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859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的应用,涉及食品保健技术领域,所述余甘子提取物的制备步骤包括:将余甘子果实、白藜芦醇和乙醇溶液混合,加热提取并分离,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残渣;将第一残渣与甲醇溶液混合,加热提取并分离,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残渣;将第二残渣与pH 2~4的乙酸溶液混合,加热提取并分离,得到第三提取液和第三残渣;将第三残渣与乙酸乙酯混合,超声提取并分离,第四提取液;将第一~四提取液合并静置分层,分离有机溶剂层,干燥,得余甘子提取物。所沪余甘子提取物中具有阻断N‑亚硝基类化合物的有效物质,用于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可有效降低食品在制备过程中亚硝基类化合物的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保健
,尤其涉及一种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自然存在的离子,是氮循环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如饮水、蔬菜等)普遍存在。N-亚硝基化合物为含有NO2-的化合物统称,主要包括亚硝胺和亚硝酸胺两大类。N-亚硝基化合物性质很不稳定,人体直接摄入这类物质的可能性很小,而其前体物质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N-亚硝基化合物。机体摄入硝酸盐后,在口腔和胃内经细菌作用将其还原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与暗雷进一步发生亚硝化反应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人体内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可能包括酸性条件下的化学合成以及近中性条件下的微生物催化合成。在胃内正常酸性条件(pH=2)下,化学合成很容易。参与亚硝化反应的胺类主要为二级胺,但个别三级胺在体内也容易亚硝化生产亚硝酰胺,如解热镇痛药。现有研究表明,亚硝基化合物对器官、组织的细胞并没有直接致癌作用,但在亚硝基化合物中与氨氮相连的α-碳原子上的氢收到肝微粒体酶p-450的作用,使α-碳原子上的氢形成羟基,这个化合物不稳定,进一步分解和异构化,生产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此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活性。戴乾圜等用DNA碱稀释过滤法证明,N-亚硝基化合物、芳香胺以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等致癌剂均借诱发DNA互补碱对之间的交联而启动细胞的癌变(戴乾圜,逯萍,彭少华,etal.黄曲霉素和N-亚硝基化合物借诱发DNA互补碱对交联而启动癌变[J].自然科学进展,2003,13(7):693-697.)。N-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的致癌性已经得到许多实验的证实,其致癌作用的特点如下:1)能诱发各种实验动物的肿瘤,已研究过的动物,包括大鼠、小鼠、地鼠、豚鼠、猪、兔、狗、蛙类、鱼类、鸟类以及灵长类等,至今尚未发现一种动物对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作用有抵抗力;2)能诱发多种组织器官的肿瘤,N-亚硝基化合物的靶器官以肝、食管和胃为主,同种化合物对不同动物致癌的主要靶器官可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说,N-亚硝基化合物可诱发动物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的肿瘤;3)多种途径摄入均可诱发肿瘤;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皮下肌肉注射甚至皮肤接触;4)1次大剂量给药均可诱发肿瘤,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5)可通过胎盘对子代有致癌作用;大量研究表明,N-亚硝基化合物可通过胎盘对子代致癌,且动物在胚胎期对其致癌作用的敏感性高于出生后或成年期。人类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暴露主要来源于饮水和食物。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除了与不同地区土壤背景值相关外,更主要受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的影响。数十年来,农业中氮肥的大量使用,造成许多地区土壤和水体中硝酸盐的含量大量增加。食物中硝酸盐和亚硝酸含量与土壤、水体中硝酸盐含量以及人类某些行为密切相关。水体收到硝酸盐污染的地区,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无污染地区。某些腌制品和发酵食品如酸菜、酱油、啤酒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他N-亚硝基化合物含量很高。研究表明,腌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其含量随腌制时间延长而提高。腌菜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未腌透或腐败变质,则亚硝酸盐等N-亚硝基化合物含量更高。肉类制备在加工过程中,通常加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和发色剂以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增进肉类色泽和风味,过量的添加会导致肉类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残留量较高。其他食品如油炸食品制备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也随着煎炸而显著升高。对于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作用,目前主要是预防为主。其一是消除腌制食品中的亚硝基化合物,例如对腌制的食品水煮后再烹调,对香肠和咸肉等食用时避免油煎烹调;其二是添加抑制剂阻断N-亚硝基类化合物的合成,例如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胺的合成,美国制定法规,要求腌猪肉中一定添加抗坏血酸550mg/kg;黄酮类物质能清楚亚硝基胺类物质,抑制亚硝胺诱导的肿瘤生产;其三是促使N-亚硝基化合物降解,现有研究显示,沸石等介孔分子材料对催化降解烟草特有亚硝胺的高溶性,认为修饰金属氧化物对提高沸石吸附或催化分解亚硝胺能力的促进作用;其四是改进食物贮藏和加工方法,例如改进腌制工艺等。