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轻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411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高强轻质浆料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强轻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轻质浆料包括分散介质;水硬性组分,基于所述水硬性组分的干重,其包括包含二氧化硅成分的粉末、细骨料、增强纤维以及以氯化铜掺杂的六硼化镧粉体;和第一量的第一分散剂,其为C

A kind of high strength lightweight siz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轻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高强轻质浆料
,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强轻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隔热保温是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物居住和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能耗在人类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40%,且其中绝大多数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故建筑节能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为实现建筑节能降耗,我国目前采取的策略主要是对建筑物维护结构进行处理以降低墙体和屋面的传热系数,具体途径是在建筑物维护结构中增加铺设保温隔热材料。目前我国生产和应用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多为有机材料,典型的如聚苯乙烯粒料或聚氨酯粒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聚苯板保温系统和聚氨酯保温系统,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系数,用在建筑物维护结构中可提高保温隔热效果。但是聚苯板作为保温材料,其施工工艺较复杂、综合成本高;同时由于聚苯板的憎水性与常规的亲水性材料不适应,导致其面层以外的后续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容易出现面层砂浆开裂、脱落、空鼓等质量问题,对建筑物的外装饰如面砖、涂料的使用或施工构成了很大的制约。而其他有机材料制成的保温隔热材料如聚苯乙烯颗粒保温砂浆、发泡聚氨酯板、发泡聚乙烯、发泡聚丙烯等,其共同的缺点是易燃、易老化。目前,随着人们对房屋隔热保温要求越来越高,隔热保温防水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性建筑节能技术,用以提高居住舒适性,延长建筑寿命,防止供暖热量和冷气流失,从而降低耗能。现有技术中,国内市场上流通的隔热保温材料,大多数是采用胶粉聚苯颗粒浆料产品,主要以粉煤灰、聚苯颗粒、乳胶、无机硅酸盐等原料复合而成。该保温材料虽然基本能达到JG158-2004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要求,但是由于该材料固化后具有吸水性特点,即其自身没有憎水功能特性,一旦雨水渗入到该保温材料层中,就会吸附在保温层里出不来,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气体膨胀和分解,导致材料空鼓分层,爆裂甚至发霉脱落,出现难以弥补的外保温质量失控,因此,现有的隔热保温材料不仅隔热保温效果差,而且给建筑物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给业主带来损失。因此,建设部门发文件要求,谨慎使用或禁止使用胶粉聚苯颗粒浆料保温材料。目前在建筑节能外墙保温工程方面,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多选用EPS、XPS等板类产品,其他各地多选用胶粉聚苯颗粒、膨胀珍珠岩和玻化微珠等聚合物砂浆类保温产品,但使用上述板类和浆类产品的实施工程在1~5年内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空鼓、变形等现象,不仅隔热保温功能下降,而且存在结构隐患。因此,研究开发一种不仅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还可因高强轻质属性而利于应用的建筑浆料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符合目前市场及节能需要。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轻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复合分散剂对浆料进行充分分散,其空气载留能力较低,分散效果和均一程度优异,浆料悬浮性好、流动性高、不分层、不沁水、不离析,灌注或涂抹时压力稳定,成型后强度高,质量轻,仅需极少用量即可达到相当的近红外光阻隔屏蔽效果,隔热保温良好。