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95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在砌体填充墙的水平砌块灰缝中铺设薄层柔性材料;对于无洞口的墙体在中间或间隔一定间距砌体墙砌块灰缝中铺设水平铺设;在有窗洞口的墙体中,在窗洞口上下方砌体墙砌块灰缝中铺设;在设有门窗洞口的墙体中,在门窗洞上下方砌体墙砌块灰缝中铺设;在设有门洞口的墙体中,在门洞上方砌体墙砌块灰缝中铺设。内部砌体填充墙体可随外部框架产生相同的变形,墙体在一定强度地震作用下无损伤或轻微损伤,同时填充墙体可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提高结构的变形可恢复能力,且施工简便,具备良好的经济和施工性能。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asonry infilled wall with adaptive external frame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框架填充墙结构是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填充墙仅作为分隔构件,需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效果好、隔音性好等特点,轻质砌体材料作为框架填充墙材料被广泛应用。地震作用时,由于外部框架变形,内部轻质砌体填充墙受到外部框架的变形,形成“斜撑”区域。由于轻质砌体填充墙孔洞率大、强度较低等在地震作用下易于破坏,严重影响居住者的使用性能,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另一方面,填充墙的破坏影响了多遇或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可修复性能。目前,可恢复结构体系研究成为热点,涉及到不同材料、结构类型。特别是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甚多,目前还没有关于与可恢复框架相适应的填充墙。在可恢复框架结构体系中,对内部的填充墙要求在一定强度地震作用下无损伤或轻微损伤;填充墙体可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提高结构的变形可恢复能力。既有关于减少地震作用下砌体填充墙体破坏程度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加强或改进结构材料及构造措施两方面入手。材料改进研究方面可采用减震砂浆、钢纤维砂浆、橡胶或泡沫混凝土砌块、树脂复合材料等;构造改进研究方面主要有设置洞口、增设钢板墙、增设耗能或阻尼装置、填充墙与外部框架脱开等措施。材料改进方面目前由于造价较高,专业化生产程度低,无法在规模应用;目前构造措施方面增设钢板墙会造成结构破坏模式的改变,导致地震作用下外部受力框架先于填充墙发生破坏;填充墙与外部框架脱开会造成填充墙防水、保温等性能降低,影响使用,此外施工不便,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所述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浇筑建造受力的框架柱、框架梁;步骤2: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步骤3:铺设薄层柔性材料;步骤4:继续砌筑砌体填充墙体顶部段;步骤5:完成砌体填充墙顶部斜砌段的施工。优选的,当建造的是无洞口的墙体时,步骤3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在薄层柔性材料上方继续砌筑砌体填充墙体中部段,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中部段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优选的,当建造的是带窗洞口的墙体时,步骤3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在薄层柔性材料上方预留窗洞口,砌筑窗洞两侧砌体的填充墙体中部段,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中部段及窗洞上方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优选的,当建造的是带门洞口的墙体时,步骤2在预留门洞、砌筑门洞两侧的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步骤3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砌体上部、门洞上方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在薄层柔性材料上方砌筑砌体的填充墙体中部段。优选的,当建造的是带门窗洞口的墙体时,步骤2预留门洞,砌筑门洞两侧及窗洞下方的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步骤3在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窗洞下方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预留窗洞,完成窗窗洞两侧的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的施工,至门洞顶,在门洞顶部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砌筑门洞顶部、窗洞两侧的砌体,直至窗洞顶部,在窗洞顶部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优选的,当建造的是无洞口的墙体时,在砌体填充墙中间或间隔一定间距砌体墙体水平灰缝中水平铺设若干层,薄层之间的间距是0.5-1.5米。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薄层柔性材料选用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为涂盖层,纤维织物或纤维毡为胎体,粉状、粒状、片状或薄膜材料为覆面材料制成可卷曲的片状材料。优选的,所述薄层柔性材料的厚度3-5mm。