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咀棒用新型减毒添加剂(中国专利CN1582797A),该减毒添加剂由茶叶、山楂、余甘子和诃子的提取液经浓缩干燥制得颗粒,该添加剂制成的咀棒(位于卷烟过滤嘴的前半部分)能够部分阻断亚硝胺的合成;在该添加剂中,余甘子等原料经过水或乙醇提取即可。现有研究还公开了余甘子的果汁能够有效阻断N-亚硝胺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合成(侯开卫,刘凤书,杨臣武,etal.余甘子对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合成的阻断作用[J].林业科学研究,1989(1).);刘凤书等研究表明余甘子鲜果汁在模拟胃液条件下能阻断N-亚硝基类化合物的形成,具有防癌作用,作用1小时后期阻断率达到90%以上,而与余甘子果汁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的阻断率只有23.9%(刘凤书,侯开卫,杨臣武,etal.余甘子对强致癌物质N一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阻断作用(一)[J].热带作物学报,1988(2):63-67.)。可以看出,虽然余甘子中虽然含有大量的Vc,但并不是主要起到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作用,需要寻找一个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作用更为显著的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作用不够显著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的应用,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余甘子提取物参与食品的制作,能够有效降低食品中N-亚硝基类化合物的含量,预防癌症发生。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的应用,所述余甘子提取物由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得到:(1)将余甘子果实、白藜芦醇和质量体积浓度65~85%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残渣;(2)将第一残渣与质量体积浓度75~82%的甲醇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残渣;(3)将第二残渣与pH值为2~4的乙酸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三提取液和第三残渣;(4)将第三残渣与乙酸乙酯混合,超声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四残渣和第四提取液;(5)将第一提取液~第四提取液合并,静置分层,分离有机溶剂层,干燥,得到余甘子提取物。优选的,将所述余甘子提取物与待腌制、烘焙或煎炸的食品原料混合,制成健康减毒的食品。优选的,所述余甘子提取物的添加量为食品原料质量的0.5~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余甘子果实、白藜芦醇和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5∶3~7∶80~15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第一残渣与甲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35~60。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第二残渣与乙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20~30。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第三残渣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8~20。优选的,所述超声提取包括150~250w处理3~5min、380~420w处理30~60s、260~300w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甘子提取物由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得到:/n(1)将余甘子果实、白藜芦醇和质量体积浓度65~85%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残渣;/n(2)将第一残渣与质量体积浓度75~82%的甲醇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残渣;/n(3)将第二残渣与pH值为2~4的乙酸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三提取液和第三残渣;/n(4)将第三残渣与乙酸乙酯混合,超声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四残渣和第四提取液;/n(5)将第一提取液~第四提取液合并,静置分层,分离有机溶剂层,干燥,得到余甘子提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甘子提取物在制备健康减毒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甘子提取物由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余甘子果实、白藜芦醇和质量体积浓度65~85%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残渣;
(2)将第一残渣与质量体积浓度75~82%的甲醇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残渣;
(3)将第二残渣与pH值为2~4的乙酸溶液混合,加热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三提取液和第三残渣;
(4)将第三残渣与乙酸乙酯混合,超声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第四残渣和第四提取液;
(5)将第一提取液~第四提取液合并,静置分层,分离有机溶剂层,干燥,得到余甘子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余甘子提取物与待腌制、烘焙或煎炸的食品原料混合,制成健康减毒的食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甘子提取物的添加量为食品原料质量的0.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余甘子果实、白藜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李正红万友名刘雄芳李太强刘秀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