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99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工作站包括:变位机、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储料台和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存有加工工艺参数并下达加工指令,规划切割、搬运、焊接机器人运动路径;切割机器人对母件进行切割,完成开锁口、割圆孔、开坡口工作,搬运机器人负责加劲板上料,焊接机器人负责加劲板焊接,变位机配合三台机器人协同工作。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工作站提高了钢结构工件生产效率,具有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生产柔性化、过程可视化和信息集成化的优点,降低了人工成本,进而降低综合成本,是钢结构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An integrated workstation for cutting, carrying and welding of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工件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钢结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从钢结构的产值来看,2009年至今,中国钢结构行业的总产值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有所下滑。2017年,钢结构行业总产值为5100亿元,同比增长了2.9%;从中国的钢结构产量来看,2010年至今,我国的钢结构产量不断增加,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且仍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建筑钢结构制造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满足技能要求的焊工短缺,人工成本高;二是高强度结构钢和大厚度钢材的广泛使用,对切割焊接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手工焊接或半自动焊接的质量一致性难以保证;三是钢结构制造存在波峰波谷,项目交货期要求难以保证;四是焊接质量、效率难以保证,材料浪费大;五是钢结构制造自动化程度低。建筑钢结构制造焊接工作量大,但由于目前国内建筑钢结构多是非标设计、构件品种多、单件小批量生产、工艺复杂,再加上前道工序下料、组对精度不高等特点,实现机器人焊接存在较大困难。钢结构工件中焊接H形钢的二次加工,如切割和装焊工艺,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工件的切割、装配和焊接。在工件的切割环节,主要采用加工方式是利用行车吊装,人工划线人工标识,最后采用切割和转孔设备完成开锁口、割圆孔、开坡口等工作,存在对于复杂切割难以控制、加工效率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缺点。在工件装焊环节,主要采用的加工方式是采用行车吊装,人工上板点焊固定或利用辅助支撑固定,最后人工进行焊接。但是,对于由于钢结构工件通常较大,焊件不易搬运,摆放位置难以精确控制,存在较多的不易焊接的焊缝位置,在装焊过程中需要用行车多次翻身调整工件位置,安全隐患多,给操作者带来危险与不便。同时,装焊过程有焊接工人自主进行,对工人的经验依赖程度大,无法保证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因此,钢结构工件的切割、搬运和焊接过程采用人工进行,利用行车辅助翻身调整工件位置的加工方式存在不安全、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效率低、精度低、质量难以控制等缺点,加工成本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钢结构工件生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该工作站旨在解决现有钢结构工件切割、搬运、焊接过程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效率低、精度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包括:变位机、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储料台和智能控制系统;其中:搬运机器人固定在搬运机器人底座上,储料台固定在储料台底座上,切割机器人固定在切割机器人底座上,焊接机器人固定在焊接机器人底座上;智能控制系统储存有加工工艺参数并向变位机、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下达加工指令,规划切割、搬运、焊接机器人运动路径,实现智能控制;变位机对母件进行固定,并实现360°范围内的翻转;切割机器人对母件进行切割,完成开锁口、割圆孔、开坡口工作,搬运机器人负责加劲板上料,焊接机器人负责加劲板焊接,变位机配合三台机器人协同工作,完成钢结构工件的切割、搬运、焊接加工工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对工作站中各个设备统筹安排,提高了钢结构工件生产效率;运用变位机固定母件,实现360°范围内的变位,变位机与切割、搬运、焊接机器人相互配合,提高了切割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了搬运与装焊过程的效率性。运用定位检测系统和手眼系统,实现加劲板焊接的精确定位和精确焊接,保证焊接的精准与稳定;整个钢结构工件的切割、搬运以及焊接加工过程具有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生产柔性化、过程可视化和信息集成化的优点,降低了人工成本,进而降低综合成本,是钢结构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结构示意图;图2为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俯视图;图3为变位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左立柱总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储料台底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储料台结构示意图;图7为切割机器人底座结构示意图;图8为焊接机器人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位机,2、搬运机器人底座,3、储料台底座,4、切割机器人