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其中,所述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包括分散介质;水硬性组分,基于所述水硬性组分的干重,其包括至少50wt%的包含二氧化硅成分的粉末、至少5.0wt%的细骨料、至少3.5wt%的增强纤维以及至少1.0wt%的以氯化铜掺杂的六硼化镧粉体;和第一量的第一分散剂,其为C4~C20脂肪醇;第二量的第二分散剂,其为线性聚羧酸盐阴离子分散剂,其中所述第一量与所述第二量呈现第一重量比1:1~10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散剂的线性聚羧酸盐阴离子分散剂包括第一重复单元A和第二重复单元B;其中,所述第一重复单元A是至少一种如式(a)所示的含有羧酸官能团的烯属部分或其Li+或NH4+盐;式(a)中,R1选自H、-CH3或-CH2CH3的一种;R2选自-OCH3、-CH2OCH3、-C(O)OCH3或-C(O)NHCH3的一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重复单元B是至少一种如式(b)所示的乙烯基磺酸盐;式(b)中,R3选自H、-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一种;R4选自-O-或-NH-;R5选自-CH2OCH2-或-C(O)NHCH2-;M选自H、Li+或NH4+;并且所述第一重复单元A与第二重复单元B呈现第一摩尔比1:5~5:1,优选1:2~2:1,更优选1:2~1:1;其中,所述第一量与所述第二量呈现第一重量比1:1~100,优选1:5~20,更优选1:5~10;所述线性聚羧酸盐阴离子分散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50000D,优选5000~35000D,更优选5000~25000D。选用由第一重复单元A和第二重复单元B共聚构成的线性聚羧酸盐阴离子分散剂作为分散剂组分,其可有效分散本申请所述之水硬性组分,与商业支化聚羧酸盐超分散剂不同,线性聚羧酸盐避免了与支化聚羧酸盐侧链相关的问题,其具有非常低的空气截留能力,大大降低因体系中的气泡导致的结构性失衡,提高分散效果和体系均一程度,进而增强浆料强度。本专利技术方法的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选用包含二氧化硅成分的粉末、细骨料、增强纤维以及以氯化铜掺杂的六硼化镧粉体为水硬性组分,选用C4~C20脂肪醇复合线性聚羧酸盐阴离子分散剂作为分散剂体系,所述的浆料组合物无水泥成分,复合分散剂体系赋予浆料很好的悬浮性、高流动性、不分层、不沁水、不离析,灌注或涂抹时压力稳定,浆料组合物质地稳定,以浆料悬浮物状态施工可降低工地噪声和扬尘污染,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推动文明工地的建设;水硬性组分在复合分散剂体系作用下得到充分铺展,浆料组合物结构稳定均一,成型后强度高,质量轻,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用在建筑材料(或者其他底材)表面后具有隔热功能,具有优良的红外线阻隔率、高的附着力和强度,可有效阻隔光波长介于650~1400nm的近红外光,而且用量极少即可达到相当的屏蔽效果,进一步赋予浆料所形成的膜层、板层、结构层等以良好的隔热保温,可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窗膜、纺织、塑料大棚薄膜、玻璃夹胶膜以及建筑板材等领域。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量的第一分散剂的C4~C20脂肪醇可为任何具有限定碳元素的脂肪族脂肪醇,例如但不限于C4~C20、C6~C20、C8~C20、C10~C20、C12~C20、C14~C20、C16~C20、C18~C20、C4~C18、C6~C18、C8~C18、C10~C18、C12~C18、C14~C18、C16~C18、C4~C16、C6~C16、C8~C16、C10~C16、C12~C16、C14~C16、C4~C14、C6~C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包括/n分散介质;/n水硬性组分,基于所述水硬性组分的干重,其包括至少50wt%的包含二氧化硅成分的粉末、至少5.0wt%的细骨料、至少3.5wt%的增强纤维以及至少1.0wt%的以氯化铜掺杂的六硼化镧粉体;和/n第一量的第一分散剂,其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包括
分散介质;
水硬性组分,基于所述水硬性组分的干重,其包括至少50wt%的包含二氧化硅成分的粉末、至少5.0wt%的细骨料、至少3.5wt%的增强纤维以及至少1.0wt%的以氯化铜掺杂的六硼化镧粉体;和
第一量的第一分散剂,其为C4~C20脂肪醇;
第二量的第二分散剂,其为线性聚羧酸盐阴离子分散剂;
其中所述第一量与所述第二量呈现第一重量比1: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聚羧酸盐阴离子分散剂包括第一重复单元A和第二重复单元B;
其中,所述第一重复单元A是至少一种如式(a)所示的含有羧酸官能团的烯属部分或其Li+或NH4+盐;



式(a)中,R1选自H、-CH3或-CH2CH3的一种;
R2选自-OCH3、-CH2OCH3、-C(O)OCH3或-C(O)NHCH3的一种;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重复单元B是至少一种如式(b)所示的乙烯基磺酸盐;



式(b)中,R3选自H、-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一种;
R4选自-O-或-NH-;
R5选自-CH2OCH2-或-C(O)NHCH2-;
M选自H、Li+或NH4+;并且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A与第二重复单元B呈现第一摩尔比1:5~5:1;
其中,所述第一量与所述第二量呈现第一重量比1:1~100;
所述线性聚羧酸盐阴离子分散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50000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轻质浆料组合物的水硬性组分中,还可包括硅烷偶联剂,或者所述包含二氧化硅成分的粉末可以是表面被硅烷偶联剂改性而已包含所述硅烷偶联剂的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或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魁赵会朝赵佳杰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航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