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787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包括底板和校正板,所述校正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中间;所述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盆架的定位孔相对应;所述校正板具有Z形结构,其一端为平整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尖锐部,所述尖锐部的端点用以定位音圈的中线位置;治具上的定位柱和盆架上的定位孔相对应,从而实现治具靠盆架定位,音圈中线靠治具上的端点定位,避免由目视角度不同导致的音圈中线偏斜,从而保证音圈引出线方向与端子对正。

A voice coil position correction ji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校正治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音圈位置校正加工方法的主要缺点为:目视检查校正的准确度不够,音圈容易偏位造成锦丝线弧度长短不一致,过长的锦丝线会打到鼓纸产生异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包括底板和校正板,所述校正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中间;所述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盆架的定位孔相对应;所述校正板具有Z形结构,其一端为平整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尖锐部,所述尖锐部的端点用以定位音圈的中线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校正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板的中间。进一步的,还包括螺钉,所述平整部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一侧的长边为V型。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1个定位柱。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1、治具上的定位柱和盆架上的定位孔相对应,从而实现治具靠盆架定位,音圈中线靠治具上的端点定位,避免由目视角度不同导致的音圈中线偏斜,从而保证音圈引出线方向与端子对正。2、本技术提供的音圈位置校正治具,有效的避免了由目视角度不同导致的音圈中线偏斜,从而保证音圈引出线方向与端子对正,避免了音圈偏位造成的锦丝线弧度长短不一致而造成的锦丝线打到鼓纸产生异音,从而大大降低了打线的不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音圈、弹波、音规组件插入磁路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K放大图;图4为音圈、弹波、音规组件插入磁路整体示意图;图5为端口10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与盆架装配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局部视图W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板2校正板3螺钉11定位柱21平整部22尖锐部222端点4音圈5弹波6音规7T铁8盆架9定位孔41音圈中线10端子101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为了方便阅读,因此根据附图指出“上”、“下”、“左”、“右”,其目的是指出各元件之间的参考相对位置,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为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包括底板1和校正板2,其中,底板1一侧的长边为V型,校正板2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中间;底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1个定位柱11,定位柱11与盆架的定位孔9相对应;校正板2具有Z形结构,其一端为平整部21,与底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尖锐部22,尖锐部22的端点222用以定位音圈的中线位置。其中,校正板2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板1的中间,通过采用螺钉3,平整部21一端通过螺钉3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从而使得校正板2可拆卸,方便使用。结合参考图2-7,图2为音圈、弹波、音规组件插入磁路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K放大图,图4为音圈、弹波、音规组件插入磁路整体示意图,图5为端口10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音圈位置校正治具与盆架装配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局部视图W放大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其校正过程为:①如图2-5,将组装好的音圈4、弹波5、音规6插入T铁7中,并将音规6压到T铁7的A位置;②如图1、图6,将音圈位置校正治具的定位柱11对准盆架8的2个定位孔9并插入,以使得治具平放在盆架8上;③旋转音规6,音规6带动音圈4转动;④如图7,将音圈4的中线41紧靠治具上校正板2的尖锐部22的端点222位置,从而实现音圈中线靠治具上的端点定位,以进入下一道工序。采用这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来实现校正音圈位置的方式,可以避免由目视角度不同导致的音圈中线偏斜,从而保证音圈引出线方向与端子10的端口101对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可实现快速校正音圈中线位置,有效的避免了由目视角度不同导致的音圈中线偏斜,从而保证音圈引出线方向与端子对正,避免了音圈偏位造成的锦丝线弧度长短不一致而造成的锦丝线打到鼓纸产生异音,大大降低了打线的不良率,使其符合生产要求,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以上内容仅仅为本技术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校正板(2),所述校正板(2)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中间;所述底板(1)的两端设置有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与盆架的定位孔相对应;所述校正板(2)具有Z形结构,其一端为平整部(21),与底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尖锐部(22),所述尖锐部(22)的端点(222)用以定位音圈的中线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校正板(2),所述校正板(2)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中间;所述底板(1)的两端设置有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与盆架的定位孔相对应;所述校正板(2)具有Z形结构,其一端为平整部(21),与底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尖锐部(22),所述尖锐部(22)的端点(222)用以定位音圈的中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位置校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中川刘紫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迪芬尼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