套内沿着相邻的空心管的球头端涨开,涨开的外径大于锁紧套的插孔内径,同时锁紧套内的挡圈可以防止空心管尾部过渡涨开变形,保证每根空心管涨开的一致性,重复述步骤,将墙体建成,待水泥干后,空心管无法轻易拔出,可提升房屋的牢固性和抗震性等性能,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应用于房屋建设行业,能提升房屋的牢固性、抗拉、抗剪和抗震能力,当地震等灾难事故发生时,房屋不易倒塌,降低了地震等灾难事故的经济损失,房屋即使倒塌,倒塌的形式为整片倒塌,且倒塌后的结构牢靠,方便就近的人员利用倒塌的墙体进行避难和简单医治,降低了地震等灾难事故的伤亡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空心砖示意图;图4是空心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空心砖1,空心砖1内部等距设计有多个通孔2,空心砖1采用通孔2朝天的方式等距堆放在一起,两相邻空心砖1之间横向铺设有铁丝网3,铁丝网3内涂抹有水泥4,所述铁丝网3上等距固定安装有锁紧套5,锁紧套5两端均设计有插孔6,插孔6内穿插有空心管7,空心管7顶部采用球头设计,空心管7尾部呈开口设计,空心管7受力敲击后,空心管7尾部可沿着相邻空心管7顶部球形结构向外涨开,所述空心管7尾部涨开的外径大于锁紧套5的插孔6内径,空心管7顶部穿过空心砖1的通孔2插入相邻的锁紧套5内,锁紧套5内的两个所述空心管7首尾相连,铁丝网3两侧固定安装有矩形板8,空心砖1和矩形板8的贴合面涂抹有水泥4。将空心砖1以通孔2朝上的方式等距堆成一排,堆放完成后,向每块空心砖1的通孔2内插入空心管7,空心管7以球头朝上的方式插入,完成后,将铁丝网3铺设在空心砖1上端,铁丝网3上固定安装有锁紧套5和矩形板8,下层的空心管7球头一端插入铁丝网3的锁紧套5内,在铁丝网3内涂抹水泥4,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在铁丝网3上端等距堆放空心砖1,空心砖1的通孔2需要同锁紧套5的插孔6对齐,插入空心管7,并用力敲击每跟空心管7,使空心管7的尾部在锁紧套5内沿着相邻的空心管7的球头端涨开,涨开的外径大于锁紧套5的插孔6内径,同时锁紧套5内的挡圈10可以防止空心管7尾部过渡涨开变形,保证每根空心管7涨开的一致性,重复述步骤,将墙体建成,待水泥4干后,空心管7无法轻易拔出,可提升房屋的牢固性和抗震性等性能,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应用于房屋建设行业,能提升房屋的牢固性、抗拉、抗剪和抗震能力,当地震等灾难事故发生时,房屋不易倒塌,降低了地震等灾难事故的经济损失,房屋即使倒塌,倒塌的形式为整片倒塌,且倒塌后的结构牢靠,方便就近的人员利用倒塌的墙体进行避难和简单医治,降低了地震等灾难事故的伤亡率。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空心管7尾部设计有沿着外侧贯穿的腰型孔9。空心管7尾部设计有沿着外侧贯穿的腰型孔9,可以使空心管7尾部更容易沿着相邻空心管7的球头结构涨开,降低了空心管7变形所需的敲击力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锁紧套5内部空心管7球头结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圈10。挡圈10可以阻挡空心管7尾部过渡涨开变形,保证每根空心管7的变形程度一致性,防止因为空心管7变形程度不一致,造成装置无法正常安装等异常问题出现。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两个所述空心管7首尾相连处的锁紧套5外壁上设计有多个第一圆孔11,锁紧套5的空心管7尾部设计有多个第二圆孔12。铁丝网3内的水泥4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圆孔11、第二圆孔12流入锁紧套5、空心管7内,待水泥4干后,可将空心管7紧固在锁紧套5内,提升房屋的牢固性和抗震性等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砖(1),空心砖(1)内部等距设计有多个通孔(2),空心砖(1)采用通孔(2)朝天的方式等距堆放在一起,两相邻空心砖(1)之间横向铺设有铁丝网(3),铁丝网(3)内涂抹有水泥(4),所述铁丝网(3)上等距固定安装有锁紧套(5),锁紧套(5)两端均设计有插孔(6),插孔(6)内穿插有空心管(7),空心管(7)顶部采用球头设计,空心管(7)尾部呈开口设计,空心管(7)受力敲击后,空心管(7)尾部可沿着相邻空心管(7)顶部球形结构向外涨开,所述空心管(7)尾部涨开的外径大于锁紧套(5)的插孔(6)内径,空心管(7)顶部穿过空心砖(1)的通孔(2)插入相邻的锁紧套(5)内,锁紧套(5)内的两个所述空心管(7)首尾相连,铁丝网(3)两侧固定安装有矩形板(8),空心砖(1)和矩形板(8)的贴合面涂抹有水泥(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砖(1),空心砖(1)内部等距设计有多个通孔(2),空心砖(1)采用通孔(2)朝天的方式等距堆放在一起,两相邻空心砖(1)之间横向铺设有铁丝网(3),铁丝网(3)内涂抹有水泥(4),所述铁丝网(3)上等距固定安装有锁紧套(5),锁紧套(5)两端均设计有插孔(6),插孔(6)内穿插有空心管(7),空心管(7)顶部采用球头设计,空心管(7)尾部呈开口设计,空心管(7)受力敲击后,空心管(7)尾部可沿着相邻空心管(7)顶部球形结构向外涨开,所述空心管(7)尾部涨开的外径大于锁紧套(5)的插孔(6)内径,空心管(7)顶部穿过空心砖(1)的通孔(2)插入相邻的锁紧套(5)内,锁紧套(5)内的两个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亚男熊礼全李德强张学林孙岩何虹程龙飞郭远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