优选的,所述薄层柔性材料由沥青、石英砂、石墨烯、钛白粉、三元乙丙橡胶、聚酰胺酸树脂、苯丙乳液、氯丁橡胶、玻璃纤维、氧化铁、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每份含所述沥青13%、石英砂3%、石墨烯2%、钛白粉3%、三元乙丙橡胶15%、聚酰胺酸树脂15%、苯丙乳液5%、氯丁橡胶25%、玻璃纤维15%、氧化铁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作为改进,所述薄层柔性材料采用“H”型钢板替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时,内部砌体填充墙体可随外部框架产生相同的变形,墙体在一定强度地震作用下无损伤或轻微损伤,同时填充墙体可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提高结构的变形可恢复能力,且施工简便,具备良好的经济和施工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无洞口的墙体建造示意图。图2为无洞口的墙体建造A-A方向的截面图。图3为带窗洞口的墙体建造示意图。图4为带窗洞口的墙体建造B-B方向的截面图。图5为带门洞口的墙体建造示意图。图6为带门洞口的墙体建造C-C方向的截面图。图7为带门窗洞口的墙体建造示意图。图8为带门窗洞口的墙体建造D-D方向的截面图。图9为带门窗洞口的墙体建造E-E方向的截面图。图10是传统刚性连接的轻质砌体填充框架试件FIW-1。图11是薄层柔性材料的轻质砌体填充墙框架试件FIW-2。图12是两组试件的内部钢筋布置。图13是试验中采用的墙体填充材料为240×200×110mm的轻质页岩空心砖。图14(a)是试件FIW-1填充墙剥落压碎图,图14(b)是试件FIW-1填充墙剥落压碎图。图(15)是两组试件填充墙破坏率ρ的变化曲线。图(16)是两组试件在各级层间位移角下的残余变形曲线。图(17)是填充墙模型平面外加载制度曲线。图(18)是填充墙模型平面外加载图。图(19)是模型墙体平面外荷载—位移曲线。图(20)是“H”型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9所示,具体做法如下:1、无洞口的墙体建造方法:(1)浇筑建造受力的框架柱(1A)、框架梁(1B);(2)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3A);(3)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3A)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2A),薄层柔性材料可采用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为涂盖层,纤维织物或纤维毡为胎体,粉状、粒状、片状或薄膜材料为覆面材料制成的片状材料等,厚度3-5mm,宽度同砌体墙宽。在薄层柔性材料(2A)上方继续砌筑砌体填充墙体中部段(3B);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中部段(3B)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2B);(4)在薄层柔性材料(2B)上方继续砌筑砌体填充墙体顶部段(3C);(5)完成砌体填充墙顶部斜砌段(3D)的施工。2、带窗洞口的墙体建造方法:(1)浇筑建造受力的框架柱(1A)、框架梁(1B);(2)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3A);(3)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3A)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浇筑建造受力的框架柱、框架梁;/n步骤2: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n步骤3:铺设薄层柔性材料;/n步骤4:继续砌筑砌体填充墙体顶部段;/n步骤5:完成砌体填充墙顶部斜砌段的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浇筑建造受力的框架柱、框架梁;
步骤2: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
步骤3:铺设薄层柔性材料;
步骤4:继续砌筑砌体填充墙体顶部段;
步骤5:完成砌体填充墙顶部斜砌段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造的是无洞口的墙体时,步骤3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在薄层柔性材料上方继续砌筑砌体填充墙体中部段,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中部段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造的是带窗洞口的墙体时,步骤3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在薄层柔性材料上方预留窗洞口,砌筑窗洞两侧砌体的填充墙体中部段,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中部段及窗洞上方砌体上部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造的是带门洞口的墙体时,步骤2在预留门洞、砌筑门洞两侧的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步骤3在砌筑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砌体上部、门洞上方水平平铺薄层柔性材料,在薄层柔性材料上方砌筑砌体的填充墙体中部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外部框架变形的砌体填充墙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造的是带门窗洞口的墙体时,步骤2预留门洞,砌筑门洞两侧及窗洞下方的砌体填充墙体底部段;步骤3在砌体填充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启旺高文君刘艳辉夏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