底座,5、焊接机器人底座,6、搬运机器人,7、切割机器人,8、焊接机器人,9、储料台,10、支撑脚,11、定位件,12、母件,13、变位机底座,14、垫板,15、左立柱总成,16、右立柱总成,17、左装夹台,18、右装夹台,19、左垫块,20、右垫块,31、底座平台,32、底座L连接件,33、底座矩形连接件,34、底座下垫板,35、底座上垫板,91、左料板限位块,92、右料板限位块,93、加劲板,151、伺服电机,152、减速机,153、支架,154、回转盘,155、盖板,156、左立柱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包括:变位机1、搬运机器人6、切割机器人7、焊接机器人8、储料台9和智能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搬运机器人6固定在搬运机器人底座2上,储料台9固定在储料台底座3上,切割机器人7固定在切割机器人底座4上,焊接机器人8固定在焊接机器人底座5上;智能控制系统储存有加工工艺参数并向变位机1、搬运机器人6、切割机器人7和焊接机器人8下达加工指令,规划切割、搬运、焊接机器人运动路径,实现智能控制;变位机1对母件12进行固定,并实现360°范围内的翻转;切割机器人7对母件12进行切割,完成开锁口、割圆孔、开坡口工作,搬运机器人6负责加劲板上料,焊接机器人8负责加劲板焊接,变位机1配合三台机器人协同工作,完成钢结构工件的切割、搬运、焊接加工工序。如图1所示,搬运机器人底座2、储料台底座3、搬运机器人6和储料台9布设于变位机1的一侧,切割机器人底座4、焊接机器人底座5、切割机器人7和焊接机器人8布设于变位机1的另一侧。如图3所示,变位机1,包括:变位机底座13、垫板14、左立柱总成15、右立柱总成16、左装夹台17、右装夹台18、左垫块19和右垫块20;变位机底座13呈T形,由方钢管焊接成两个矩形框,再将两个矩形框焊接成T形并在表面铺设铁皮而成;变位机底座13底部外侧固设有若干用于定位变位机底座13的定位件11,该定位件11呈L状体,定位件11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保证该变位机1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变位机底座13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10,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各支撑脚10可调节高低从而保证变位机底座13水平。变位机底座13的T形竖向末端设有垫块14,垫块14通过螺栓固定在变位机底座13上,垫块14用于连接搬运机器人底座2。变位机底座13的T形横向左侧末端固定有左立柱总成15,变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包括:变位机、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储料台和智能控制系统;其中:搬运机器人固定在搬运机器人底座上,储料台固定在储料台底座上,切割机器人固定在切割机器人底座上,焊接机器人固定在焊接机器人底座上;智能控制系统储存有加工工艺参数并向变位机、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下达加工指令,规划切割、搬运、焊接机器人运动路径,实现智能控制;变位机对母件进行固定,并实现360°范围内的翻转;切割机器人对母件进行切割,完成开锁口、割圆孔、开坡口工作,搬运机器人负责加劲板上料,焊接机器人负责加劲板焊接,变位机配合三台机器人协同工作,完成钢结构工件的切割、搬运、焊接加工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包括:变位机、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储料台和智能控制系统;其中:搬运机器人固定在搬运机器人底座上,储料台固定在储料台底座上,切割机器人固定在切割机器人底座上,焊接机器人固定在焊接机器人底座上;智能控制系统储存有加工工艺参数并向变位机、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下达加工指令,规划切割、搬运、焊接机器人运动路径,实现智能控制;变位机对母件进行固定,并实现360°范围内的翻转;切割机器人对母件进行切割,完成开锁口、割圆孔、开坡口工作,搬运机器人负责加劲板上料,焊接机器人负责加劲板焊接,变位机配合三台机器人协同工作,完成钢结构工件的切割、搬运、焊接加工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搬运机器人底座、储料台底座、搬运机器人和储料台布设于变位机的一侧,切割机器人底座、焊接机器人底座、切割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布设于变位机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变位机,包括:变位机底座、垫板、左立柱总成、右立柱总成、左装夹台、右装夹台、左垫块和右垫块;变位机底座呈T形,由方钢管焊接成两个矩形框,再将两个矩形框焊接成T形并在表面铺设铁皮而成;变位机底座底部外侧固设有若干用于定位变位机底座的定位件,该定位件呈L状体,定位件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保证该变位机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变位机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各支撑脚可调节高低从而保证变位机底座水平;变位机底座的T形竖向末端设有垫块,垫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变位机底座上,垫块用于连接搬运机器人底座;变位机底座的T形横向左侧末端固定有左立柱总成,变位机底座的T形横向右侧末端固定有右立柱总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左立柱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变位机底座的T形横向左侧末端;左立柱总成为主翻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支架和回转盘;支架为上端为圆弧形的矩形钢支架,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在左立柱底板上;减速机安装在支架上,伺服电机连接在减速机的外侧,回转盘安装在减速机的内侧;伺服电机为动力装置,减速机将伺服电机输出的动力调整到需要的速度范围,带动回转盘进行翻转;回转盘底部设有若干孔位,用于连接左装夹台;右立柱总成为左立柱总成的对称装置,与左立柱总成相比缺少伺服电机,右立柱总成内包括减速机、支架和回转盘,右立柱总成为副翻转机构,从动于主翻转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睿丁宏亮尤可坚李毅张少君程骥肖锋刘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